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生成是指毛细血管从业已存在的血管网周围生成的过程,是肿瘤赖以生长、转移的基础。成年人正常生理状态下除女性生殖系统外,脉管系统处于极度静止状态。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引起了广泛研究。1996年Hanahan[1]等提出了“血管生成的开关平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细胞是衬于脉管系统的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与机体各个时期的生理性、病理性和肿瘤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1]。1971年Folkman提出了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的假说:在肿瘤形成的早期如缺乏新生血管,肿瘤直径将仅限于2~3 mm,细胞数不超过100万个;而在肿瘤细胞分泌血管生长因子的情况下,肿瘤组织可不断生成新的血管,延伸生长,发生转移。如无新生血管的延伸,那么肿瘤将在长到一定程度时因血供不足而坏死[2]。肿瘤性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内皮细胞的特性决定了肿瘤性血管的生成模式,研究内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基因组的组成和蛋白质组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s,NRPs)最初的研究是关于其在神经细胞导向、轴突生长方面发挥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关于NRPs的研究已扩展至血管与淋巴管的生成、肿瘤的增殖和转移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脉管生成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1]。本文就NRP2在相关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与肿瘤脉管生成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65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mRNA的表达,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VEGFR-3多克隆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及微血管,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C的表达与脉管生成及相关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VEGF-C阳性表达率为55.4%,淋巴转移组阳性率(76.2%)明显高于阴性组(4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VD及MVD计数分别6.3±3.0、11.6±7.0,其在转移组脉管计数(8.2±3.7、14.7±7.8)均高于无转移组(5.3±2.1、10.2±6.2),LVD计数在VEGF-C阳性组(7.2±3.4)亦高于阴性组(5.1±2.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与VEGF-C表达无关,VEGF-C的表达及LVD和MVD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临床分期无相关(P>0.05)。结论尽管VEGF-C不能促进乳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但是可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而促进肿瘤淋巴转移,抑制VEGF-C的表达及脉管...  相似文献   

5.
当前,肿瘤仍然是我们人类面临挑战的一类疾病.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肿瘤的病因、发生发展机制、和应对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基因突变学说"、"二次打击学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失衡"的观点,到现在比较热门的"干细胞学说",都没有完全解释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多步骤演进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关于新的血管生成与肿瘤发展、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迅速,证明新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和转移灶生长的必要条件.从此肿瘤血管生成假说成为最近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指肿瘤中的脉管系统不依赖血管形成,肿瘤细胞具有形成供血 管状网络的能力,从而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血供模式。VM的形成包括多种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在其形成过程 中还发现肿瘤干细胞和上皮-间充质转变。作为一种独特的血供方式,VM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和晚期癌症患者 预后密切相关,靶向VM的抗癌疗法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VEGF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VEGF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nm23和CD34蛋白的表达,并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47.3%,其表达与脉管侵袭及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63.3%,其表达与脉管侵袭及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阳性组MVD低于阴性组(P<0.05);VEGF与nm23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647, P<0.01),VEGF阳性表达伴nm23阴性表达者易发生转移.结论 VEGF可能是膀胱癌的主要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的生成、发展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VEGF 和nm2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转移及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Netrin家族以经典的神经导向因子而闻名。但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非神经组织中也有netrins广泛表达,提示netrin家族的功能并不像先前理解的那么简单。其中netrin-1在促进和抑制血管生成中可能具有的双向作用无疑是netrin家族新功能中最令人关注的。尽管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的确切作用还存在不少争论,仍加深了我们对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间的密切联系的了解,也为临床心脑缺血性疾病、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和神经病变等的治疗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netrin-1在血管生成中的可能的双向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萍  杨鹰 《重庆医学》2006,35(15):1420-1422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又称血管新生化(neovascularization),是指活体组织在已经存在的微血管床上芽生出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部分导致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在肿瘤的病理分类、放射治疗和预后判断上都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因而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材料取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1994年10月~1997年10月手术切除标本73例.小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与小鼠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肿瘤组织中的VEGF蛋白和微血管(MV).结果 73例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52.1%(38/73).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的微血管计数(MVC)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C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VEGF阳性表达者复发率高于阴性者,VEGF阳性者预后较阴性者差.Cox's比例危险模型分析表明:VEGF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 VEGF通过刺激新生血管生成,进一步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