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肺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的移植肺功能不全是导致手术失败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移植肺功能不全的主要病态表现为渗出性水肿.是由各种氧自由基或炎症因子直接或间接引起急性反应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降低。低温保存法是目前供移植用器官保存的主要方法。低温能使移植器官不必要的新陈代谢停止.或使其代谢水平降低,有助于保持其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技术对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物抗原性的影响,观察移植骨的吻合血管通畅率和骨连接情况,了解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随机取16只作供体,32只作受体,分为5组。A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10 mg/kg);B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5 mg/kg);C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2 mg/kg);D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E组:16只供体兔取移植骨段后继续喂养4周,作为免疫学检测,无移植对照组。术后观察吻合血管通畅率,术后7 d血清IFN-γ水平检测,术后2、4、8、12周各组动物X线检测,术后12周移植骨组织学检查。[结果]A、B组之间血清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A、B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C组。[结论]深低温冷冻技术降低了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物的抗原性,移植后显著降低器官的移植排斥反应,保证吻合血管的通畅,移植骨的存活,加快骨连接,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低温生物学(Cryobiology)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器官、组织的低温保存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低温损伤与低温保护、保存装置、保存后器官、组织的活力鉴定等方面取得一些重大成果,无疑,这对临床移植工作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一、低温损伤及损伤机制无论器官、组织还是细胞的低温保存,其技术的关键仍在于减少或避免低温损伤(Cryoinjury)。虽然,在冷冻-复温期间,细胞的改变取决许多物理、化学、生物的因素,但细胞的原发性损伤源于细胞膜,正如McGann指出的:细胞膜是低温原发损伤的靶子(Targets),许多其它的损伤都继  相似文献   

4.
保持供体器官离体后的活力,对于移植后器官迅速恢复功能和存活是十分重要的.迄今为止,肝移植供肝的静态低温保存仍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简单而且有效,但是随着供体老年化、边缘化和心跳停止供肝数量的增加,导致供肝的质量日益恶化,静态低温保存能否继续保持供肝活力令人怀疑.本综述介绍供肝保存及器官保存液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包括低温机器灌注.尽管低温机器灌注可能优于静态低温保存,但是供肝仍然存在低温相关损伤.因此,最近已有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常温机器灌注的研究,并有望成为肝脏移植保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指肠缺血一定时间后再恢复血供所引起的损伤。肠组织缺血可由失血性休克、绞窄性肠梗阻和急性肠系膜缺血等引发, 当肠组织再灌注后虽然血氧水平恢复, 但活性氧(ROS)的大量产生, 直接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缺血肠组织并加重组织损伤, 这是造成肠I/R损伤患者肠坏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肠I/R损伤主要有两个阶段:首先是肠组织发生缺血, 此时有氧代谢障碍, ATP合成减少, 而无氧代谢生成大量乳酸, 细胞内电解质紊乱, 线粒体功能障碍, 导致细胞死亡, 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破坏, 血管通透性增加[2,3]。由于长时间缺血, 肠组织恢复血流后, 富含氧气的血液进入肠组织, 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细菌易位、炎症反应,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组织损伤、器官衰竭[4]。肠I/R损伤的发生会破坏肠壁的屏障功能[5], 一旦引起肠壁屏障破坏超过其代偿能力, 肠道菌群和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6], 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和死亡[7]。人体肠组织富含线粒体, 它参与了能量的产生、免疫应答、细胞代谢、死亡等一系列过程。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应激时, 线...  相似文献   

6.
肺移植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急剧,移植肺的病理生理和呼吸功能变化复杂多样,多伴急性肺损伤。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LW)、肺血管通透性(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lity,PVP)是反映急性肺损伤病理改变的两项主要客观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则是反应肺功能状态的临床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是跨学科医学生物学的新领域 ,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研究制备含有活细胞的有功能的组织 ,来替代人体因疾病、外伤等原因 ,所造成组织细胞结构缺损、功能丧失的组织或器官。 2 0多年来 ,组织工程研究的范围涉及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1] 。血管组织工程研究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细胞 ,如内皮细胞 (EC)、平滑肌细胞 (SMC)、成纤维细胞 (FB)等 ,种植于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 (ECM)上 ,在体外培养后 ,再移植到体内 ,以替代病损的血管组织[2 ,3 ] ,目前研究的重点在种子细胞培养和生长 ,以及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腹部操作过度充气及大量液体复苏导致的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及其严重后果--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越来越常见,这种在众多内外科重症疾病过程中常见的征象,常因不被认识和重视,直接或间接引起各系统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1,2]。研究显示在ICU患者中IAH发生率为28%~75%[3~7],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胃肠道是IAH的第一靶向器官,由IAH相关缺血和随后的氧化损伤引起的胃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被认为是IAH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8]。因此,了解IAH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机制对早期识别IAH和改善预后、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IAH已经有很多研究,尤其是ACS,而关于IAH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针对IAH对肠黏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器官联合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MOT)是指保持各器官相互间解剖关系的整个多器官移植块的移植。由于其血管重建方式为整个移植块的共有血管,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发挥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器官移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MOT,一般指腹部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的整块移植,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CsA)是一种良好的免疫抑制剂,可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减少排斥反应和感染;但是它具有与剂量有关的肾毒性作用,并且还能引起移植肾的血管损伤,内皮细胞的破坏和增殖,出现类似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膨胀综合征(Full blown syndrome)。其结果促使移植器官功能丧失、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变性贫血。本文采用~(111)铟(~(111)In) 标记的自体血小板经扫描检查来早期识别肾移植患者CsA所致的动脉病变,以便及时停药和采用相应的治疗使病变得以逆转。作者报告200例应用CsA和强的松治疗的肾移植受者采用~(111)In血小板扫描,其中100例系移植肾功能正常者于出院前,另100例因移植肾功能障碍者于再次  相似文献   

11.
目前所知参与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应过程的细胞因子按功能可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免疫特异性细胞因子、炎症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4类,其巾起着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迁移作用的生长因子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FGF)家族等[1].最近的研究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的互动和时间上的重叠才是导致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主要机制[1],这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即有时只有将改善微血管和微胆管的药物合用才能消除肝移植后AR的症状.本文对介导了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的相互作用的VEGF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基因转移技术指将外源性基因 (目的基因 )通过一定载体导入靶细胞 ,以补偿靶细胞的基因缺陷或调节靶细胞的蛋白分泌水平 ,最终使靶细胞获得新的生物学行为或功能的一种高新技术。它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临床基因治疗的主要手段。1 基因转移的基本程序[1,2 ]1.1 目的基因的选择与克隆 目的基因指通过转移使细胞获得新的生物学行为的基因。其选择的原则是选择的基因其产物对疾病的疗效必须相当肯定。例如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强大的血管生成诱导剂 ,肯定了它的血管生成刺激功能后 ,在缺血组织或器官的转基因…  相似文献   

13.
����С����ֲ�͸�ǻ��������ֲ��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德国Deltz成功进行首例人体单独小肠移植[1]和1989年美国Starzl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腹腔多脏器移植[2]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单独小肠移植和腹腔多脏器移植已成为临床标准治疗方式,尤其是2003年以来,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的监测与治疗、感染防治等主要技术的进步,使得小肠移植和腹腔多脏器移植术后存活率大大提高。腹腔多脏器移植(multivisceral transplantation)的器官通常包括肝、胰、胃、十二指肠、小肠,以腹腔多个脏器整块并呈一串器官簇(cluster)方式移植,其原则是移植的整块腹腔多个脏器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共…  相似文献   

14.
器官短缺是目前困扰移植医学发展的主要难题.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4月,共有110000例患者在等待捐献器官,而其中肝病患者就有17 000例[1].我国器官短缺形势则更为严峻,每年等待移植的患者有150万人,仅能实施1万例移植[2--3],有30万人因缺乏供肝而死亡.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用动物器官桥接甚至代替人体器官进行移植,是解决供者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4]. 猪是当前公认的可能用于人类的异种移植合适供者,其具有器官体积和生理指标与人类接近、繁殖速度快、适于进行基因改造和修饰等优势[5-6].目前以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敲除(GTKO)猪为供者、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受者的异种肾移植和心脏移植的移植物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83 d[7]和179 d[8],而异种肝移植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仅为14 d.与肾脏和心脏移植相比,异种肝移植后不仅存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等难题,而且受者的凝血功能调节障碍更为严重,90%的受者因血小板严重减少所致的内脏出血而死亡.因此,如何纠正凝血功能调节障碍,是当前异种肝移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移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系统的基因治疗已从1994年的3%增至2000年17%,其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备受关注^[1]。主要因为:NO的功能异常与许多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移植或支架治疗后再狭窄等都有密切关系。但直接给予NO又因半衰期短、易产生耐受性、副作用明显等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NOS基因转移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  相似文献   

16.
严重腹腔感染是指腹腔被感染的范围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合并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的腹腔感染[1]。严重腹腔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病人死亡[2]。在此类腹腔感染病人的  相似文献   

17.
肢体再植和移植是挽救创伤性肢体离断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安全有效的肢体保存是肢体再植和移植成功的关键。静态低温保存技术是目前肢体保存的金标准,但保存时间较短,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器官保存领域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保存技术如深低温冷冻保存、过冷保存和机械灌注保存等相继出现,但目前这些技术多应用于实体器官的保存,而在包括肢体在内的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移植物保存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静态低温保存及机械灌注保存在肢体保存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肢体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肢体再植和移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同种器官供体十分有限和随机 ,且受到组织配型的限制。去除器官组织中的细胞成分 ,使宿主对移植物的抗原反应程度降到最低 ,有望使随机的器官特异性无细胞异体或异种基质移植物成功。 1 964年Grillo等[1 ] 最先对皮肤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 ,1 977年Oliver等[2 ] 通过胰蛋白酶处理皮肤得到无细胞真皮胶原用作临床创面敷料 ,1 989年BadylakSF用猪小肠制备成无细胞基质移植物(acellularmatrixgrafts,AMGs)成功地进行狗动脉血管搭桥 ,直至 1 995年Wainwright[3] 研制出无细胞真皮基质(ADM ,商品名“AlloDerm”)充当复合皮永久性真皮替代物并…  相似文献   

19.
<正>器官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治疗策略之一。儿童肝移植术后5年的移植物和受者生存率≥90%[1,2]。人体对移植器官产生排斥反应, 使移植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理论上来说, 诱导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免疫耐受是指器官移植受者停止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 移植物仍能维持正常功能, 机体对感染、肿瘤等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1]。中枢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在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的胚胎期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免疫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体肢体移植经实验模型研究现已应用于临床[1,2 ] ,但移植肢体具有高度抗原性的多种组织类型需长期应用系统免疫抑制剂也就限制了异体肢体移植的临床推广应用。与实质性器官移植相比同种异体肢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的机制更加复杂 ;(2 )缺乏排斥反应明确的诊断标准和预测指标 ,使排斥反应的发生难于预测和判断 ;(3)保护实质性器官异体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不足以保护肢体的异体移植 ,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以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又增加了感染、药物毒性和恶性变的可能性[3 ] ;(4 )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在内脏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