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CE)在小肠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诊断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期间已确立结肠CD诊断(established CD,eCD)的20例患者和疑诊小肠CD(suspectedCD,sCD)的21例患者的胶囊检查资料.结果 eCD组13例发现小肠CD病变,sCD组10例诊断小肠CD,所有诊断小肠CD的23例患者中12例表现为糜烂/浅溃疡、11例深溃疡,7例溃疡合并狭窄,5例溃疡合并出血,4例溃疡伴结节样改变;病变位于在空肠3例(13.0%),空及回肠16例(69.6%),只在回肠4例(17.4%).回盲瓣通过率70.7%(29/41),3例胶囊无症状滞留,1例肠镜下取出,另外2例分别在26 d和53d排出.结论 在eCD和sCD患者中,胶囊内镜可作为小肠CD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判定小肠CD黏膜损害的程度、范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疑为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其镜下表现.结果 18例患者中发现克罗恩病2例,血管畸形5例,息肉1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胶囊内镜对采用传统方法 未能明确的小肠可疑克罗恩病患者的诊断效果,以探讨其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4月,笔者对45例可疑患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上述患者均存在腹痛、消瘦、便潜血阳性、缺铁性贫血、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并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且病程均超过2年.结果 45例患者中25例(55.6%)被诊断患有小肠克罗恩病,20例(44.4%)患者没有阳性发现.病变主要累及小肠远侧端,病变表现为黏膜糜烂(6例),溃疡(10例),结节样黏膜增生(6例)和肠腔狭窄(3例).结论 胶囊内镜是对小肠疾病具有诊断价值的医疗设备,对传统的检查方法 均无阳性发现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成为早期发现小肠克罗恩病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98-101+16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46例与非小肠克罗恩病患者91例,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46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与91例非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主诉不适。胶囊内镜均在工作时间内到达回盲瓣,过瓣率达100%,患者均未发生嵌顿、梗阻等不良事件,在3 d内顺利排出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7.8%。胶囊内镜检查的特异度为96.7%。胶囊内镜检查的准确度为97.1%。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在疑诊克罗恩病中的诊断率,探讨回结肠镜及胶囊内镜在疑诊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疑诊克罗恩病且先后行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并比较回结肠镜、小肠胶囊内镜及两种方法联合运用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统计不同症状患者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率.结果 共133例疑诊克罗恩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随访发现16例确诊为克罗恩病,117例排除克罗恩病.回结肠镜和小肠胶囊内镜及两者联合运用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回结肠镜为81.25%、76.92%;小肠胶囊内镜为62.50%、92.31%;联合运用为87.50%、73.50%.根据症状将患者分为腹痛组、腹泻组、腹痛+腹泻组,3组患者的回结肠镜的诊断率分别为25.64%、32.79%、30.30%;小肠胶囊内镜的诊断率分别为10.26%、9.8%、27.27%.腹泻组患者回结肠镜较小肠胶囊内镜的诊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9% vs.9.8%,P=0.003).结论 回结肠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作为疑诊克罗恩病的主要筛查方法.小肠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有助于排除克罗恩病.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对疑诊克罗恩病的准确性均不高,克罗恩病的诊断不能仅凭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等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而且有逐年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小肠作为消化道最长的一部分,占全消化道的70%~80%,但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仅占消化道肿瘤的5%,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1].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的小肠深段内镜检查(DSBE)在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
法归纳并分析2004年01月~2008年12月5年间南方医院确诊且接受CE、DBE 检查的54例CD患者的消化道内镜及相
关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DSBE的主要指征为疑似CD(42.6%)及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25.9%)。小肠深段病变的镜
下形态以非特异性为主,多呈节段性分布。小肠DSBE明显优于钡剂影像检查;DSBE病变检出率(92.6%)高于结肠镜检
查(75.9%, P=0.017),其所提供的CD特征性表现,如节段性肠段分布、肠腔变形,较结肠镜检查明显增加。DSBE能显著
改善患者的诊断情况,但倾向于提供疑似CD的指导性判断。结论DSBE有助于小肠段CD病变的检出及受累范围的评
估,为CD的诊断、鉴别和复查等提供依据和指向;适当选用DSBE并将其结果与常规影像、胃肠镜及临床等资料综合、分
析,将增强DSBE在CD诊治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法归纳并分析2004年01月~2008年12月5年间南方医院确诊且接受CE、DBE 检查的54例CD患者的消化道内镜及相
关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DSBE的主要指征为疑似CD(42.6%)及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25.9%)。小肠深段病变的镜
下形态以非特异性为主,多呈节段性分布。小肠DSBE明显优于钡剂影像检查;DSBE病变检出率(92.6%)高于结肠镜检
查(75.9%, P=0.017),其所提供的CD特征性表现,如节段性肠段分布、肠腔变形,较结肠镜检查明显增加。DSBE能显著
改善患者的诊断情况,但倾向于提供疑似CD的指导性判断。结论DSBE有助于小肠段CD病变的检出及受累范围的评
估,为CD的诊断、鉴别和复查等提供依据和指向;适当选用DSBE并将其结果与常规影像、胃肠镜及临床等资料综合、分
析,将增强DSBE在CD诊治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了解小肠肿瘤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风险。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期间进行的53例胶囊内镜检查检出的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小肠X线检查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53例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共检出小肠肿瘤9例,检出率为16.98%。无症状者3例,无症状人群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11.11%(3/27);有症状者6例,症状主要包括:便血、腹痛、腹泻,病程平均为3.83年(1~10年)。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肿瘤包括癌1例、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2例、息肉2例、脂肪瘤1例、小肠粘膜下肿物2例(性质未明)。6例经胶囊内镜证实有小肠肿瘤的患者小肠气钡造影只检出1例,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小肠气钡造影。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为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风险,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对疑有小肠肿瘤致肠腔狭窄者应行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尤其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例M2A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电话随访。 结果: 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或腹部不适和腹泻患者中,胶囊内镜检查异常病变发现率分别为67.6%、42.9%和44.4%,临床确诊率为60.0%、80.0%和72.2%,胶囊内镜检查准确率为75.0%、92.9%和84.6%;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7.3%、87.5%和66.7%,特异性为50.0%、95.0%和90.0%,阳性预测值为94.4%、87.5%和66.7%,阴性预测值为16.7%、95.0%和90.0%。使用甲氧氯普胺(10 mg肌注)组患者的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明显短于未使用组(15.0 min vs 30.5 min,P=0.019)。 结论: 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疾病方面是一种无创、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甲氧氯普胺有助于缩短胶囊内镜的胃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胶囊内镜诊断的15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现小肠病变13例,结合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型2例,回结肠型8例,小肠型3例.结论 胶囊内镜联合结肠镜检查可作为克罗恩病的一线检查,有助于克罗恩病早期诊断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和胶囊内镜情况。结果胶囊内镜下表现的轻重度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结论克罗恩病胶囊内镜下表现可成为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协助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明原因小肠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 ,以前的常规检查包括小肠钡餐、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推进型小肠镜等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胶囊内镜作为目前惟一的无创性、可视性的小肠全程检查手段 ,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1] 。我科在引进及应用胶囊内镜以来 ,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了探索 ,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受试对象条件 :( 1)具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反复发作的鲜血或暗红色血便或黑便 ,或长期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并合并缺铁性贫血 ;( 2 )已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 ,除外了食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小肠疾病的镜下表现及患病率。结果80例受检者共发现病变56例(70.0%),小肠疾病42例(52.5%),其中小肠黏膜下肿物6例,小肠肿瘤3例,小肠多发息肉1例,小肠蛔虫2例,小肠多发溃疡6例(其中1例疑似克罗恩病),小肠炎16例(其中非特异性炎症10例,疑似缺血性肠炎1例),小肠憩室2例,小肠多发血管瘤3例,小肠血管畸形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小肠外压征1例;另外食管憩室1例,糜烂性胃炎2例,浅表性胃炎4例,胃溃疡4例(残胃溃疡1例),幽门管溃疡1例,结肠息肉1例,升结肠肿瘤1例,其余24例患者镜下未见异常(30.0%)。结论胶囊内镜对各类小肠疾病包括炎症及肿瘤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作为小肠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0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分为A组(无症状体检组)6例、B组(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53例、C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1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胶囊内镜检查无不适和并发症;86例患者完成检查,其中A组5例,B组51例,C组30例;90例患者中共发现小肠病变58例,小肠疾病总阳性检出率为64.4%,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4.7%(33/51)和83.3%(25/30).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且无创伤,对不明原因腹痛、腹泻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疑难病杂志》2016,(10)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15年10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325例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症状组),经胃肠镜检查、腹部CT、钡剂造影等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采用以色列PillCam胶囊内镜或韩国MiroCam胶囊内镜检查,并以53例健康体检者(体检组)作为对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多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和贫血接受检查,中青年则以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325例中有318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为97.8%;完成全小肠检查288例,成功率为88.6%。其中186例发现小肠病变,病变检出率为57.2%;169例患者明确小肠疾病的病因,诊断率为52.0%。所检出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血管畸形、糜烂、溃疡、息肉、憩室、肿瘤、吸收不良等。53例无症状体检者全部完成检查,发现小肠病变13例,病变检出率为24.5%,6例明确病因,诊断率为11.3%。结论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成功率高,对疑似小肠疾病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无症状体检者也有较好的筛查价值,尤其对老年人安全、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已确诊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56例、CD 术后患者25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内留取粪便,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FC 的水平。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 Rutgeerts′评分。结果在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中,活动期 FC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 IBS 组(P<0.01),FC 水平与 SES-CD 评分呈正相关(r=0.802,P<0.01),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和71.4%。在 CD 术后患者中,活动期及缓解期 FC 水平均明显高于 IBS 组(P <0.01),但活动期 FC 水平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6.7%。结论 FC 能准确地反映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内镜疾病的活动度,但 FC 不能区别 CD 术后患者疾病的缓解期和活动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