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资料。结果1:3例T1WI呈低信号,2例T1WI呈混杂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结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DWI均有特异性,应该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作为常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诊断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评价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表现为正常者6例。19例D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高信号,T1WI仅可见9例,T2FLAIR仅有轻度信号增高;11例DWI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高信号,T2WI及T2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5例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区对称高信号;9例DW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弥漫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8例DWI表现为分水岭区高信号,其中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T1WI呈高信号。结论 DWI较常规MRI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造成脑实质的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较T1WI及T2FLAIR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DWI对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证实的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矢状位T1WI、T2WI、T2WI/FS及DWI扫描,研究其在常规序列和DWI序列上的表现,测量正常椎体及病变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R常规序列和DWI序列(b=500 s/mm2)表现:椎体高度减低,呈楔形、双凹形改变,部分椎体上下缘骨质结构连续中断,可见条状或不规则形低信号影,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WI/FS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部分邻近病变椎体的间盘可见信号减低。②ADC值比较:在DWI(b=500 s/mm2)上,病变组ADC值为(2.03±0.83)×10-3mm2/s,正常组ADC值为(0.36±0.21)×10-3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组高于正常组,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程度压缩性骨折椎体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WI可较好反映椎体的弥散特征,ADC值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可对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其他压缩性骨折进行可靠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磁共振DWI与MRI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磁共振DWI上均表现出局灶性高信号,在回波成像T2加权成像(T21WI)没有显示异常高信号的患者有9例,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显示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9~11 h检查的患者的有10例,病灶在T21WI图像中均表现为稍高信号,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12 h以上检查的患者有21例,在回波成像T21WI与磁共振DWI中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其中10例患者在回波成像T21WI中表现为多发脑梗死灶,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表现为单一异常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对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也可以诊断出磁共振成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颌下腺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均为单发。病灶最大径1.4~5.0 cm,平均为3.2 cm。本组7例病例6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1例T1WI中等稍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5例信号均匀,2例信号不均匀。3例伴有淋巴结肿大。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眼球内肿瘤病变的MRI表现,加深对眼球内常见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1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球内肿瘤病例,行MRI扫描,分析总结患者MRI表现。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T1WI呈现等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黑色素瘤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低或明显低信号;转移瘤3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MRI十分适合眼球内肿瘤病变的检查,提供信息丰富,基本能得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髓梗塞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2004-2008年经临床证实15例延髓梗塞的患者,对治疗前后MRI回顾性分析,观察延髓梗塞的MRI特点。结果:15例患者MRI表现为延髓局部呈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FLAIR图像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图像低信号。具有延髓梗塞典型症状的患者2例。CT检查可疑延髓低密度灶患者1例。结论:核磁共振可清楚地显示延髓梗塞的病变范围,对本病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提示神经梅毒的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神经梅毒患者的MRI表现,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所有患者MRI表现为病变广泛弥散,至少累及2个脑叶以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FLAIR上呈高信号。5例同时累及幕上、幕下,6例累及灰白质,所有病例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影,均存在脑萎缩征象。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所见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I表现:同时累及幕上、幕下及灰白质,DWI上为等或稍高信号及同时合并脑萎缩,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者,应注意排除神经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累及11个部位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MRI检查,分析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结果骨梗死病灶好发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X线、CT表现为阴性或骨质疏松、斑点状钙化、虫噬样骨缺损,MRI急性、亚急性期T1WI病灶中央呈等或略低信号,边缘为迂曲的低信号带,T2WI中央部分呈等或略高信号,边缘为迂曲高信号带;慢性期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能敏感的显示骨梗死病灶,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是早期诊断骨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化学位移成像(CSI)对于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放射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112例,其中68例为骨质疏松所致,44例为转移瘤所致。观察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压缩骨折在常规MRI(T1WI、T2WI)上的表现、DWI的表现、CSI的表现、ADC值和SIR值。结果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T1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CS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3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2.04±0.368)×10-3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48±0.163)×10-3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5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83±0.291)×10-3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12±0.238)×10-3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均显著高于SIR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均<0.05)。结论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DWI的信号类型与CSI的信号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不能根据信号类型鉴别两种疾病;DWI优于CSI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磁共振DWI(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2WI用于小肾癌(肿瘤直径3cm)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20日收治的31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磁共振T2WI和DWI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本组31例小肾癌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19例(61.29%),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19.35%),嫌色细胞癌4例(12.90%),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3.23%),类癌1例(3.23%)。经磁共振DWI和T2WI扫描:19例肾透明细胞癌T2WI以高信号、轻度高信号为主,DWI以高信号为主;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以T2WI轻度低信号为主,DWI高信号为主;嫌色细胞癌患者以T2WI低信号为主,DWI高信号;类癌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T2WI和DWI均以高信号为主。结论:磁共振DWI结合T2WI诊断小肾癌主要亚型临床价值高,不同亚型肾癌患者有不同的DWI和T2WI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刘洪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17-11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均行T1WI、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果:DWI、T2-FLAIR、T2WI、Tl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9.41%、66.18%、54.4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WI更易于发现病灶,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脊椎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体破坏,T1WI多呈低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椎间盘破坏、间隙狭窄或消失,T1WI多呈低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椎旁脓肿,范围较广,境界清楚,T1WI多呈低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椎体破坏、椎间盘破坏、冷脓肿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及椎管内侵犯。结论MRI可全面观察脊柱结核的椎体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椎旁脓肿形成等表现,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资料及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14例患者中青少年或年轻成人居多,临床表现多为反复癫痫发作、头痛头晕。肿瘤均位于大脑半球浅表部位,单发,以颞叶居多。MRI示肿瘤表现为实性为主肿块或囊实性病变(伴或不伴壁结节型),其中实性为主4例,囊伴壁结节型7例,混合囊实性3例。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7例,轻中度强化5例,不强化2例;囊壁多无明确强化,2例囊壁可见部分轻度强化。4例伴轻度瘤周水肿,且病程较余病例较短。5例行DWI检查,实性部分弥散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理组织学示瘤细胞呈明显多形性,瘤细胞间充满丰富的网状纤维及淋巴细胞浸润,所有病灶呈不同程度囊变。免疫组化示所有病例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为弥散阳性反应。12例CD34表达阳性。结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变表浅且单发,多呈囊性改变并伴有壁结节,且病程长短与瘤周水肿有一定相关性,结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其GFAP、CD34的阳性表达,综合对比分析有助于其明确诊断和进行一定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淋巴瘤MRI特征,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资料。结果:(1)肿瘤均位于幕上,单发8例,多发2例;(2)形态以不规则为主,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3)瘤周水肿多为轻、中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4)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7例强化均匀,3例强化不均;(5)肿瘤对放化疗敏感,形态大小变化明显。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年龄,大部分可以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8.
张力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99-100
目的:探讨颈椎脊索瘤的MR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颈椎脊索瘤的MR征象。结果:颈椎脊索瘤MRI信号表现具有多样性。T1WI上呈均匀或混杂的低或等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或等/稍高信号,瘤内低信号的纤维分隔将高信号的肿瘤基质及肿瘤细胞分隔成多小叶状,形成T2WI"蜂房征",增强扫描中重度强化,呈中等到显著不均质"蜂房样"、"颗粒样"强化,为其较为特征性改变。结论:颈椎脊索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结构及邻近组织改变,大多数脊索瘤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15例共22个卵巢子宫异位囊肿,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RI诊断的15例中10例多发,5例单发;10个囊肿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者,7个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或等信号者,5个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者;5个囊肿边缘光滑,17个边缘毛糙。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MRI上有其特征性表现,可为本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为葫芦样横跨海绵窦,MRI检查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患者可见小条片状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9例可见小条状低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偏低信号或等信号,实施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填充式强化;14例患者行CT平扫表现出均匀高密度,CT血管造影术(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显示病灶轻度颈内动脉血管包绕,病灶内无明显血供血管;4例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实施CT扫描发现明显钙化,增强扫描后非钙化区域呈现填充式强化。结论: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颅内海绵窦血管瘤均有其具体的影像学特征,将疾病具体影像学特征与DWI及血管检查相结合,可对疾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