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构建上海市脑卒中分级康复准入准出标准,以指导社区脑卒中各级康复的有序开展。方法 于2018年8月通过小组会议筛选出脑卒中康复评价指标体系;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通过对10位康复医院康复专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师、家庭医生代表等的咨询,获得分级康复准入准出标准。结果 脑卒中分级康复包括康复医院、社区病房、社区门诊和居家病床4个康复等级,各级康复准入准出标准依据运动能力、失语症、吞咽功能障碍、家庭经济条件和患者自愿等设定。结论 脑卒中各级康复的重点是运动功能康复,患者选择哪级康复主要受患者自愿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护理之前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有提升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行业视点     
焦点卫生部发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4月25日,卫生部在网站上发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对三级康复医院、二级康复医院提出具体要求。对三级康复医院,《标准》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应在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达75%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康复医院的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对1994年发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作为新建康复医院的验收标准。本文印发前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相似文献   

5.
儿童脑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通过早期康复、早期干预、早期诊断结合治疗,其可以显著改善其功能。目前,脑瘫儿童康复仍集中在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医院康复科以及康复医院里。康复儿童数量较多,专业康复人员较少。事实上,社区和家庭的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模式已成熟应用于国外脑瘫康复中。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家庭开支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慧敏 《现代保健》2014,(11):128-13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效用性,为今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社区卫生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等。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后评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t=6.84,P=0.000;t=5.99,P=0.000);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焦点     
卫生部发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4月25日,卫生部在网站上发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对三级康复医院、二级康复医院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社区的系统完善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服务模式。方法首先通过机构调研明确社区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的康复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会议和访谈等方法,明确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工作流程的定位及各级康复服务如何衔接。结果目前社区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针刺、灸法、物理治疗与康复等五种类型的服务项目,总计14项。脑卒中后各级康复工作主要包含获取脑卒中患者资料、电话确认和预约首次康复评估时间地点等8个服务环节。结论以中医技术与物理理疗为主的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既能达到脑卒中康复的根本目的,又具备经济有效的特征。基于社区各类医务人员和康复资源构建的社区脑卒中患者四级康复服务流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脑卒中分级康复工作提供了参照工具。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梁溪区运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建立了以医疗机构为早期筛查、评估、治疗中心,脑瘫儿童家庭为基础,通过社区有效衔接的"医疗-社区-家庭链式康复服务"体系,以完善脑瘫患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使辖区内所有脑瘫患儿能早期诊断并进行康复干预,临床疗效初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康复医院发展现状,分析存在差距,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采用普查对经营性质、核准床位、诊疗科目、服务方式、康复专科、发表论文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与差距分析。结果上海现有14家康复医院核定床位2848张,主要服务方式是住院和门诊服务,康复专科开展前三位是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和老年康复。2012—2018年共发表论文447篇,复合/综合影响因子总和为242.15和197.09。结论上海已构建起多元化康复办医格局,但仍存在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所有制康复医院差异较大的现象,要重点加强康复资源配置、康复学科发展和医教研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南京东路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结论 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骨伤中后期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功能康复中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横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行手术治疗的64例骨伤中后期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2例)患者术后遵医嘱服药、自行功能康复及随诊,观察组(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即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SI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社区家庭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运动功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增进护患间信任及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工伤康复服务项目规范与支付标准制定等相关政策,阐述“国家版”和“广东省版”工伤康复服务项目和支付标准制定情况,分析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管理现状。选择广东省40家协议医院为样本,基于专家咨询法,计算专家采纳率,建立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目录,并通过基准项目赋值定价,为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遴选及支付标准提出管理措施。文章建议进一步细化新增工伤康复服务价格项目立项审批流程,建立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制度。探索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纳入工伤保险目录管理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学会或协会的作用,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准入评审与价格制定管理决策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索“非专门机构化”模式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中实现的途径。方法:以社区为单位,选取三个区的10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社区精防康复专业人员实施一年的家庭干预,并与98例患者作对照研究。采用WHO编制的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及患者疾病转归调查表(自编)评定效果。结果:经测评,干预组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家庭职能、工作职能、社交能力)的康复较一年前显著提高(P<0.001);病情不稳定/恶化及疾病复发的情况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家庭干预效果理想,能有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值得探索、普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卫生》2008,(10):22-22
为巩固医院管理年成果,河南省围绕建立“职责明晰、准人规范、监管有力”的医疗服务要素准人管理体系,健全准入标准,规范准入程序,完善准入信息,强化准人监督,探索建立了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北省馆陶县中医院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各级卫健部门领导大力支持下,对照二级中医康复医院建设标准,精准实施"四动"创建战略,发挥原有中医康复技术特色基础优势,2020年12月,邯郸市中医康复医院创建工作高分通过省市验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在糖尿病家庭干预中的优越性,为社区医疗单位开展糖尿病家庭康复干预提供有利依据. 方法通过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开展糖尿病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后的效果对比观察,评价家庭康复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的影响.结果 通过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的进程和效果. 结论糖尿病家庭康复干预对患者康复进程有较大的影响,社区医疗作为与患者家庭联系最为紧密的医疗单位,是开展家庭康复干预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服务对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康复干预管理,干预组给予家庭签约康复服务。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家庭功能量表(APGAR)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与后,干预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分别为(5.72±0.85)分、(9.65±1.28)分、(14.85±2.21)分和(28.81±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1.04)分、(10.54±1.25)、(16.12±2.45)、(32.22±4.45)分;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和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分别为(75.65±9.12)分和(65.75±8.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2±7.34)分、(57.45±7.20)分;家庭功能中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家庭功能量表(APGAR)总分得分分别为(1.52±0.41)分、(1.45±0.31)分、(1.58±0.33)分和(7.62±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38)分、(1.34±0.30)分、(1.42±0.28)分和(7.07±0.86)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签约式服务有助于缓解社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维系良好的家庭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即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DSI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和M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社区家庭康复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运动功 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增进护患间信任及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