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09例急危重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转运;选取2015年759例急危重患者为实验组,建立院内安全转运路径,根据路径流程实施,流程包括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人员选择、转运物品准备、家属与接收科室沟通,转运途中严密监测、加强沟通,转运后详细交接记录,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能转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观念,加强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与监护,从而降低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保证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同时也提高科室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提示单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运用科室自制的转运风险提示单,转运风险提示单按颜色划分高危、中危、低危三个风险等级,不同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比较运用转运风险提示单前后的区别。结果: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转运风险提示单,严格按照风险等级管理方法转运危重患者,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接收科室满意率,加强危重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标准分级管理指导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降低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临床不良事件,保证危重病人转运安全。方法:本研究将2016年6月至9月在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0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转运方法;2017年6月至9月收治的危重病人209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通过实施标准分级管理转运方案,对危重患者病情进行标准分级管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为各级患者制定转运人员及物品管理,优化转运流程。评价实施危重病人转运方案后,两组转运平均时间、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运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标准分级管理转运方案可以降低转运时间,减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转运的136例急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转运的148例急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FMEA模式转运管理。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RPN值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管理中,可有效解决转运的监护难题,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转运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接收科室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26-2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7月行院内转运急诊危重症患者153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院内转运方式进行;将2010年8月~2011年1月同类患者142例设为实验组,采取院内安全转运临床路径,比较两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和转运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而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转运路径不仅能有效降低转运意外发生率和转运病死率,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接收科室满意率,进一步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运流程在危重患者术后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例危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术后转运,观察组采取转运流程进行术后转运,比较两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率。结果:两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运流程可以保障危重患者术后转运安全、杜绝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方法2017年1~6月对急诊科18名护士实施降阶梯思维模式培训,分析培训前后急诊护士护理能力及院内转运危重患者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理论考试评分、应急考试评分、危重病患转运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转运时间短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输液管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设备故障、患者血压波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阶梯思维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护士护理技能及危重病患转运能力,从而降低危重病患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医院急诊转运的危重病人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6年4月—2016年6月在医院急诊转运的危重病人20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的转运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的差异,并统计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危重病人的转运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降低,缩短了交接时间,规范了交接流程,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管理,试验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转运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接收科室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接收科室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降低转运风险,保证生命安全,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4月30日经抢救后需转运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1日~7月31日经抢救后需转运的10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方法进行评估病情,并转运。观察组转运前在常规评估基础上增加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病情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院内转运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及接受科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8.64%降低到实施后的0.97%(P=0.030);患者家属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5.19%提高到实施后的94.17%(P=0.042),接受科室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25%提高到实施后的93.20%(P=0.008)。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客观、准确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病情,有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科室间合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际转运的180例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以常规院际转运模式转运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开展多学科团队协作院际转运模式转运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平均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和转运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转运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现场评估救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往目的地时间、返回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成功率和患者/家属转运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所构建的院际转运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反应时间,为现场评估及救治赢得更充足的时间,减少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成功率和转运满意度,为推行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对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转运前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转运风险等级确定转运人员及转运物品。结果实施分级转运后,转运总体不良事件下降,其中,患者相关性不良事件与转运人员相关性不良事件均下降(P0.01)。结论分级转运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相关血管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1级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支架植入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且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均发生无复流,其中试验组无复流发生后应用血栓抽吸装置行抽吸处理,对照组应用血栓抽吸装置在血管远端推注替罗非班与硝普钠,比较两组无复流处理后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诊行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再灌注,减少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用一般护士平车护送,取适当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管路通畅,注意监测;抽取2011年1~12月需院内转运的6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实验组,在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2组的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院内转运时间,对照组为(38.6±6)min,实验组为(30.2±3.0)min。实验组转运效率快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转运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优化医患关系,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转运制度及流程对197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各类不良事件82起,其中35起(42.68%)是患者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47起(57.32%)是由于仪器设备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降低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MEWS)在远程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出诊转入的6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MEW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转运;另选取2017年1~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出诊转入的急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常规转运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转运率、交接合格率、死亡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 33%,相比对照组的13. 3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转运率为98. 33%,交接合格率为96. 67%,相比对照组的83. 33%与81. 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 67%,相比对照组的16. 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为95. 00%,转运医院或科室满意度为96. 67%,相比对照组的81. 67%与83. 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WS评分在危急重症患者远程转运中有良好的评估效果,能够提高安全转运率和交接合格率,减少不良事件,提高转运安全以及合格率,减少患者死亡,提升患者以及转运科室医院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院内转运(intra-hospital transport,IHT)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在该医疗单位的不同医疗区域之间进行转运,是一项不可避免的重要措施[1]。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2]。院内转运常见不良事件有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考核模式对夜班准入新护士的影响,帮助临床寻求更好的评价模式。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前后的夜班准入护士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新护士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一种能真正评价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的模式。在新护士的夜班准入系统中,应推广使用这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内科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急诊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audit 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 transfer activity and transfer-related adverse events in a resource-limited setting. DESIGN AND SETTING: Twenty-two bed regional PICU of a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 in Cape Town, South Africa. Prospective 1-year audit of all children transferred directly from other hospitals.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patient demographics, diagnostic category, referring hospital, transferring personnel, mode of transport, and technical, clinical, and critical adverse events. Data are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or percentages. The transfers of 202 children, median age 2.8 months (1.1-14), median weight 3.5 kg (2.5-8.1) were analysed. RESULTS: Most transfers were performed by paramedic personnel (82%) and via road ambulance (76%). One or more technical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36%, clinical adverse events in 27%, and critical adverse events in 9% of children. Retrievals by intensive care staff (10%), all from rural hospitals,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technical adverse events (0%). Children transferred from non-academic hospitals with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technical (44%), clinical (39%), and critical (17%) adverse events. Crude mortality was 17% ( n=34). Technical adverse event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Non-survivors we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shock (32%) or hypoxia (26%) during transfer than survivors (10% and 1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is a high incidence of transfer-related adverse events, most commonly in transfers from non-academic metropolitan hospital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regional paediatric life support training or a specialised retrieval team on clinical adverse events an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