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口服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1病案举例 患者,男,77岁,2013年8月9日因排尿障碍2个月余就诊。2013年6月4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无尿痛,无憋尿感,于外院就诊,膀胱残余尿检查约550 mL,行导尿并保留导尿治疗,诊断"尿潴留,原因待查"。2013年7月8日于外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示逼尿肌肌力弱,后多次更换尿管时尝试排尿未成功。  相似文献   

3.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67例U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5例)和隔麸灸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隔药灸组在腹泻、矢气、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隔麸灸组;隔药灸组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隔麸灸组仅见TNF-αR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艾灸对UC患者各项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腹泻、矢气等部分症状的改善方面隔药灸优于隔麸灸;隔药灸能够下调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隔麸灸仅能下调TNF-α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66-1268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合理中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升阳益胃汤合理中丸水煎口服治疗组20例,设西药对照组20例,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率50%,显效率30%,有效率10%,无效率10%,总有效率为90%。西药对照组:治愈率40%,显效率20%,有效率20%,无效率25%,总有效率为75%。结论:升阳益胃汤合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溃结灵Ⅱ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与西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饼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0%,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3.3%、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  相似文献   

7.
隔药铺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药物铺灸与西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28例)及西药组(32例)。铺灸组在胃肠穴区、关元穴区及夹脊下穴区进行隔药铺灸治疗;西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铺灸组愈显率为71.4%(20/28),西药组为25.0%(8/32),铺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隔药铺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林秀莉 《河南中医》2011,31(4):398-39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隔药饼灸治疗,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5例,占83.3%;好转4例,占13.3%;无效1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结论:隔药饼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隔姜灸药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30例临床报告哈尔滨市第六医院王柏学,李冬琴泄泻俗称腹泻,是指大便稀泄,次数增多,甚至水样,谓Z泄泻。泄:有泄漏之意,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其病势较缓慢者,为之泄。泻:有倾泻之意、其势直下而不能阻挡,如水之倾注,其势较急,为之泻。所以内经日:“湿胜则儒泄”。“感寒则肠鸣洞泻”。泄泻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或为时气所侵,或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不由口腹,必各有因,若泄泻日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则多由脾肾不足而导致脾、胃、肠功能障碍而发生泄泻。本文就我科M年来收治的30例脾肾阳虚型泄泻病人,临床应用隔姜药灸法‘治疗,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19例,女11例。年今最小21岁,最大年令5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年。全部资料均经市级医院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确诊为结肠炎者。2治疗方法2.1取穴:中院、神阀、气海、天枢、足三里、肾俞、脾俞。2.2处方:艾绒500克、小茵香20克、干姜20克、木香10克、故纸10克,碾面。2.8方法:将生姜切成约M毫米左右的薄片,用三棱针在美片上刺几个小孔,再将碾碎的药面和于艾绒里,做成约中指肤大小的艾住,安放在姜片上,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姜隔药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粪便球杆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及住院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均进行隔姜隔药灸,1次/d,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IBS-SSS积分及粪便球杆比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IBS-SSS积分为(352.17±92.50)分,治疗后积分为(70.83±59.42)分,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0.570);治疗前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为(55.67±17.56)%,治疗后杆菌比例为(78.0±10.64)%,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6.968)。结论:神阙穴隔姜隔药灸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明显改善患者IBS-SSS积分,提高患者粪便涂片中杆菌比例。  相似文献   

11.
陈敏军  陈璐  胡彩华  骆金英 《新中医》2016,48(7):139-141
目的:观察比较隔姜隔药灸疗法、艾箱灸疗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隔姜隔药灸选取腰部及夹脊穴部位配合自拟的中药并隔姜饼进行艾灸,隔天1次,治疗6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艾箱灸组选取部位与隔姜隔药灸组相同,隔天1次,治疗6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隔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100.0%,治愈率76.7%,优于艾箱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隔药灸组优于艾箱灸组,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结论:隔姜隔药灸疗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疗效优于艾箱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加隔盐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57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采用温针灸加隔盐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9例,占50.9%;显效22例,占38.6%;无效6例,占10.5%。总有效率为89.5%。结论:温针灸结合隔盐灸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瑛  谭振纹 《新中医》2007,39(12):21-22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采用隔药灸治疗。主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药物: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结果:基本治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8%。结论:隔药灸治疗轻、中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及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的结肠。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疼,腹泻,脓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便秘和腹泻交替,肛门直肠紧迫感。结肠镜检查显示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粘膜粗糙呈细粒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配合护理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穴位隔药灸治疗与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20.7%,对照组为4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提高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采取加味附子理中汤联合艾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脾肾阳虚型UC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附子理中汤联合艾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便血、腹泻、里急后重评分、IL-8、TNF-α水平、Baron评分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艾灸可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UC,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缩小腺体体积。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肠道发炎、黏膜损伤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炎性肠病,位于结肠黏膜,病因不明。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血便、腹泻和腹痛[1]。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11.6[2],约有5%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发展成结肠直肠癌[3],且呈逐年增高趋势。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且代价高昂的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助阳通腑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助阳通腑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助阳通腑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类中药治疗慢性脾肾阳虚性溃疡型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予中药溃愈汤(补骨脂、肉蔻、当归、白芍、焦术、地输炭、赤石脂、党参、吴茱萸、五味子、木香、苦参、诃子、川连等)灌肠,对照组27例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溃疡型结肠炎为本虚标实之证,标本兼治之溃愈汤为主治疗慢性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温肾扶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