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陈丹华妇科主任医师,行医五十多年,治疗带下病具有独到之处,现将带下病内治诸法归纳如下。一、健脾益气,除湿止带法。本法用于脾虚气陷,湿浊下注之白带。症见带下绵绵,色白质稀,如涕如唾,甚或量多如崩。伴神疲倦  相似文献   

2.
黄承(木酉灬)老中医业医40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造诣,尤于带下病方面,自拟治带方,疗效显著.兹将黄老于1985年以来所治带下病有完整资料的835例病案进行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35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平均病程8个月.临床表现:带下色白质清稀量多甚至其下如注无臭或腥臭455例(54.49%),带下色黄质粘稠气秽臭372例(44.55%),带下色如败酱5例(0.6%),带下伴血丝2例(0.24%),下腹坠胀感463例(55.45%),双少腹隐痛296例(35.45%),伴精神疲乏、困倦嗜卧、舌淡、脉沉弱等气虚症状463例(55.45%),伴口干、多梦、烦躁、脉滑287例(34.37%),伴腰疼572例(68.5%).  相似文献   

3.
带下病治痰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治痰四法治疗带下病,获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燥化湿痰法适用于湿痰下注,任带失固之带下病。证见带下量多,质粘如痰,色白,有秽气,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嗜卧倦怠,或头晕头重,心慌心悸,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方用《症因脉治》之平胃导痰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橘红、茯苓、半夏、枳壳)加椿根皮、炒苡仁等。例1:方某某,38岁。工人。1981年8月3日初诊。患带下病4月,经治效果不佳。带下量多,质粘稠,色白,有秽气,腰酸,纳呆,头昏重,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证属湿痰下注,任带失  相似文献   

4.
杨景戎  罗娟娟  刘桂荣 《中医杂志》2023,(21):2176-2178+2183
总结张志远教授辨证分型治疗带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带下病的病机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湿热或寒湿内蕴。临证将带下病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寒湿下注证、肾阳不足证四种证型,分别运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配伍风药加减以调和肝脾,《产科发蒙》八仙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自拟十味温带汤加减以温阳散寒,《验方新编》巴戟菟丝汤加减以温补肾阳。  相似文献   

5.
带下病是妇科四大证之一,有十女九带说。我师汤宗明系省级名医,擅长治妇科杂症,尤为推崇傅山带下俱是湿症之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对虚与寒并、热与瘀杂、血与气滞或互为错综的棘手带下病,自拟升阳除湿汤与清热利湿解毒煎,对阴道炎、宫颈糜烂、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所致的带下病,  相似文献   

6.
胥波 《中医杂志》2011,52(14):1247-1248
南京市秦淮中医医院胥京生主任医师从医40载,熟谙医理,学识渊博,在带下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1辨证施治湿热蕴结型:素体脾气虚弱,运化失健,脾虚湿阻,蕴久生热,湿热蕴结,流注下焦,犯及阴部,湿腐生热而发病,或久居湿地,感受湿邪,或摄生不慎,湿  相似文献   

7.
介绍陈锦黎教授从脏腑辨治带下病经验。从脾论之,自拟健脾方加减以健脾益气、升阳化湿;从肾论之,自拟补肾方加减以固肾护元;从肝论之,自拟疏肝补肾方加减以滋补肝肾、固精止带;从肺论之,自拟宣肺方加减以宣肺益气、通调水道;从心论之,自拟方药以清泻心火;且在上述大法中,常稍佐活血化瘀之品以行气化瘀,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班秀文在带下病中提出“治带不忘瘀”,独具特色,其中蕴含温病理法.文章以此探析班老辨治带下病常见湿热下注证等经验,以湿热下注,有形郁结认识其主要病机病理;治疗上注重清热化湿解毒,凉血化瘀.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治验     
活血化瘀养心安神适于因气滞血瘀,心失血养的病例,症见胸闷气憋,频发心绞痛,偶发心悸、怔忡。脉弦结有力,舌质红绛,舌苔薄白。方用:台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丹参15克元胡(打)10克红花10克鸡血蘑15克百合15克没药6克石菖蒲15克。温阳益气活血养心适于心阳不足,心气不匀的病例。症见胸闷气短,心前乍痛乍间,心悸怔忡,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脉弦  相似文献   

10.
带下病治验     
聂××,女,45岁,工人。1983年6月20日初诊,患者曾因子宫肿瘤将子宫摘除三年之久,平日不来月经,白带也很少。早几天因高热腹泻。病后突然带下黄稠量多,但无腥臭味,小便黄、大便溏滞,小腹坠痛,舌红苔白微黄,脉滑数,证属脾胃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易黄汤加减。柴胡3克太子参12克  相似文献   

11.
12.
治泻十二法     
泄泻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证,病因较杂,治疗亦异,只有本着“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疗原则,因势利导,采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或平调寒热,虚实兼并治疗之大法,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自己在临床中关于治疗泄泻的十二种方法,简述如下。一、清解暑热、和胃化湿  相似文献   

13.
治胃十二法     
贾遇春 《光明中医》1996,11(5):11-13
治胃十二法贾遇春无锡县安镇人民医院(214105)1疏肝解郁法情志不畅,肝郁犯胃。肝乃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症见脘胁胀满,攻撑疼痛,牵引背肿,嗳气太息,大便不畅,脉多呈弦,苔薄白,每由郁悖而急作。盖肝气郁结而失疏泄,横逆犯胃,治拟疏肝解郁,理气安胃...  相似文献   

14.
痰饮乃人体水液停聚而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其致病甚广,并易派生疑难杂证。故有“百病皆因痰作祟”、“顽痰怪症”之说。兹就临床常用的冶痰饮十二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治肝十二法     
王旭高云: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笔者在文献学习和临证基础上,对肝病治法进行收纳和分析,意在抛砖引玉。1疏肝又称为舒肝或散肝,即《内经》谓辛以散之的意思。肝脏性喜条达舒畅,如树木之喜欢升发,不能抑郁,若因精神刺激等造成肝气不舒,出现胸胁苦满疼痛,闷闷不乐,喜叹息,食欲不振等症,便成为肝气郁结之证,治疗便应以辛味药为主,疏肝解  相似文献   

16.
带下病治验     
病例一:陶××,女,39岁。带下黄白,稠而气秽,阴部痒感,头昏腰痠,足跟疼痛,口干喜饮,神疲乏力,脉弦,乃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拟清养并治,处方:生熟地(各)12  相似文献   

17.
带下病治验     
宋光武 《新中医》1993,25(12):14-15
带下病是妇女常见病,可因合并它疾而日久难愈,现选验案数则报道如下。1 带下合并白细胞减少症陈××,40岁,农妇,已产1女2子。常感头晕健忘,精神倦怠已多年,面色(白光)白,心  相似文献   

18.
王丽娜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带下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提出带下病五湿致病,从湿论治,内外同治的观点,并重视从日常生活中预防发病。  相似文献   

19.
何麟(钅函)先生,是三代祖传老中医,十六岁即临证,积有五十余年中医妇科临床经验。现将何老对常见三型白带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一脾虚湿盛临床表现:带下色白,如涕如唾或稀薄如注,腰痠乏力,四肢困倦,纳食不香,面色(白光)白或无华,脉细弱,苔薄白或腻。  相似文献   

20.
带下颜色黄如茶汁或黄绿如脓,质粘腻,气秽臭者,称为“黄带”;若带下淋漓,赤白相杂的称为“赤白带”。临床常见证型大致分为脾虚带下、湿热带下、湿毒带下、肾虚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