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三者的关系,探讨相应对策,以期达到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芜湖市某三甲医院399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幸福感指数平均(9.01±2.04)分,低于成人常模(t=-27.45,P<0.01),中度幸福感占69.2%;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影响最显著的预测变量为生活满意度.结论: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以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评价表(中文版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MSQ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问卷)对1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为高度倦怠;2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中,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是主要预测因子。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有关,充分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预防和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索部队官兵人格特征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队士兵253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对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在内外向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格特征的其他方面和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军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各方面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感同内外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29,P<0.05),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精神质无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自我效能感对人格有影响,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能够促进部队官兵人格健康发展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新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剖析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UPI调查表、自我接纳感调查表、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100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第1类(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共2名,第2类(轻度心理问题)52名,第3类(心理状况良好)46名;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感相关(r=-0.282,P<0.01),与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相关(r=-0.376,P<0.01);不同等级自我效能感的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约54%学生有轻度或明显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专业和意愿符合程度相关,护理本科新生应提高自身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以下统称护生)的自信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校223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自信水平总平均分为(129.80±13.57)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平均分为(24.75±5.06)分。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水平总分及学业表现、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交谈、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均呈正相关(r=0.167~0.420,P<0.001)。结论护生自信水平与自我效能相关性较高。在护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并提高其自信心,以提高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问卷(SRRS)对45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效能感(r=-0.421,P<0.01)、客观社会支持(r=-0.285,P<0.01)与抑郁呈负相关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客观社会支持具有调节作用(△R2=0.02,F=46.35,P<0.01),在低自我效能感水平,随着客观支持的增高,抑郁水平降低趋势明显(t=3.29,P<0.01).结论 针对低自我效能感学生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物质和情感上的直接援助,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佟洋  王家同  杨业兵  黄启科 《医学争鸣》2008,29(14):1340-1342
目的:探讨士兵认知评价特征(主观应激事件、自我效能感以及主观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某部队陆军370名,应用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SCL-90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主观应激事件、自我效能感及主观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都具有主效应(P值分别为0.000,0.025,0.000),主观应激事件与主观社会支持之间还具有交互作用(P=0.006).结论:士兵的认知评价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军队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研究,对提高部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病人健康问卷中的抑郁分量表(PHQ-9)、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职业倦怠问卷(CMB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社区工作者的抑郁检出率为62.2%.抑郁症状呈阳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去个性化因子.结论 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工作应侧重于提高此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改善应对方式两方面,同时也可通过提高其收入水平降低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去个性化行为应作为预测此群体抑郁症状出现的重要指标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艳  杨群  吴迪  韦新  姜萍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1):57-59
目的 了解驻藏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驻藏高原地区军人663例,驻内地平原地区军人402例,使用SCL-90量表中筛查出的5个阳性因子(根据文献报道)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高原军人SCL-905个阳性因子的得分均为显著高于平原军人组(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平原军人(P<0.01)。高原军人的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与SCL-905个阳性因子的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0.01),高原军人的自我效能水平对其SCL-905个阳性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平原军人,且高原军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工作效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上级评定工作效能,对2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分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 r =-0.31, -0.29,P <0.05),回归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分数、支持的利用度和SCL-90总均分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性(β=0.41,0.36,0.35,-0.28,P <0.05).结论 护士的工作效能主要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应从这几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视功能损害生存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354例DR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37.62±37.5)分,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4.63%。生存质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238,P<0.05),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负向效应(β=-0.111,P<0.05),回避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110,P<0.05),屈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直接正向效应(β=0.280,P<0.05)。结论 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年龄、职业、视网膜病变病程、视力分级、饮酒情况是影响DR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和积极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人格特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市市级医院的159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显著低于护士(t=2.108和2.861,P<0.05),男性医务人员的精神质、内外倾向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性(t=3.984、2.145和3.041,P<0.05),精神卫生科医务人员的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F=7.232,P<0.001),急诊科和儿科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F=4.455,P<0.001)。不同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医务人员的内外倾向性和神经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22和67.925,P<0.001)。有较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医务人员更外向,情绪更稳定。结论:关注护士和女性医务人员的人格特征,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风险感知能力及其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医务人员个体恐惧体验及自我效能感在医务人员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PRCP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新型冠状病毒恐惧量表对50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风险感知、抑郁-焦虑-压力及新型冠状病毒恐惧体验相互间均呈正相关(P<0.01),风险感知、抑郁-焦虑-压力与自我效能感间均呈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个体的恐惧体验分别在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7.7%和34.9%。结论:医务人员的风险感知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恐惧体验和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探讨职业倦怠与医务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市5家市级医院的600名在编医生,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主动性量表、职业紧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与身心紧张呈正相关(r=0.676),与工作满意度(r=-0.626)、工作主动性(r=-0.678)呈负相关(P均<0.01)。在预测身心紧张和工作主动性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β身心紧张=0.285,β工作主动性=-0.214,P均<0.05)。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倦怠对医务人员身心紧张和工作主动性的损害,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调节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教能感两个因素。方法:随机选取8个班对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负相关,并且社会喜好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23.0%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提示在教育过程中改善大学生同伴交往水平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继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目标管理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感量表对95名护理人员在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前、后分别进行调查。结果:综合目标管理实施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量表常模(P<0.01),管理后与常模无差异(P>0.05),实施管理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管理前(P<0.01);在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管理后均低于管理前(P<0.01);个人成就感管理后高于管理前(P<0.01)。结论: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能调动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工作成就感,减少了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相关性,寻求提高护生学习投入水平的对策。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26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学习投入问卷得分为(56.14±13.82)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生源地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学习投入问卷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水平都有待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来有效提升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地震灾区高三学生高考前心理健康及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地震灾区168名高三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与其他未发生地震灾害的296名高三学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地震灾区高三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灾区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显著高于未受灾地区高三学生.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问题解决分量表与强迫为负相关( r =-0.162);逃避分量表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为正相关( r =0.301,0.247,0.202,0.283,0.190,0.252,0.165);幻想与强迫为正相关( r =0.168);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为负相关( r =-0.218,-0.208,-0.216,-0.155),且以上相关均达到显著性( P <0.05).结论 地震灾区高三学生面临地震和高考的双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对于灾区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护士工作倦怠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和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为有效干预护士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用工作倦怠问卷、自尊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合肥市462名护士进行不计名问卷调查。结果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26,r=0.343,P<0.01),与情感衰竭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255,r=-0.144,P<0.01);自尊与去人格化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9,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能是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低一般自我效能感、低自尊的护士更易于工作倦怠,其工作倦怠的程度更严重。在对护士工作倦怠进行干预时,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要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的年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特征.方法 以48名老年人和49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背景信息问卷、应付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施测.结果 (1)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差异之后,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得分[(43.47±11.49)分]高于大学生[(40.82±7.8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在应付方式上,解决问题和自责2个维度存在显著年龄差异( P <0.05).(2)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部分维度有显著相关( P <0.05),且老年人和大学生的相关模式不同.(3)在应付方式上,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老年人则没有.结论 老年人和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