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对临床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治疗.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0例乳腺癌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乳腺癌细胞对CBP、BLM、5-Fu、DDP、MMC、HCPT、MTX、EPI、DTIC、ADM、THP敏感,对CBP、HCPT、DDP、BLM中度敏感.结论乳腺癌千篇一律的化疗有较大的盲目性,应提倡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2.
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4,5)-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药敏试验在指导临床乳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50例乳腺癌新鲜标本肿瘤细胞对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结果: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强的药物为PTX、NVB、VP-16、5-FU、DDP,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较弱的化疗药物为VCR、ADM、MTX、MMC、HCPT。结论:MTT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胃癌原代细胞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胃癌原代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59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应用人胃癌原代细胞短期培养(混杂非肿瘤细胞)与纯化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每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药敏试验测定7种化疗药物抑制率除氨甲蝶呤(MTX)外纯化法均高于短期法,表明纯化法较敏感;两种方法测定药物敏感性顺序一致,由高至低依次为顺铂(DD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依托泊甙(VP-16)、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T)、MTX。结论:7种化疗药物以DDP、MMC、ADM较敏感,VP-16、5-FU次之,HCPT、MTX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常见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作比较,以期寻找各自的合理的化疗用药方案,从而指导不同肺癌的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即四甲基偶氮唑盐着色法,MTT),对35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23例、磷癌12例)新鲜瘤组织原代培养进行顺铂(DDP)、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金喜素(TPT)9种化疗药物敏感检测,其结果作以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对PTX、TPT、ADM、CBP、NVB的高度敏感率分别为51.43%、42.86%、40.00%、37.14%、31.4%,提示肺癌对上述药物敏感,其余DDP、VCR、VP-16三种药物高度敏感率不足30%,提示治疗效果差。而CTX高度敏感率为0.00%,提示CTX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敏感。[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个体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下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药敏实验组52例和经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病人的术后肿瘤标本行四唑蓝快速比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并在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病人不行体外药敏实验,按经验选择化疗方案.体外药敏实验采用滤纸支持组织块培养、MTT染色图像分析作终点测定的方法,测定选择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C(MMC),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博莱霉素(BLM),噻替派(TSPA),甲氨喋呤(MTX)10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率,并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均>30%,优于5-FU,VCR,VP-16和BLM.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在生存分析中,实验组3年总生存率为8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为比较敏感的药物.乳腺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体外药敏实验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经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优势,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及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羟基喜树碱与顺铂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羟基喜树碱(HCPT)与顺铂(DDP)联合治疗鼻咽癌的价值。方法:鼻咽癌20例在诱导化疗后放疗及以HCPT和DD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果:减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5年生存率。结论:HCPT与DDP是安全的抗癌药,与放疗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2例伴有胸水的NSCLC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经验治疗组和药敏治疗组。经验治疗组20例患者根据经验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PTX+CBP)标准方案全身化疗;药敏治疗组32例患者对胸水标本分别进行顺铂(DDP) 、诺维本(NVB) 、紫杉醇(PTX) 、卡铂(CBP) 、健择(GEM)、PTX+CBP、NVB+CBP、GEM + DDP体外药敏检测,根据体外药敏检测结果选用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体外药敏试验,单一用药中NVB和PTX对 NSCLC的体外敏感率最高,均为28.1 % ;GEM的体外敏感率次之,为25%;CBP的体外敏感率为21.9%;DDP的体外敏感率最低,为17.6%。联合用药方案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GEM + DDP 的体外敏感率最高,达55.9%;PTX+CBP的体外敏感率次之,达50%; NVB+CBP的体外敏感率最低,为40.6%。药敏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65.6%,经验治疗组有效率为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化疗药物对NSCLC的体外敏感率不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可取得更
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羟基喜树碱对肠癌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对肠癌细胞的体外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MTT法检测了 78例肠癌细胞对 5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78例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由高到低依次为羟基喜树碱 (HCPT)、5-氟脲嘧啶 (5 -Fu)、丝裂霉素 (MMC)、平阳霉素 (PYM)、长春新碱 (VCR)。HCPT和 5 -Fu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均明显高于MMC、PYM及VCR(均P <0 .0 0 1) ,对 5 -Fu不敏感的病例中 ,5 7.8%对HCPT敏感或中度敏感。结论 :HCPT和 5 -Fu皆可作为肠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如果 5 -Fu耐药 ,则可选用HCPT。正确取材是MTT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顺铂(DDP)和博莱霉素(BLM)短周期联合运用对口腔鳞癌的术前或放疗前诱导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口腔鳞癌术前或放疗前采用"DDP+BLM联合诱导化疗"DDP100mg/㎡1d,BLM15mg/㎡4d。结果诱导化疗结束后2天,6例(66.7%)肿瘤体积缩小,其中按国际疗效通用标准有效率达44.4%。结论 DDP+BLM短周期联合诱导化疗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毒性小,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PTX+CBP、PTX+DDP、TXT+DDP、TXT+CBP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运用MTT法检测联合方案PTX+CBP、PTX+DDP、TXT+DDP、TXT+CBP对晚期卵巢癌的体外抑制率并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比较这四种联合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毒副反应,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结果 (1)4种联合化疗方案药物对晚期卵巢癌的抑制率范围是70%-30%。其中PTX+DDP为70%最高,PTX+CBP为62%、TXT+DDP为54%、TXT+CBP为30%;PTX+CBP与PTX+DDP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XT+DDP的抑制率显著高于TXT+CBP,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2)PTX+CBP与PTX+DDP的近期疗效相似(P〉0.05);TXT+DDP的近期疗效与TXT+CBP无显著性差异(P〉0.05);(3)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肌肉关节痛PTX+CBP组较PTX+DDP组轻(P〈0.05)。结论 PTX+CBP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率不低于PTX+DDP,但毒性反应明显减轻,从临床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考虑,更容易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在腹腔化疗时选择TXT+DDP为宜。  相似文献   

11.
周鑫  孙治君 《医学争鸣》2005,26(16):1517-151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p73α、p53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的手术切除标本12例,体外分离细胞作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表阿霉素(EPI)、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4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分析乳腺癌细胞p73α、p53的表达.结果:0.1×PPC浓度时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MMC(42%)、EPI(33%)、5-Fu(17%)、DDP(17%);p73α( )的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敏感性均高于p73α(-)的乳腺癌细胞(P<0.05),p73α阳性表达程度与乳腺癌细胞对EPI、MMC、5-Fu、DDP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6,P<0.05;r=0.744,P<0.05;r=0.674,P<0.05;r=0.721,P<0.05).结论:p73α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MTT法检测肿瘤化疗药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方法 分离临床实体瘤标本(原代脑胶质瘤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包括U87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临床上常用的8种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卡铂(CBP)、顺铂(DDP)、阿霉素(DOX)、甲氨蝶呤(MTX)、依托泊苷(VP-16)、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配成3种不同的浓度(5-Fu的终浓度为250、500、750 μg/mL,其他肿瘤化疗药终浓度50、100、150 μg/mL),采用MTT法检测,计算各肿瘤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8种肿瘤化疗药对原代脑胶质瘤的抑制效率依次为:ADM> MMC> DDP>VCR >5-Fu> VP-16> CBP> MTX;其中ADM的敏感度最高(抑制率95.54%);其次是MMC和DDP(抑制率>60%),MTX最不敏感(11.29%).7种化疗药物对U87细胞株的抑制率依次为:ADM> VP-16> CBP> MMC >5-Fu> DDP> MTX:ADM的抑制率最高(91.19%),最不敏感的是MTX,其次是DDP(二者<30%).DDP对于U87细胞抑制率较低,属于耐受药,但作用于原代脑胶质瘤细胞时细胞毒作用较大,为敏感性化疗药物.结论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为指导实体瘤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案提供了有效数据,可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提高个体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及其联合化疗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ur单独应用或与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化疗药物顺铂(cDDP)、博来霉素(BLM)、拓扑替康(TPT)联合应用,观察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药物敏感实验采用MTT法.结果:Cur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37μmol/L,Cur与各种浓度的cDDP、BLM或TPT联用,可提高各种药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P<0.05).结论:Cur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与cDDP、BLM或TPT联合应用,可提高3种药物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目前常用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临床对化疗药物选择的盲目性,更好地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法通过改良四氮唑盐(tetrazolium salt,MTT)比色法进行肺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对41例肺癌患者的新鲜肿瘤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TX、NVB、DDP、L-OHP的敏感率均在40%以上,提示非小细胞肺癌对以上药物敏感,而CPT-11、VCR、THP、ADM、EPI、IFO、CBP的敏感率均低于30%,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应用以上药物可能存在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和鳞癌对1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术后肺腺癌的辅助化疗中应首选PTX、5-FU、DDP、L-OHP、CPT、VP-16、Docetaxel;肺鳞癌的辅助化疗中应首选PTX、DDP、L-OHP、NVB,VCR、THP、ADM均100%耐药,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加卡铂(Carboplatin,CBP)与丝裂霉素(MMC)、氟尿嘧啶(5-Fu)、顺铂(DDP)两个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6例患者分为NVB+CBP组(18例)和MFP组(18例),均化疗3个疗程,疗效详按WHO疗效标准,总有效率以CR+PR计算。结果:总有效率NVB+CBP组为50.0%,MFP组为33.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予NVB+CBP联合化疗,疗效优于MFP方案。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中IL-2、IL-4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IL-2、IL-4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的手术切除标本20例,体外分离细胞作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表柔比星(EADM)、5-氟脲嘧啶(5-Fu)、盖诺(NVB)、顺铂(DDP)4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乳腺癌组织IL-2、IL-4的表达.结果:0.1×PPc浓度时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EADM 30%、5-Fu 20%、NVB 45%、DDP 25%;IL-2( )的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敏感性均高于IL-2(一)的乳腺癌细胞(P<0.05),IL-2阳性表达程度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IL-4( )的乳腺癌细胞对EADM、NVB敏感性均低于IL-4(一)的乳腺癌细胞(P<0.05),IL-4阳性表达程度与乳腺癌细胞对化EADM、NVB的敏感性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IL-2、IL-4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IL-2、IL-4可作为乳腺癌临床化疗疗效预测的2个指标.对IL-2、IL-4表达的联合检测可以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转铁蛋白受体 (CD71)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5 8例胃癌组织CD71+ 细胞表达率 ,同时用MTT比色法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 胃癌组织CD71+细胞表达率与 5 -氟脲嘧淀 (5 -FU)及氨甲喋呤 (MTX)相对抑制率存在正相关 (均P <0 0 5 ) ,而与顺铂 (DDP)及丝裂霉素 (MMC)相对抑制率无相关 (均P >0 0 5 ) ;5 -FU、MTX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两组间的胃癌组织CD71+ 细胞表达率有明显差异 (均P <0 0 1) ,而DDP、MMC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两组间胃癌组织CD71+ 细胞表达率无差异 (均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CD71+ 细胞表达增高时 ,细胞处于增殖状态 ,对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而对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cl-2、bad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的手术切除标本20例,体外分离细胞作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lt etrazolium bromide,MTT)法分析表柔比星(Epirubicin adriamyein,EADM)、5一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一Fu)、盖诺(Navelbine,NVB)、顺铂(Diaminedichloroplatinum,DDP)4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乳腺癌组织bcl-2、bad的表达.结果:0.1倍血浆峰值浓度(Plasma peak concentration,PPC)浓度时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EADM 30%、5-Fu 20%、NVB45%、DDP25%;bcl-2(-)的乳腺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敏感性均高于bcl-2(+)的乳腺癌细胞(P<0.05),bel-2阳性表达程度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负相关关系(19<0.05).bad(+)的乳腺癌细胞对EADM敏感性高于bad(-)的乳腺癌细胞(P<0.05),bad阳性表达程度与乳腺癌细胞对EADM、NVB的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联合检测bcl-2、bad的表达可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调节bcl-2、bad表达水平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羟基喜树碱、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联合化疗对复发、远处转移鼻咽癌(NPC)的近期疗效.方法:对鼻咽癌远处转移患者17例,给予HCPT、DDP联合化疗,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6.47%,其中CR17.65%、PR58.82%,对复治转移者仍有75%的疗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但均可耐爱.结论:HCPT与DDP联合对晚期NPC是有效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羟基喜树碱的鼻咽癌治疗方案实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羟基喜树碱(HCPT)为基础的治鼻咽癌联合方案。方法:实验采用人鼻咽癌(NPC)细胞株SUNE1,体外细胞毒测定用MTT法,体外实验采用SUNE1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HCPT与顺铂(DDP)或(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方案的抗瘤效果。结果;在体外实验中,HCPT、DDP和5-FU单用对SUNE1的IC50分别为3.3、2.8、8.6μmol/L;HCPT、DDP和5-FU在1:1:2的剂量比例合用的条件下,HCPT与DDP或(和)5-FU合用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抗NPC作用。体内实验也表明HCPT与DDP合用具有协同抗NPC作用(P<0.01),HPC与5-FU合用未见明显的相加或协同作用,HCPT与DDP及5-FU合用抗NPC效果较单药和两药合用为优。结论:HCPT+DDP和HCPT+DDP+5-FU具有协同抗NPC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