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胃癌的性别、年龄、职业、胃镜表现、组织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465例胃癌中男女比例为2.275,以51-60岁年龄段,农民发病率高,症状以上腹痛(占83.92%),黑粪(占95.50%)常见。内镜下3厘米以上,隆起型病灶多见,好发于贲门部,低分化腺癌最常见(占52.47%),直径大于3厘米病灶侵及浆膜层及淋巴结转移率高。胃癌最常转移到肝脏。结论:5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有消化道症状者应及时做胃镜检查,并特别注意观察大于3厘米的贲门部病灶。  相似文献   

2.
任占良  侯俊明 《吉林医学》2009,30(11):1028-102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平均年龄51岁,上消化道造影检出率为42.86%,胃镜检查加活检的检出率为92.86%。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以凹陷型者居多,其中生存率5年以上者占25例。结论:上腹不适及疼痛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症状;纤维胃镜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行胃癌根治手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994~2005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6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64例(50.0%),56例(43.8%)粘膜下癌,其中4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癌56例(43.8%),肠上皮化生52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40.6%),Hp阳性116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粘膜下癌与粘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4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780例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青年胃癌患者与老年(≥70岁)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780例胃癌患者中,青年患者76例,占917%。老年患者90例,占11.5%。与老年胃癌患者比较,青年胃癌患者无报警症状比例升高(23.7%vs11.1%,P=O031);早期胃癌比例升高(26.3%vs8,9%,P=0.003)。青年胃癌患者和老年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区别(36.1%vs29.1%,P=0.560)。进一步分析表明,早期胃癌患者中,青年组预后要优于老年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3个月和63.3个月(P=0.023);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青年组不如老年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9月和41.3个月(P=0.042)。结论与老年胃癌比较,青年胃癌具有“报警症状”少、早期胃癌比例高的特点;青年胃癌预后并不差于老年胃癌,年轻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64例早期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本院1994~2003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为3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为32例(50.0%),28例(43.8%)黏膜下癌中2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28例(43、8%),肠上皮化生26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6例(40.6%),Hp阳性58例(90.6%)。结论 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黏膜下癌与黏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对长治地区1037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85年前组159例,85年后组878例。结果表明:(1)该地区胃癌以贲门部最多(58.2%),近年来贲门癌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在6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中贲门癌占65.2%,其中男性占83.2%;(2)胃窦部癌在青年患者(≤35岁)中所占比例最高(55.2%);(3)男女之比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本组资料中早期胃癌检出率较低(3.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常规技术对不同部位胃癌病灶T分期以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185例胃癌患者术前采用64排CT进行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胃痛检出特异性为100%,早期胃癌检出敏感性为92.0%,进展期胃癌检出敏感性为99.4%;胃癌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4%和69.2%,T1与T2、T2与T3分期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0%、85.4%和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与N1、N1与N3分期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CT胃癌术前分期准确性较高,不同部化胃癌T分期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胃癌及N分期的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胃癌较少见,国外文献报告为全部胃癌之O7~3.20hi.我院外科自1981年1月~lop4FI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领例,占同期胃癌983例中的4.67%,本文结合本组资料,就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历例,女对冽,男女之比为1:1.9.年龄最小者18岁,以25~刀岁占多数(74%)。二、病程从有自觉症状至人院,3个月之内10例(21.8%),4个月~1年6例(13%),~3年8例(17.4%),3年以上22例(刃.8%),最长者有12年.三、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症状是上使部疼浦,共4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分析4年来我科住院21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脊液压力增高17例(81.0%);脑电图异常19例(90.5%);行头颅CT16例,3例异常;行头颅核磁3例,2例异常;出现继发性癫痫者一例(4.8%)。结论:对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疹等病史,应动态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及脑脊液、脑电图是否有异常变化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陈国庆  洪彪  林晖  高中度 《河北医学》2002,8(3):199-202
目的:探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对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1990年1月-2000年1月,首次行胃癌切除术病人224例,其中早期胃癌26例,进展期胃癌198例,随访率91.5%,全组均行次全或全胃切除加R1-3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生存率比较,早期胃癌R1与R2P>0.05,进展期胃癌R1与R2P<0.01,R1与R3P<0.01;R2与R3P>0.05,(2)病灶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程度呈正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提示病期预后;(2)肿瘤大小与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4)早期胃癌Ⅲ型生长,进展期胃癌浸润型生长预后最差。结论: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早期胃癌行次全胃切加R1,选择性R2淋巴结清扫为宜,进展期胃癌宜行距肿瘤5cm以上的次全或近全胃切加R2,选择性R3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和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1995年间连续收治的317例胃癌患者治疗情况,术后生存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317例胃癌患者中,男:女=3.8:1(251:66例)年龄12-78岁。219例(91.8%)行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要及姑息手术分别为104例,176例及11例。术后5年随访率为94.8%。(2)胃大部切除术和胃癌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4.7%和67.8%。5年生存率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两组中均以位于A区,M区者较高,分别为24.4%、13.3%以及88.3%,78.5%,不同年龄段5年生存率有判别,两组中50-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为14.63%、19.05%以及85.18%、52.27%。结论:手术方式是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肿瘤部位及发病年龄对术后生存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粘膜和粘膜下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97%(34例)临床有较长时间慢性“胃病”史,最近症状突然加重。认为对既往体健而近期首发上腹疼痛者,应高度怀疑本病,进一步检查。本文35例中5例(14.3%)的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且粘膜下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3.3%。认为位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胃癌,同时没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者,才能称为早期胄癌。对早期胃癌术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的关系。方法:取186例胃癌患者胃窦和胃体黏膜组织常规切片后经革兰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镜检Hp—L型细菌。结果:Hp—L型检出率为56.45%(105/186),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出率分别为60.22%(112/186)和58.60%(109/186),差异无显著性(x^2=0.1,P〉0.05),男女患者阳性率依次为69.16%(74/107)和39.24%(31/7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16.55,P〈0.01)。30岁以下、30岁~、40岁~、50岁~患者Hp—L型阳性率分别为33.33%(4/12)、41.38%(12/29)、52.73%(29/55)、66.67%(60/90),差异有显著性(x^2=9.39,P〈0.05)。Hp—L型阳性率在肠型胃癌患者中为75.42%(89/118),明显高于弥漫型患者为23.53%(x^2=47.26,P〈0.01);胃窦部胃癌患者(64.71%)高于贲门部患者(41.79%)。结论:GC患者Hp—L型感染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Hp—L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主要作用于胃窦部。是引起肠型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1062例胃癌临床病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1062例有完整资料的胃癌手术病例,按临床病理特征分类统计,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1062例胃癌手术病例分析得到,(1)各年龄段总平均,男:女比例率为2.2:1,年龄≤35岁组,男性胃癌发病率低于女性,年龄≥35岁组,男性胃癌发病率高于女性。(2)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胃小弯近窦部,其次是贲门部,(3)BorrmannⅡ、Ⅲ最多,两者之和占总病例的81.1%。(4)胃癌以中分化和低分化多见,分别为30.4%和53.9%。(5)胃癌体积,本组以小于3cm,3-5cm和5-7cm分为3组,分别占2.1%,45.7%,19.8%。(6)本组病例中,365例浸及肌层占34.3%;491例浸透浆膜,占46.2%,(7)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包括高、中、低分化腺癌)798例,占75.1%,其次为未分化癌,印戒细癌和粘液腺癌,结论:掌握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胃癌的浸润深度和胃癌体积大小,为合理地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的广泛应用,IUD合并宫外孕逐渐增多。我院1990年至1995年住院病例中确诊为宫外孕的269例,其中带IUD64例,占23.79%,输卵管结扎术后45例,占16.69%,用其它方法避孕者30例,占11.15%,未使用节育措施者130例,占48.33%。现将带IUD宫外孕6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20~43岁,平均32.5岁,其中24~35岁者43例,占67%。1.2孕产次:64例中3例为未产妇,放置IUD前都有人流史,占4.69%;分娩过1次者40例,占62.5%;分娩过2次或以上者21例,占32.81%。1.3IUD的种类:60例为不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的年龄、性别、部位、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等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近20年通过纤维胃镜诊断的胃癌804例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女之比2.85:1,胃窦部最多见(32%),分型以溃疡型最多(47.5%),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48.6%),随年龄增长,胃癌发病率、男女之比、贲门癌发生率和分化型腺癌比例逐渐升高,而胃窦癌发生率和恶性程度高的癌比例逐渐降低,早期胃癌占3%。结论:胃癌以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形成以溃疡型最多,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早期胃癌检出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高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分析126例患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发病年龄36-45岁,占65.88%(83/126)。痛经81例,占64.29%(81/126);月经紊乱或增多74例,占58.73%(74/126);妇科检查:子宫增大103例,占81.75%(103/126);B超术前诊断78例,符合率61.90%(78/126)。结论:根据患发病年龄。月经紊乱或过多,痛经呈进行性加重,结合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于伟  刘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95-95,9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即时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分为3组行药物治疗。结果:阵发性心动过速转复率依次为维拉帕米(64.1%),三磷酸腺苷二钠(ATP)(88.9%),普罗帕酮(92.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40%,9.2%。ATP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方法,ATP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舒乐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全面检查,做胃镜、B超、肝肾功能化验,排除了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按国际公认的标准诊断和分型。胃舒乐冲剂10g,每日3次,连服1月。结果:治疗258例,治愈146例(56.59%),显效64例(24.81%),有效34例(13.18%),无效14例(5.42%),显效率81.40%,有效率94.58%。溃疡样型显效以上45/77(28.44%),动力障碍型121/125(96.80%),非特异型44/56(78.57%)。结论:胃舒乐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对支力障碍型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宪  王继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30-13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诊断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6.2岁,上腹部不适为最常见症状(56.8%),其次伴有上腹部胀满,食纳差、消瘦、黑便等(43.2%),胃镜检查为胃癌11例(48%),本组术后5年存活率占87%。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范围和淋巴清扫与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