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医院内实行高血压干预措施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对高血压的知识掌握情况和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的自我约束能力。方法 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高血压高危人员和正常对照组各80人进行高血压知识和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仍有相当部分人群对高血压的知识认识不够,而且本人的行为约束能力也不理想;高血压患也没有能自觉实践科学生活方式。结论 在医院内开展高血压知识教育,提倡科学生活方式的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林水仙 《职业与健康》2007,23(7):530-532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自护行为水平。方法采用一般危险因素调查表、高危因素调查表及自护行为调查表对初次发病的107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压力,不良生活方式得分显著增高,Ⅲ期高血压、肥胖发生率也显著增高,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定期监测得分显著降低。结论生活压力、不良生活方式、Ⅲ期高血压、肥胖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定期监测得分低是自护行为低下的主要原因。应对中青年人群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护行为水平,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与治疗依从性.以完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对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与相关心脑血管病危险的随访,并与160例正常对照组共同进行高血压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控制率为45%.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肥胖的患者没有得到适当治疗.高血压的认知和掌握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显示,高血压组逊于对照组。结论:医务人员迫切需要提高自身高血压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油职工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方法对克拉玛依石油职工体检人员中选取400名高血压高危人群对象(血压为120~139 mmHg/80~90 mmHg),存在2种及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体检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对实施前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危险因素及缺血性心血管10年发病危险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危险因素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虽然疾病认知率有所提高,疾病危险因素也有所下降,但血压,体重有不同程度上升,缺血性心血管10年发病危险度下降。结论对石油职工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及血脂,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高血压的新增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值得社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 提高高危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防止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方法 按照宝鸡市慢性病干预实施方案,选取慢性病高危人群6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2例和干预组343例,经过1年时间的健康管理,对两组高危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高危人群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每人每天用油量和每人每天用盐量均低于对照组,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和干预是慢性病关口前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相关知识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中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有关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1996-1998年的资料共9600例样本。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高血压人群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比非高血压人群好。高血压人群曾吸烟率(6.96%)、体育锻炼率(51.14%)、超重率(38.04%)和过量摄盐率(23.49%)显地高于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人群的现在吸烟率(24.18%)、饮酒率(28.01%)和静坐生活方式率(23.16%)显地低于非高血压人群。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相关知识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控制项目应针对不同人群采用特异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伍景红 《现代医院》2013,13(3):155-156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城镇中对流动人员患者实施系统健康干预,为制订控制高血压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接受健康体检初次发现高血压的非本市户籍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普通健康教育组)和实验组(系统健康教育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健康干预,半年后对两组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行为方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城镇中对流动人员患者实施系统健康干预,能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助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华 《医疗装备》2011,24(10):33-34
目的:通过评估人群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需求,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60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60例高血压病人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病人对危险因素自我监测和护理答对率较高,分别为79.2%和76.5%,而对危害及并发症、治疗知识答对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8.5%和50%,大部分患者都了解肥胖、家族史、年龄、血脂异常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重点对象为初发患者,重点内容为自身保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控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血压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知情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情况下,观察组给予为期6个月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等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在饮食、运动、戒烟等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能帮助高血压前期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雨山社区居民在慢性病危险因素与行为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12 708名马鞍山市雨山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0.13%,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认知上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374,P=0.123),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1.70%,糖尿病组认知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92,P〈0.001),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1.95%,脑卒中组与非脑卒组中在认知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P=0.866)。在慢性病患者中吸烟率和饮酒率最高的为高血压人群,主动锻炼率在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较高、肥胖率在四种慢性病人群中都较高,健康教育率在高血压人群较高。结论: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少体育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及重视不足,通过向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徐玉叶 《现代保健》2010,(23):19-20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病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社区居民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韶关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发生率,为制定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本市两个社区,从35岁及以上人群中筛检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共690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在70%以下,高血压患者与高危人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比较,除了自己的血压水平知晓率、经常测量血压率、总吸烟率、总饮酒率、成功戒酒率、有规律运动率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相关知信行高血压患者高于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何圆圆  贺琦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900-2901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教育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结果教育组在改善生活方式(除情绪状态外)和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和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全科医生借助信息化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与患者进行自我血压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门诊签约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由签约医生对患者实施即时规范管理,对照组进行血压自我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及血压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借助信息化技术,全科医师对签约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和血压控制达标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现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依据危险因素记分法,明确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分布情况,并对该人群的年龄、BMI、腰臀比、血压、家族史、空腹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以及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人群中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项目筛查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共有6043人,该人群中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比较普遍。腰臀比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空腹血糖构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高血脂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受损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血压组中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受损检出率却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通过对35岁以上人群初筛确定的高危人群血糖水平均值接近于糖调节受损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健康管理,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 11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教育,试验组另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脂肪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情况.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对脂肪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2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4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脂肪肝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以及治疗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24周后,试验组患者脂肪肝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对脂肪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和高危因素的控制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指标变化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评分、体育锻炼评分、医患交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4.43±1.53)mm Hg(1mm Hg=0.133 kPa)比(0.33±0.95) mm Hg、(-2.65±1.85)mm Hg比(-0.42±0.83)mm Hg、(1.18±0.32)分比(0.07±0.11)分、(0.51±0.12)分比(-0.05±0.07)分、(0.53±0.21)分比(-0.05±0.04)分、(2.04±0.08)分比(1.2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善,提高高血压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是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胡玉冰  邱昕光  严红 《现代保健》2010,(30):153-154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14名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以上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明鼎提高,血糖、体重、血脂下降明显,疾病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和体重,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居民存在的慢病危险因素,在天津市慢病基地对人群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行为健康教育,并对中、小学生及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重点人群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了社区人群健康知识水平。从基地人群高血压知识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受检人群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超过90%,最高达966%。通过行政干预、社会协调,以卫生部门为骨干,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后使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基地内、外人群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基地内人群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基地外人群,基地内医生在健康知识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也明显大于基地外人群。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附10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以控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切入点。针对整个人群,尤其是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特别是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他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迫切的工作。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