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乳糖喂养对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将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乳糖奶粉及米汤、稀饭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 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统计有显著差异(x^2=46.78,P〈0.0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暂停含乳糖食品给予无乳糖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乳糖喂养对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乳糖奶粉及米汤、稀饭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统计有显著差异(x2=46.78,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暂停含乳糖食品给予无乳糖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去乳糖奶粉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补液、抗病毒、微生态治疗、保护胃肠黏膜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去乳糖奶粉(圣元优博腹泻期奶粉)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及含乳糖饮食喂养方式。结果:去乳糖奶粉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乳糖奶粉喂养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优于母乳及含乳糖饮食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短期无乳糖奶粉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思密达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56,P<0.01)。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朱生东  陈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60-161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短期无乳糖奶粉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思密达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9.56,P〈0.01)。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短期去乳糖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吴忠市人民医院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豆浆或米汤混合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02).结论 去乳糖饮食辅助治疗病轮状毒性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乳糖奶粉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去乳糖奶粉(圣元优博腹泻期奶粉)喂养,观察组继续母乳及含乳糖饮食喂养,两组均采用补液、抗病毒、微生态治疗,保护胃肠粘膜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去乳糖奶粉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乳糖奶粉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光琴  谢琴 《海南医学》2009,20(4):51-52
目的探讨运德素(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去乳糖奶粉喂养组、运德素治疗组和去乳糖奶粉喂养+运德素治疗组。结果去乳糖奶粉喂养+运德素治疗组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等项目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乳糖奶粉喂养+运德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锌剂配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复方胃蛋白酶散、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及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缓解时间及总病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6.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锌剂联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去乳糖饮食干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方法 两组接受常规疗法的同时,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停止含乳糖饮食,给予去乳糖饮食,均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治疗3天后观察大便性状、次数及常规检查. 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84.4%,对照组为47.8%;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1.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常规的低乳糖饮食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乳糖饮食干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两组接受常规疗法的同时,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停止含乳糖饮食,给予去乳糖饮食,均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治疗3天后观察大便性状、次数及常规检查。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84.4%,对照组为47.8%;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1.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常规的低乳糖饮食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用醋酸铅加氢氧化氨法检测粪乳糖 ,PH值 ,粪乳糖≥ ++、PH <5 .5 ,为乳糖不耐受症、将其分治疗Ⅰ组及治疗Ⅱ组 ,粪乳糖阴性为对照组。结果 :2 0 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粪乳糖≥ ++,PH <5 .5 ,138例 ,其中年龄≤ 6月 32例 ,≤ 1岁 6 8例 ,≤ 2岁 36例 ,≤ 3岁 2例。治疗I组和治疗Ⅱ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重 ,差异明显 (P <0 .0 1) ,治疗Ⅰ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Ⅱ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容易导致继发乳糖不耐受症 ,且年龄越小 ,越容易发生 ,去乳糖饮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疗效显著 ,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检测粪乳糖及PH ,及早发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去乳糖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改以去乳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总病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占55.0%,总有效34例占85.0%;对照组显效13例占32.5%,总有效25例占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天数治疗组(3.025±1.025)d,对照组(4.125±1.505)d;总病程治疗组(5.200±1.797)d,对照组(7.476±2.165)d,两组比较,住院天数及总病程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去乳糖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并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及总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将10例6月-24月、病程在3天内、以乳类喂养为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不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停止乳类喂养,改用无乳糖奶粉(安儿宁);对照组继续乳类喂养,对两组病程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腹泻停止后即停止无乳糖奶粉喂养;B组腹泻停止后继续无乳糖奶粉喂养一周。观察A、B两组腹泻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程平均天数为(4.10±1.33)d,对照组为(6.08±1.66)d,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t=6.95,P〈0.01)。A组复发率28%,B组复发率4%,χ^2=5.357 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加用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缩短病程。并建议于腹泻停止后继续服用无乳糖奶粉1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用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以乳类喂养为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去乳糖奶粉,停止乳类喂养,对照组继续乳类喂养,对两组疗效及病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明显优于对照组(62%),(χ2=7.07,P<0.01);观察组病程平均天数为(5.71±2.42)d,对照组为(7.76±2.53)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u=3.93,P<0.01)。结论:加用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液体疗法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联合去乳糖奶粉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48例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抗病毒、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去乳糖奶粉喂养治疗。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3.14±1.04天、退热时间1.34±0.48天,对照组分别为3.64±0.89天,1.65±0.73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显著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去乳糖奶粉喂养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亲宁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时,A组给予亲宁配方奶粉喂养,B组给予普通低乳糖,无乳糖奶粉喂养,C组继续母乳或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两两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A组腹泻持续时间短于B.C组(P〈0.0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亲宁配方奶粉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乳糖配方奶粉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制订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乳糖配方奶粉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4.3±1.3)d短于对照组住院天数(5.6±1.2) 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无乳糖配方奶粉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玉萍 《中外医疗》2010,29(28):77-77
目的观察低糖饮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2组根据脱水程度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液)或静脉补充电解质,利巴韦林10~15mg/(kg·d)口服或静滴抗病毒及止吐、退热等综合疗法。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治疗组给予去乳糖饮食,采用去糖奶粉喂养。观察72h临床疗效及总病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优于对照组(78.1%),P〈0.05。治疗组总病程(5.6±1.3)d短于对照组为(7.1±1.6)d,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极易发生乳糖不耐受,低糖饮食能有效缩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