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59-860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特点。方法 采用HRV的时域分析法对25例DCM病人、22例非DCM心力衰竭病人及24名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 DCM病人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001)和非DCM心力衰竭组(P〈0.001);DCM病人HRV降低程度与心功能级别显著相关,而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室舒张期末径、心胸比例无关。结论 DCM病人心脏自主神经改变可能是一种器质性损害;对DCM病人,HRV降低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行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及随访。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等。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平均随访21.2±7.3个月(10天~32个月),确定有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计算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在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中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心率变异性夜间>白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健康组,昼夜节律性丧失,且与病情及心功能明显相关;1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100ms和SDANN<100ms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6.05和1.98~18.47及5.00和1.43~17.54。对性别和年龄进行校正后,SDNN<100ms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为3.13和1.16~8.47。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总体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的基础上,以迷走神经张力低下和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丧失为突出表现;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反映患者病情变化;24h心率变异性的SDNN可能是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通过2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22例健康人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R-R间期、SDNN、SDNN_(Index)、PNN_(50)、RMSSD等线性时域指标均低于正常人:非线性分析的散点图健康人多呈彗星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多呈非彗星状.提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借助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的方法了解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初步探讨DCM患者心血管事件高发的原因。 方法 :DCM患者 2 5例 ,临床评价心功能NYHAⅡ~Ⅳ级 ;Holter监测 2 4h ,2 3:0 0~ 5 :0 0为夜间 ,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法分级 ,并行 2 4h长程及昼夜的HRV频域、时域分析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与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射血分数、E/A峰比值等。比较DCM患者HRV指标与国人正常参考值之间的差异 ;比较DCM患者昼夜HRV指标差异 ;计算DCM患者 2 4hHRV指标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CM患者的 2 4hHRV指标除低频外 ,其余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 ;DCM患者的昼、夜HRV指标无差异 ;DCM患者的 2 4hHRV指标中仅SDNN与左心房大小存在中度负相关性 (r =- 0 .4 9) ,其余HRV指标与临床参数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DCM患者在总体心率变异显著降低的基础上 ,以迷走神经张力低下和HRV昼夜节律性丧失为突出表现 ;且HRV的变化与心腔大小、心功能等多项临床参数之间无相关性 ,它们各自均为D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ID CM )与心率变异 (HRV)关系。对 31例IDCM和对照组 (2 8例 )健康人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线性分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IDCM患者SDNN ,SDANN ,PNN50 (P <0 0 1) ,RMSSD ,LF HF(P <0 0 5 )均有显著差异性 ;非线性分析 ,IDCM患者多呈不规则状 ,而健康人多呈慧星状。提示IDCM患者HRV下降 ,HRV可早期发现IDCM患者自主神经失衡。IDCM是 1种原因不明性疾病 ,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其主要特征 ,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 ,严重危…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型(DCM(患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及与室性心律失常,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DCM患及30例健康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分析。结果:DCM组SDDN,SDANN,RMSSM,HF,LF/HF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0.01),同时亦观察到DCM患的昼夜心率变异消失,HRV的降低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结论: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HRV降低与疾病的严重性,心衰程度有关,HRV降低可作为DCM患心功能恶化的早期非创伤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心率功率谱 (HRPS)分析单纯冠心病与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改变 ,探讨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VA )者较无VA者HRV变化。方法 :观察单纯冠心病病人 46例 (A组 )、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 41例 (B组 )和健康人 68例 (C组 )HRPS改变 ,并观察B组病人中合并VA和无VA者HRPS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 ,A组VLF、HF有显著性降低外 ,其余指标无意义。B组与C组比较 ,B组TP、VLF、HF有显著降低 (P <0 .0 1) ,LF/HF比值升高 (P <0 .0 5 )。B组与A组比较 ,B组TP、VLF、LF、HF均降低 (P <0 .0 5 ) ,LF/HF比值升高 (P <0 .0 5 )。B组中伴VA者与不伴VA者各项指标差异显著 (P<0 .0 1及P <0 .0 5 )。结论 :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HRPS显著异常 ,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迷走神经张力减低 ,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并与正常人对照;根据射血分数降低程度,将26例患者分成两个亚组,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对照。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HRV昌域指标平均R-R间期标准差,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和相邻的正常R-R间其左值〉50ms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频域指标低频和高频值均明显降低,低频/高频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1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出心功能为Ⅰ~Ⅳ级的 4 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并用年龄、性别均与之匹配的 3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用Holt对两组对象进行2 4h动态检测 ,从当日 6点至次日 6点 ,并记录心率变异性指标 (SDNN、RMSDD、PNN50 、TP、VLF、LF、HF、LF/HF)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舒缩功能的指标 (IRT、E/A、FS、EF、LVEDD、LAEDD) ,并分析这两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而且心率变异性与其心功能分级有关 ,随着心功能的下降心率变异性呈下降趋势 ,Ⅲ~Ⅳ级DCM患者心率变异性最为明显 ;且LF/HF之值与其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 ,自主神经平衡失调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的持续激活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LF/HF可作为反映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心率变异性在评估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所有111例病人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3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比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①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渐下降,完全阻塞组这些指标下降最显著;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只有三支病变心率变异性下降才有统计学意义;③左冠状动脉病变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明显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下降不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范围广、病变在左冠状动脉,这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性减低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查体者有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各时域和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有1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心血管事件组),18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无心血管事件组),有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般老年冠心病患者如HRV明显降低,则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心率变异性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儿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4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分成A组心功能Ⅰ~Ⅱ级(NYHA分级,n=20)和B组心功能Ⅲ~Ⅳ级(n=22),以及健康儿童对照组(n=20);采用Mars3000动态心电图仪常规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分析HRV时域参数(SDNN、SDANN、PNN50和rMSSD)和频域参数(TF、VLF、LF、HF、LF/HF)。结果(1)DCM患儿(A组与B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DCM患儿共死亡16例,存活2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各参数比较,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可作为评估DCM患儿病情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率减速力(DC)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32例DCM患者和34例正常人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机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DC、LVEF及HRV时域指标(SDNN,RMSSD)与标化的频域指标(LFn、HFn);比较2组患者的DC、LVEF、SDNN,RMSSD、LFn及HFn,并研究DCM患者的DC与LVEF及HRV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DCM患者的DC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3.3±2.3msvs6.9±1.4ms,P<0.01),其异常DC的发生率高达8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患者的DC与LVEF、SDNN、RMSSD、LFn及HFn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DCM患者的DC值明显降低,DC是一项可用以定量评估DCM患者自主神经张力并筛选高危患者的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状况。抑郁严重度指数<0.5为无抑郁,0.5≤抑郁严重度指数<0.6为轻度抑郁;抑郁严重度指数≥0.6为中重度抑郁,据此分为抑郁组(64例)和非抑郁组(56例),将抑郁组患者再分为轻度抑郁组(40例)和中重度抑郁组(24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监测仪记录各组患者的HRV,分析抑郁对冠心病患者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组时域指标:指定时间内所有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指定时间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指定时间内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DX)、指定时间内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及每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83.66±15.71)ms比(111.02±25.56)ms,(77.99±18.46)ms比(89.43±14.12)ms,(45.56±10.72)ms比(53.17±14.71)ms,(37.90±9.28)ms比(44.96±17.92)ms,18.42%±4.68%比23.21%±11.79%,P<0.01或P<0.05];抑郁组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LF)及低频功率(LF)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60.23±44.27)Hz/ms~2比(141.78±54.19)Hz/ms~2,(353.28±43.41)Hz/ms~2比(292.81±64.63)Hz/ms~2,P<0.01],而高频功率(HF)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抑郁严重度指数与SDNN、SDANN、SDNNDX、PNN50均显著负相关(r=-0.536、-0.250、-0.273、-0.185),抑郁严重度指数与LF和LF/HF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7、0.26)。结论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HRV降低,且抑郁程度对HRV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6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在硝酸酯类扩冠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替洛尔6-25 ~12-5 m g ,每日1 ~2 次,用24h Holter 资料对2 组的HRV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阿替洛尔组HRV 参数中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活性的SDNN(121-97 ±26-20) ms 、SDANN(107-77 ±25-90) ms 、SDNNindex(50-13 ±18-01) ms 及LF(398-81 ±281-12) ms2·Hz- 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 0-05) 。 结论 阿替洛尔对HRV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失衡而实现的,其对预防冠心病人恶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通过了解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前瞻,顺序地观察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21例,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9例和健康人22例HRV时域,频域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