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渗破红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性胸水中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及其在分子病理检测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送检的经病理诊断为NSCLC的血性胸水样本24例,采用低渗破红法处理并制备成细胞块,并以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和常规细胞块技术为对照,切片经H-E染色进行肿瘤细胞形态分析。此外,分别切取细胞蜡卷提取核酸,进行分子病理检测前的评估,并对低渗破红法处理制备的细胞块所提取的核酸进行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低渗破红法处理制备的细胞块与常规细胞块技术制备的细胞块相比较,切片中红细胞明显减少、肿瘤细胞丰度高,染色背景清晰,轮廓结构清楚,但与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法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细胞块核酸合格率与常规细胞块技术法相比较差别显著(P<0.05),与50%乙醇+10%中性缓冲甲醛混合液破红法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渗破红法制备的细胞块行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基因检测,其中13例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未检测出EML4-ALK和ROS1融合基因。结论低渗破红法是处理NSCLC患者血性胸水良好的有效方法,并能够支持肺癌靶向治疗相关的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脱落细胞学检查过程中采用不同固定方法制作细胞蜡块所获效果的差异,寻求最佳固定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1至4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病理科送检的胸腹水标本60例。采用10%中性缓冲甲醛和95%乙醇联合固定、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指定保存液固定以及细胞蜡块制作试剂盒固定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同一体腔积液进行处理,离心富集细胞后,制成细胞蜡块,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切片HE染色结果和免疫抗体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10%中性缓冲甲醛和95%乙醇联合固定的细胞富集蜡块HE染色鲜艳,细胞形态基本完好,核质分明,免疫标记定位良好;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指定保存液固定的细胞蜡块HE染色偏红,细胞核偏小有固缩现象,免疫标记欠佳;细胞蜡块制作试剂盒固定的细胞蜡块细胞量偏少,HE染色细胞轮廓较模糊,细胞核重叠现象严重,免疫标记欠佳。结论在病理细胞学检查过程中,采用10%中性缓冲甲醛和95%乙醇联合固定效果最佳,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更适合于各级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医学》2017,(2):106-107
目的研究血性胸水细胞蜡块制作的效果。方法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3—2015年临床2 h内送检新鲜血性胸水20例,每份标本均分3份,95%乙醇固定3种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蜡块制作,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本研究方法制作的细胞蜡块常规HE切片完整、镜下细胞结构清楚、背景干净;三种不同时间做出细胞蜡块个数率并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获取细胞量和时间上综合考虑95%乙醇固定4 h的制作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方法选取95%乙醇固定4 h时间段,可得到最佳血性胸水的细胞蜡块制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肺腺癌癌性胸水与非癌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肺原发腺癌伴有胸水的患者57例及炎症性胸水患者36例,采用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并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癌胚抗原(CEA)、天门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R)、肾母细胞瘤1(WT1)等6种免疫标记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癌性胸水细胞蜡块中肿瘤细胞TTF1、CEA、NapsinA、MC、CR、WT1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9.47%、78.94%、92.98%、17.54%、19.30%及7.54%;炎症性胸水细胞蜡块中间皮细胞TTF1、CEA、NapsinA、MC、CR、WT1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33%、13.89%、22.22%、80.56%、97.22%及52.78%.癌性胸水中肿瘤细胞与炎症性胸水中的间皮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肺腺癌癌性胸水的肿瘤细胞与炎症性胸水中不典型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涂片染色查找癌细胞法,具有取材方便,易行,病人痛苦少等优点而用于临床.但在血性胸腹水涂片常规染色后,镜下可见较多的红细胞,背景深染成红色,不利于癌细胞的查找,直接影响诊断.为此,我们要用几种不同的试剂加入胸腹水中,以达到消除红细胞的目的,并进行对比染色,结果发现,50%乙醇加入后的效果优于其他化学试剂.  相似文献   

6.
屠春林 《医学综述》1996,2(8):406-408
胸腔积液为常见的临床征象,确定其性质为诊断关键。恶性胸水多来源于胸腔的转移性肿瘤,以肺、乳腺、卵巢癌及淋巴瘤、白血病多见;原发于胸膜的恶性间皮瘤也可致胸水。目前胸水的定性诊断主要靠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在60%左右。造成假阴性较高的原因主要有:1脱落到胸液中的肿瘤细胞往往少而分散,容易漏诊;2胸膜腔表面的间皮细胞在长期炎症、放射线及肿瘤等因素刺激下发生形态改变,成为反应性间皮细胞(reactivemesotRelialCett),它与肿瘤细胞十分相像,不易识别。许多学者试图用多种方法提高胸水中肿瘤细胞阳性率,如电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结核性及腺癌性胸水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像之图谱特点及异同,为两者的鉴别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选用28例肺结核性胸水及36例肺腺癌性胸水,每例均以5%浓缩胶和不同浓度(6%、8%、10%、12%、15%)之分离胶行SDS-PAGE分离胸水中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AlphaEaseFC Stand Alone图像分析软件分析10%分离胶凝胶图像。结果不同浓度(6%、8%、10%、12%、15%)的分离胶SDS-PAGE图像表明,肺结核性胸水及肺腺癌性胸水经10%SDS-PAGE分离,两者的胸水蛋白在40-200 kD范围内均可稳定分离得到10条蛋白条带。这些条带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00 kD、152kD、134 kD、118 kD、103 kD、98 kD、84 kD、62 kD、54 kD、43 kD。含量达60%以上的蛋白质分子量在54 kD至84 kD之间。50-60 kD区间的蛋白质含量肺结核性胸水高于肺腺癌性胸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10%及12%的分离胶对胸水中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经10%的分离胶分离,肺结核性胸水分子量在50-60 kD区间内的蛋白含量高于肺腺癌性胸水,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韦荣干  王庆国 《广西医学》2001,23(5):1178-1179
我院送检的血性胸腹水 ,血尿标本 ,大多是临床疑为恶性肿瘤所致 ,这类标本制作涂片的经典方法是离心后直接涂片 ,结果HE染色后镜下发现背景深红 ,红细胞较多 ,这有时给查找肿瘤细胞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 ,我们采用 5 0 %乙醇去除其中红细胞后再涂片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我院送检的临床疑为恶性肿瘤所致的血性胸腹水、血尿标本 5 8份 ,这些标本分别同时按如下两组分法处理 :A组 :离心后直接涂片 ;B组 :离心后倾去上清液再用 5 0 %乙醇冲洗摇匀后再离心 ,之后倾去上清液涂片。两组方法的离心转速均为 2 0 0 0r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腹水中提高肿瘤细胞检出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胸、腹水67例,其中胸水45例,腹水22例,分别进行常规涂片、细胞块连续切片以及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三种方法的比较,分析三种方法的肿瘤细胞检出率之间的区别。结果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肿瘤细胞检出率要高于常规涂片和细胞块连续切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水进行离心沉淀后制作细胞块,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能明显提高恶性胸腹水的肿瘤细胞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1980~1987年间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的胸腔积液患者,其中血性胸水39例,占97.5%,24例结核性血性胸水,占61.5%,仅1例结核性非血性胸水。40例胸腔积液患者入院时疑似癌性胸水29例,占72.5%,经检查最终临床诊断为癌性胸水者仅10例,占25%。故此,临床医生对老年血性胸水,即使是量大、增长迅速者,除应高度警惕癌性胸水外,还应认真追问病史,详细检查,以发现或除外结核性胸膜炎之存在,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与胸膜配对比较观察去血细胞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就诊的可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血性积液占47.22%.使用50%酒精作为去血剂制成细胞块,随后行内科胸腔镜获得胸膜病理结果.通过与胸膜病理对比观察去血细胞块的检出率、制片质量、免疫组化染色的差异.结果 血性、非血性积液的细胞块及胸膜病理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78.95%、88.89%,血性与非血性细胞块比较及两组与胸膜病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块联合胸膜病理检出率在非血性、淡血色及深血色胸腔积液中可达94.74%、100%及100%.非血性、淡血色与深血色积液细胞块切片中不能用于诊断切片的检出率分别为10.53%(9/51),9.52%(2/21),20.00%(6/3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背景干扰诊断的切片在上述3组中检出率分别为0、0、7.84%(4/30),深血色积液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去血细胞块与配对胸膜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块病理作为一种创伤更小的检查方法,能够成为胸膜病理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结果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结论 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收集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2240例胸腹心包腔积液中查见470例恶性细胞分析,探讨积液常规检查的细胞形态学诊断价值。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制片采用推片法,涂片染色采用瑞吉复合染色法,通过有经验的细胞学学者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在2240例胸腹心包腔积液常规检查细胞形态学分析中检出恶性细胞342例,与临床最终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8.8%;检出44例可疑恶性细胞中与临床最终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88.6%;122例核异质细胞中确诊为恶性肿瘤71例,与临床确诊符合率为58.2%;检出恶性淋巴瘤细胞14例、白血病细胞5例、骨髓瘤细胞1例、恶性间皮瘤2例,与临床终诊符合率为100%;并对448例胸腹心包腔积液恶性细胞分型:其中腺癌398例、鳞癌33例、未分化癌17例。结论: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特别要重视积液涂片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在积液常规检查中提高恶性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等)的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35-138+169
目的 分析胸水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在肺腺癌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东阳市中医院2008年6月~2015年12月 7年间50例可疑恶性胸水样本,分析其临床病史、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检测等资料。结果 50例可疑恶性胸水患者,增生反应性间皮细胞4例,确诊恶性肿瘤46例,其中肺腺癌27例,其他组织来源及组织类型19例,与细胞学常规涂片相比,细胞蜡块切片镜下可见背景干净,染色对比清晰,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厚薄均匀,且可以寻找组织来源及基因检测。结论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胸水细胞学的诊断准确率及明确组织来源;同时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了平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章文华  周虹  李丹丹  孙丽娟  徐如君 《浙江医学》2015,37(18):1501-1504,1509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具有细胞 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 112 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 HE 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 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 腺转录因子 -1(TTF-1)、细胞角蛋白 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 5 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3 种检测方 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 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 HE 染 色仅 49.3%,细胞块切片 HE 染色为 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 95.9%。CK7、CEA、TTF-1 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 在 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 三者中任意两者(+)且 CK5/6 或 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6.8%。 CK5/6 或 CR(+)且 CK7、CEA、TTF-1 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8.6%。 结论 细胞块切 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 HE 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 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下活检送病理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1)胸腔镜下30例患者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占71.43%,其中15例为菜花样包块、5例为葡萄串样病灶、10例弥漫性栗粒样小结节,分别占35.71%、11.90%、23.81%,7例表现为弥漫性胸膜增厚凹凸不平,5例表现分布胸膜充血水肿或纤维分割、粘连带形成,分别占16.67%、11.90%.(2)41例患者均明确病因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7.62%;21例为恶性肿瘤,占50.00%;1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占28.57%;4例为结缔组织伴胸腔积液,占9.52%;4例为非特异性炎症,占9.52%;1例不明原因,占2.38%.(3)22例血性积液患者中20例确诊为恶性病变、2例为良性病变;20例非血性积液患者中1例确诊为恶性病变、19例为良性病变;血性与非血性积液用于诊断恶性与良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91%、95.00%.(4)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其中4例发热、1例皮下气肿、8例咳嗽、8例胸痛、4例恶心,发生率分别为9.52%、2.38%、19.05%、19.05%、9.52%,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结论 胸腔镜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并发症表现轻微,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以恶性多见,尤其是血性积液者在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病因情况下应及时进行胸腔镜检查以尽快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法(简称传统法)与改良细胞蜡块制作法(简称改良法)在血性胸腔积液中对苏木精-伊红(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送检的渗出性血性胸腔积液患者样本55例,分别运用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法与改良细胞蜡块制作法进行制片,比较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运用传统法的HE制片优良率为74.5%,免疫组化制片优良率为76.4%;运用改良法的HE制片优良率为94.6%,免疫组化制片优良率为92.7%。改良法的HE制片及免疫组化制片不良率均显著小于传统法(χ2=8.419,P =0.004;χ2=5.636,P =0.018)。结论:运用改良法制作血性胸腔积液样本细胞蜡块具有较好的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及波形蛋白(VM)在癌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探讨GLUT1和VM在肺癌胸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肺癌性胸水为检测基础,收集胸水沉淀细胞,制成石蜡切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霉法检测30例肺癌胸水和20例良性胸水中GLUT1和VM蛋白表达,统计单个及联合应用价值。结果:30例肺癌胸水中,GLUT1表达阳性的有25例(86.7%),良性胸水中间皮细胞VM表达阳性的有18例(90.0%),两种不同性质的胸水GLUT1和VM的阳性率表达均有差异(P<0.05),GLUT1和VM在肺癌胸水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0%。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胸水中GLUT1和VM蛋白表达,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对比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和细胞涂片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安康市中医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80例,每1例送检标本分为2份,1份应用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法检测,另1份应用细胞涂片法检测.结果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的细胞学诊断阳性率28.8%(23/80)显著高于细胞涂片22.5%(18/80),P<0.05,细胞病理学诊断的腺癌检出率32.5%(26/80)显著高于细胞涂片20.0%(16/80),P<0.05;80例标本中,31例为血性胸腹腔积液,其中13例为恶性,阳性率为41.9%;49例为非血性胸腹腔积液,其中11例为恶性,阳性率为22.5%.血性胸腹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性胸腹腔积液(P<0.05).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比细胞涂片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