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提出“温病伤人之阴,故喜辛凉、甘寒、咸寒以救其阴”之后,《条辨》治温病,“法在救阴”一说几成定局。在帐辨》中是否偏于救阴而忽视护阳呢?《条辨·下焦篇》第28条自注:“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可见,《条辨》在温病治疗中救阴、护阳各有所重。笔者兹就《条辨》中护阳理论及其方药运用特色以及对后世影响,讨论如下。1.元气存亡判断吉凶综观《条辨》全书,吴鞠通治温病,既重视“温病伤人之阴”的一面,又强调在温病过程中密切观察阳气的盛衰情况,在清气、解…  相似文献   

2.
温为阳邪 ,善伤阴液 ,已成共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阴病“ ,乃阳盛伤阴之义。仲景在《伤寒论》中亦论及寒邪化热可伤及阴液 ,后期伤及肾阴[1] 。况且叶天士曰“温病则热变最速” ,温病更易致阴液耗伤 ,温病学家对此无不重视 :如柳宝诒“须步步顾其津液” ,叶子雨“温热存阴最为紧要”。清代医家吴鞠通宗《内经》 ,法仲景 ,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 ,发展和创新了救阴法 ,曰 :“热必伤阴 ,故立法以救阴为主”,并在《条辨》中焦篇 97条[2 ] 曰 :“救阴之法 ,岂能出育阴、坚阴两法外哉”。现代诸多文献中对此多统称为“…  相似文献   

3.
要讲温病,不得不提到伤寒。伤寒和温病所感受的病邪不同。伤寒是感受寒邪,寒邪侵袭伤人之阳,故伤寒末期,即伤寒的厥阴病,必以救阳为主,如用四逆汤之类。温病是感受阳邪,阳邪侵袭伤人之阴,故温病末期,即少阴或厥阴温病(下焦),必以救阴为主。总的来说,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就是“存津  相似文献   

4.
李维林  刘维 《吉林中医药》2013,33(6):541-542
最先提出仲景“存津液”思想的是清代伤寒大家陈修园.胡希恕老先生认为经方中“阳”指的就是津液,条文中提到的无阳不可发汗,都是仲景“存津液”思想的体现.甘草、大枣、人参等药物在《伤寒论》处方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充分说明仲景十分重视对津液的顾护,且将“存津液”的思想贯穿于《伤寒论》全书.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主要是论述伤于风寒邪气所致的外感疾病,故寒证居多,救阳法也就占主导地位.前贤有“伤寒法在救阳,温病法在救阴”之说,不过揣摩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书中也不乏救阴的治法.笔者就《伤寒论》救阴法临床应用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明确指出温病的主要病机是“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他强调“本论始终以救阴精为主”的治疗原则。本文对温病存津救阴的理论从病机、特点和治则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贤有“伤寒法在救阳,温病法在救阴”之说,不过揣摩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书中也不乏救阴的治法。笔者将《伤寒论》救阴法用于临床有较多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凡疾病,均以阴阳为总纲。《内经》云:“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故药物治疗补偏救弊当然也不离阴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温病以热胜津伤为主要病机,故治疗以清热救阴为基本原则,药多用苦寒清热,甘寒养阴。但每一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机总是复杂多变的。温病亦是如此,诚如吴瑭在《温病条辨·凡例》中所讲:“法有定而病无定,故温病不兼湿者,忌刚喜柔,预后胃阳不复,或因前过用苦寒致伤胃阳,亦间少用刚者,温病之兼湿者,忌柔喜刚。”纵观《温病条辨》三焦病证治,温药的运用比比皆是,但这些温药的运用并不是无道理可寻的。将有关条文汇总并细细揣…  相似文献   

9.
阴者,人身之物质基础,为阴血津液之统称,《伤寒论》虽重救阳,但亦不疏救阴.今从《伤寒论》有关原文分析,归纳其救阴有如下7法.一、饮水救阴法胃津一时性轻伤,而无邪热时,可适量饮水以润胃燥,不必服药。如71条  相似文献   

10.
自仲景而下,历代医家莫不视“亡阴”、“亡阳”为重危证。《伤寒论》对“亡阳”的论述颇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分轻、中、重之证。轻证“亡阳”为阳虚之证;重证“亡阳”为病情危重;另有一种特殊的“亡阳”证候,为“亡心阳”,其证为神明错乱;或为惊狂,或为谵语等证。仲景所论之“亡阴”,包括了亡血和亡津液,而主要是以亡血为主。血和津液均为有形物质,都属于阴,  相似文献   

11.
<正> 人皆认为伤寒之邪为寒,温病之邪为温(热).而曰:伤寒主温,温病主清;伤寒重视阳气,温病重视津液.故又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杂病法丹溪,热病法河间"之说.殊不知仲景既有"医圣"之名,《伤寒论》有"万世法"之称,其功岂仅独在外感哉?岂能独重阳气而忽阴津哉?仲景《伤寒论》一书,法外有法,法中有方,无论对理论研究或临床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虽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单就阴津论之,书中重视阴津绝不在于阳气之下,处处体现了力主"阴阳和"的观点.对阴津不足、阴津受损的阐述和救治的方  相似文献   

12.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力固护津液,禁汗之证包括津液亏虚、阴血不足,阐释温病应用汗法以达辛温卫阳、祛湿通阳的功效,呈现其"护阳气"的学术思想,进而证实伤寒与温病具有互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高辉远教授,耕耘杏林50余载,精研岐黄,熟读各家经典著作,尤其对《伤寒论》的理论造诣更为深精。高师认为,仲景《伤寒论》对小便不利的辨治尤为独具特色。高师曰:“小便难,口渴在《伤寒论》小便不利条文中看似津丂伤阴之症,但仲景在辨治中并未单纯运用养阴生津之药,而是以扶阳固表、解表化饮、化气行水、散寒祛风湿之法,使三焦气化复常、津液得以布达,从而达到“护阴”存津液的目的。此乃仲景辨治的独到之处。”《伤寒论》中小便不利的条文达20余条,但高师仅例举有代表特色的条文4条。  相似文献   

14.
<正>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出于《外感温热篇》,系温热大师叶天士长期反复实践的经验之谈。语言虽简,其意颇深。温病袭人,必致发热,热则伤阴,阴伤则水不制火,其热必炽,炽则更灼烁其阴。如是者,两相因果,其病必剧。故治温病,必用清热养阴之法。清热者,辟温败毒以祛邪;养阴者,补充津液以扶正。虽然清热可以存阴,养阴可以退热,二者相辅相成,但是,两相比较,尤以后者为重。因为人体津液之存亡,直接关系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预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寒化证居于首位,治疗大法侧重于辛温。故有“伤寒法在救阳”的说法。其实,深究全论大法,“救阳”固然占主导,而“救阴”的理论亦散见于全书,同样是论中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其救阴大法,对于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当在了解救阳法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喻嘉言治疗伤寒当以存阴为重的学术思想,提出喻氏之“阴”当为包含津液、精血、血肉形质三层次的“阴分”概念,认为其救阴思想并非局限于使用清热、养阴之剂或者汗吐下等攻伐之法,而是从理论的层面提出了“热邪炽盛,速逐热邪以救阴”“攻伐之术,审慎行之以存阴”“痰饮内停,化痰涤饮以存阴”以及“阴阳两伤之际,存阳勿伤阴”等认知观。喻嘉言此论的基础是阴分乃阳气之宅,阴分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具有物质基础之地位以及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气作为一种精微物质,存在于人体周身,《伤寒论》中有广泛体现,胡希恕先生提出《伤寒论》中的“气”“阳”本指的是“津液”。文章基于对“津液-气”理论的分析,通过对《伤寒论》中津液的变化与六经病发生及传变规律相关性的阐释,进一步佐证了《伤寒论》中津液即气的具体表现形式,行于肌腠表里间之津液即卫气,环绕于脏腑间之津液则形成了脏腑之气,气的种种功能亦是通过津液来完成的。充分认识津液与气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仲景学说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温病是由四时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为阳邪,易伤津液,而津液之存亡,是决定温病预后之关键,前人即有“温病法在救阴”、“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然汗为津液所化,汗与津与血,同源异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即是此意。叶天士所谓“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也说明了汗与津、血的密切关系。由于温病的发病时令有春、夏、秋、冬不同,温邪种类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之异,病理阶段有卫、气、  相似文献   

19.
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津液固存对温热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温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对养阴法在温病中的运用规律进行浅要的提出,邪在卫分或乍入气分宜护阴,热结阳明宜存阴,邪陷营血宜救阴,温病须时时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20.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家,在国内外中医界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胡希恕《伤寒论》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归纳为6个方面:一是《伤寒论》源自《汤液经》;二是提出六经八纲理论体系,"六经"的实质是"八纲";三是"病发于阳,病发于阴",《伤寒论》表证"发于阳"者为太阳病,"发于阴"者为少阴病。四是从"津液"、"能量"角度解释仲景脉学;五是温病不是"太阳病",治疗应参阳明外证;六是创新与不足。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应用《伤寒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