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恶性风险与发生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64例GIST患者资料,按照病灶发生部位将其分为胃间质瘤组与非胃间质瘤组。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CT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差异。其中对间质瘤的生长方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余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当肿瘤直径≤5 cm,非胃间质瘤恶性风险明显高于胃间质瘤(P<0.05);且CT征象分别为圆形、腔内生长方式、无坏死、轻中度强化时,非胃间质瘤组与胃间质瘤组恶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胃间质瘤肿块>5 cm、有坏死、重度强化者及发生转移的肿瘤恶性风险更高;非胃间质瘤组内3种生长方式对应的风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腔内生长方式的恶性风险显著性高于腔外生长方式(P=0.042),且肿瘤有坏死比没有坏死恶性程度更高(P=0.001)。结论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风险高于胃间质瘤,且腔内生长方式的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程度更高,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先浪  王晓荣   《放射学实践》2014,(3):314-31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定性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SCT特点,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式(腔内型、腔外型或腔内外型)、大小(〈或≥5cm)、囊变、坏死、钙化、溃疡、强化程度及方式、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和远处器官是否有转移等,判断上述征象对间质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8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4例。发生坏死、侵犯周围组织、腹腔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的间质瘤几乎全是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5cm、腔外或腔内外型生长、囊变、溃疡、钙化、不均匀强化的病变,恶性及潜在恶性几率明显增加。结论: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肿瘤出现坏死、侵犯周边组织、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器官转移可判断为恶性及潜在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48例胃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征象中瘤体最大径、回声、囊性变、形态、边界、血流信号在低危组与中高危组胃间质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生长部位、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有无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的最大径、回声、形态均为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34、3.81、2.64,P值分别为0.03、0.02、0.04)。构建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P)=-3.03+0.30×最大径+1.34×回声+0.97×形态,以预测概率P=0.50作为阈值,其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2%、77.1%及7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胃神经鞘瘤的增强CT表现,并探讨其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7例胃神经鞘瘤和88例胃间质瘤的增强CT图像,观察并记录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式、大小、轮廓、均质性、溃疡、坏死、出血、钙化、肿大淋巴结、强化峰值、强化程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17例胃神经鞘瘤发生在胃体8例、胃窦9例,生长方式为腔内外型5例、腔外型12例,大部分轮廓光整14例、成分均质13例,强化峰度以延迟期为主14例,多表现为中、高度的强化(分别为10例、6例)。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病灶位置、生长方式、均质性、是否存在坏死以及强化峰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神经鞘瘤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增强CT表现,与胃间质瘤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病理资料,观察CT影像学征象,记录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如核分裂象(/50HPF)、Ki-67增值指数、CD117、DOG-1、CD34等。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轮廓、肿瘤成分、强化方式、肿瘤有无血管、有无周围浸润、有无溃疡、瘤内有无气体、有无钙化、有无坏死、延迟期CT值、Ki-67增值指数、核分裂象(/50HPF)、CD34等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强化程度、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其CT征象对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将CT特征与其危险度的分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54病例中,高危险度16例,中危险度11例,低危险度27例。胃间质瘤的液化坏死、瘤内气体、迂曲血管、最大径及LD/SD值在不同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形状、生长方式及瘤内的钙化灶在不同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及延迟期腹主动脉、肝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CT值与相应时期肿瘤实质CT差值的比值在各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扫描能清楚显示胃间质瘤发生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生长方式、钙化、液化坏死、瘤内气体及迂曲血管等征象,CT对胃间质瘤危险度的分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DCE-CT)对胃部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胃部异位胰腺及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灶的形态、部位、生长方式、长径、短径、边界、强化模式、胃黏膜强化、钙化、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和"导管征"显示率等征象的差异。结果:异位胰腺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间质瘤组(50.12 vs. 59.70岁;P=0.001)。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部(70.6%)、强化不均匀(52.9%)、边界欠清(29.4%)、长径-短径比值(LD/SD)相对较大;间质瘤多位于胃底部(67.5%)、呈均质性强化(75.0%)、边界清晰(97.5%)、LD/SD相对较小,四个征象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1、0.011和0.002)。异位胰腺与间质瘤在动脉期、静脉期的相对CT值(病灶CT值/腰大肌CT值)及强化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8、0.004和0.043)。异位胰腺组中约52.9%的患者出现“导管征”。联合患者年龄、病灶的位置、囊实性和LD/SD四项指标进行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8.2%。结论: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和CT征象与胃部间质瘤之间有一定差异,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胃神经内分泌瘤和53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长径、生长方式、强化方式、溃疡、坏死囊变、钙化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性别、长径、年龄、钙化及周围淋巴结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变坏死、溃疡、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动脉期较平扫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囊变坏死(27/53)、溃疡(13/53),分叶状(17/53)及腔内外生长(28/53)有利于GIST的诊断,而NET好发于胃体(13/1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增强幅度有利于鉴别病灶为胃神经内分泌瘤,其曲线下面积、临界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55.0HU、100%、72%,0.81、74.5HU、80%、87%,0.93、21.5HU、100%、74%。结论:不规则增厚及早期明显强化有利于诊断胃神经内分泌瘤;类圆形或分叶状、囊变坏死及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中度到明显强化,有利于胃间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多层螺旋CT ( MSCT)特征与其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GIST的MSCT资料,并与其恶性危险度分级进行对照.采用单变量及有序多分类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9例中,肿瘤发生于食管1例,胃部35例,小肠20例,结肠4例,胃肠外19例,12例见远处转移.高危险度44例,中危险度15例,低危险度16例,极低危险度4例.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情况、生长方式、液化坏死、强化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肿瘤的大小与肿瘤的恶性危险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IS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肿瘤大小可用于预测肿瘤危险程度,对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内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其与危险程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各危险度腹腔内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对照分析。结果:45例腹腔内间质瘤中胃组8例,肠组23例,胃肠外组14例,分析发现不同危险程度肿瘤在大小、密度、边缘影像观察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内组间比较认为肿瘤部位与危险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而在肿瘤的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熟练掌握腹腔内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其与其危险程度分级间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胃间质瘤与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临床疑似胃占位性病变71例,行MSCT扫描并进行CTVE重建。CTVE诊断结果与胃镜或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病理证实胃间质瘤18例,胃癌26例,CTVE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6.3%。CTVE显示腔内型间质瘤呈类球形腔内肿块伴顶端溃疡形成;腔外型间质瘤表现为丘状隆起、桥形皱襞;BorrmannⅠ、Ⅱ型胃癌呈息肉样向胃腔内突出,或伴不规则溃疡;BorrmannⅢ、Ⅳ型胃腔不同程度变窄,伴不规则溃疡形成、胃壁皱襞消失。结论 CTVE在胃间质瘤与胃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结合轴位图像及临床资料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的MS CT征象与其危险度评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IS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中,极低危险度3例,低危险度9例,中危险度2例,高危险度7例.CT能明确肿瘤部位.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的GIST肿瘤直径<5 cm,形态规则,腔内生长,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中危险度的GIST肿瘤直径>5 cm,形态规则,密度较均匀;高危险度的GIST病灶直径多>5 cm,多呈腔内外生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坏死区无强化.结论:CT扫描能清楚显示GIST的发生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及生长方式,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及相互间比较,对比分析超声双重造影( DCUS)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均接受DCUS和增强CT检查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比DCUS与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对比对胃间质瘤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结果40例胃间质瘤中病理诊断为低危24例,高危16例。 DCUS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为98%(39/40),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检出率93%(37/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5)。DCUS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7%(38/39),增强CT定位诊断正确率为70%(26/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DCUS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7%(34/39),增强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9%(33/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1.00)。结论 DCUS在胃间质瘤病灶的定位能力上明显优于增强CT,但在胃间质瘤的检出能力上和在胃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诊断能力上与增强CT相近,因此可作为增强CT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胃神经鞘瘤(GS)的 MSCT特征。方法纳入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 G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 MSCT 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为单发性 GS,病灶位于胃窦、胃体以及胃底,分别为5例、10例和1例。MSCT 资料分析显示瘤体形态,13例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略呈分叶状生长。生长方式分析提示13例瘤体腔内外双向生长,1例腔内生长,1例腔外生长,1例由于胃十二指肠套叠无法判断生长方式。平扫发现14例呈均匀等密度,1例少许坏死,1例可见点状钙化,增强后呈渐进性均匀强化。结论 GS多位于胃体或胃窦,呈圆形或类圆形,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坏死与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均匀强化,无周围侵犯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MSCT上肿瘤优势供血动脉及肿瘤与胃周血管的关系对胃源性外生型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起源于胃或其周围器官组织的外生型肿瘤73例(胃起源肿瘤39例,胃周围器官组织起源肿瘤34例),观察识别肿瘤优势供血动脉及肿瘤与胃周血管的关系。同时测量肿瘤最大径及动静脉期CT值,记录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结果:病变边缘胃周血管显示"内移位"中,非胃肿瘤组(20/22)明显多于胃源性肿瘤组(2/22),显示“外移位”中,胃源性肿瘤组(26/30)明显多于非胃肿瘤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源性肿瘤组优势供血动脉多来源于胃动脉系统,非胃肿瘤组优势供血动脉多来源于其它动脉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肿瘤的最大径、动静脉期CT值、术前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胃源性肿瘤组术前血清CA19-9水平低于非胃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据MSCT肿瘤优势供血动脉以及肿瘤与胃周血管的关系可辅助胃源性外生型肿瘤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7.
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危险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增强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GISTs病变危险度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共57例行腹盆腔MSCT增强扫描的原发性GISTs病例。分析每个GISTs病灶的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并与病变危险度之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变均为单发病灶,包含27例低度危险、12例中度危险和18例高度危险病变。高、中、低度危险性的GISTs在肿瘤大小、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及瘤内血管影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有无钙化及溃疡、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ΔCT(动脉期-平扫)和ΔCT(静脉期-平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CT表现存在差异,边缘不规则的较大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周及瘤内显示血管的病变多提示为高度危险性GISTs。术前评估GISTs的危险度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形态、强化方式、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比较、强化程度、溃疡、坏死、长径、短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并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胃间质瘤相比,胃平滑肌瘤多累及EGJ、轻中度强化、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相比较低或类似、长径/短径1.3(P值依次为0.000、0.000、0.001、0.007)。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于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的表现特征及与肿瘤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例资料,单因素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MSCT检测下的表现特征与危险度关系。结果 26例病例中极低危险组肿瘤4例,低危险组7例,中度危险组8例,高危险组7例。MSCT图像下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周围侵犯下的危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形态、扫描密度及强化程度的危险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MSCT扫描表现下的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及周围侵犯能初步判断肿瘤的危险度,对后续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助于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鉴别诊断的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例结直肠神经鞘瘤和25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MSCT影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分析二者影像学特征,ROC曲线分析阳性指标用于鉴别的效能。结果相对结直肠间质瘤而言,结直肠神经鞘瘤MS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直径小(2.5±1.3,t=3.850,P0.001),结肠来源(75%vs 16%,Χ2=14.272,P0.001),圆形(68.8%vs 36%,Χ~2=4.188,P=0.041),边缘光滑(68.8%vs 32%,Χ~2=5.299,P=0.021),均质(93.8%vs 48%,Χ~2=9.081,P=0.003),较少发生囊变(12.5%vs 60%,Χ~2=9.069,P=0.003)、坏死(6.25%vs 44%,Χ~2=6.716,P=0.010),轻中度强化(87.5%vs 52%,Χ~2=5.468,P=0.019),区域淋巴结肿大(31.3%vs 0,Χ~2=8.898,P=0.003)。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生长方式、有无钙化、表面溃疡、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T测量的肿瘤最大径4.4cm为最佳界值,鉴别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22/25)和87.5%(14/16),曲线下面积(AUC)=0.915。结论结直肠神经鞘瘤MSCT特征表现为结肠来源体积较小的肿瘤,边缘光滑,均质,较少发生囊变和坏死,可伴区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