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2组各50例患者,且观察时间均为14d,2组通过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两项进行试验对比。结果临床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阿司匹林组在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上有明显优势。结论氯吡格雷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薛红霞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52-175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脑细胞活化剂、钙拮抗剂、甘露醇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50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未行溶栓治疗。于入院时及用药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浆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与阿司匹林相比可以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在脑梗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组,予氯吡格雷50mg/d,阿司匹林100mg/d,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GMP140、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对患者CD-63、CD62P和PAC-1以及炎性因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急性脑梗塞患者1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每组95例,观察组予以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CD-63、CD62P和PAC-1以及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63、CD62P、PAC-1、hs-CRP、IL-6和IL-8均低于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和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推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CYP2C19基因分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1例,入院时抽血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按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慢代谢型3组。入院当天给予拜阿司匹林标准剂量和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之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分别于入院第1 d和第7 d测血浆二磷酸腺苷(ADP浓度)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服用氯吡格雷前,3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氯吡格雷7 d后,3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服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时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指导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起病12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首剂300 mg,之后75 mg/d)和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75 mg/d),连用14 d.主要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出血、白细胞减少等安全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共纳入242例患者,标准剂量组122例、负荷剂量组120例.经过14 d治疗,两组NHI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病情好转;与标准剂量组相比,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 14 d NHIS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 d治疗,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P>0.05).结论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趋势,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实施氯吡格雷)、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该疾病治疗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能提高临床效率,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辉 《中国校医》2020,34(2):141-142
目的 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采取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PC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高切黏度(WBLSV)和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PCV、HBV、WBLSV和PV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FIB、D-D与APTT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T(16.13±2.03)s高于对照组(12.68±2.97)s;观察组临床效果(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P<0.05)。结论 治疗脑血栓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中均使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中还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中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冠状动脉再次闭塞发生率,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治疗前的凝血酶原,凝血酶原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陆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70-3171,317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成功行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术后用药前、用药后1周、1月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续,炎性因子水平逐渐下降。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血清hsC-RP浓度下降较对照组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NF-α浓度下降幅度比较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浓度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作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茌平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痊愈率、日常生活能力、hs-CRP水平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s-CRP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明显,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血流情况、炎症因子水平、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性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白金娟 《中国校医》2020,34(4):310-311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症因子及纤维蛋白原(FIB)较低,凝血酶原时间(14.03±1.27)s及凝血活酶时间(28.39±4.18)s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及FIB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4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的4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选治疗方案之一,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联合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4.12%VS 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6.67%vs20.0%)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