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预后情况。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Pa02、Pa02/Fi02和PaC02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时间点Pa02和Pa02/Fi02值明显上升,PaC02值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治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和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能有效保持动脉血气的稳定,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支持手段,为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近年来逐步形成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深刻认识ARDS病理生理特点,合理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提高ARDS患机械通气效果,改善ARDS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支持手段,为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近年来逐步形成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深刻认识ARDS病理生理特点,合理评价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提高ARDS患者机械通气效果,改善ARDS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基础和临床研究虽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到目前为止,机械通气仍然是ARDS治疗的基石。众所周知,机械通气是一把双刃剑,ARDS肺部病变不均一的特点使得机械通气更容易在这些患者中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为了减轻这些损伤,产生了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PEEP)、允许性高二氧化碳血症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随着对病理生理认识逐步加深,关于传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争议也逐渐增加。肺超保护性通气策略、右心保护性的通气策略、肺-膈肌保护通气策略等理念被提出,文章综述了这些策略组成的历史沿革和进展,为促进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ARDS治疗的应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5.
侯静静  朱蕾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2):930-932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的提出是近年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方面的最主要进展,LPVS在临床的应用是ARDS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最初认为LPVS是通过降低ARDS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而改善ARDS预后的,但目前研究显示LPVS还可通过降低肺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肺氧化一抗氧化失衡和细胞凋亡异常等多个机制改善ARDS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28例ARDS患者,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9)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分为两组:(1)试验组14例: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2)对照组14例:采用美国ARDS协会推荐的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设为6ml/kg,体重为标准体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上机后0、48和72h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ml/cm H2O)、中心静脉压、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28d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48h分别为(298±16)及(212±12)cm H2O(1cm H2O=0.098kPa),72h为(309±16)及(246±17)cm H2O;肺顺应性48h分别为(38.4±2.2)及(29.5±1.3)ml/cm H2O,72h为(42.0±1.3)及(29.0±1.0)ml/cm H2O;带机时间缩短为(14±3)及(19±3)d;试验组和对照组48h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3.8±0.8)及(18.6±1.1)cm H2O,72h分别为(11.6±0.7)及(16.8±1.0)cm H2O。试验组仅在上机时应用少量镇静剂,而对照组则连续应用至通气方式转为自主通气方式。28d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8,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比单纯小潮气量容量控制/辅助通气具有改善氧合迅速、肺顺应性增加明显、带机时间短、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所用镇静药物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的变化情况以及带机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通气后8 h、24 h、48 h的Pa O2、Pa CO2、Pa O2/Fi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VALI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能明显改善氧合,缩短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VALI发生,对ARDS的临床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量肺泡塌陷导致肺容积减少、顺应性降低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过度和失衡的炎症反应是导致ARDS的根本原因,调控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比较。方法20例ARDS患者,平均年龄(58±8)岁。分为两组:(1)试验组10例:采用肺复张手法机械通气;(2)对照组10例: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设为6ml/kg,体重为标准体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上机后0、48和72h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28d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48h分别为(297±15)及(211±12)cmH20,72h为(305±18)及(247±16)cmH2O;带机时间缩短为(15±2)及(21±2)d;48h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4.1±0.5)及(19.2±1.0)cmH2O,72h分别为(11.3±0.8)及(17.1±1.1)cmH2O。28d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比单纯小潮气量容量控制/辅助通气具有改善氧合迅速、带机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所用镇静药物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绵羊肺复张容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潮气量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塌陷肺泡复张效应的影响 ,目前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潮气量时ARDS绵羊肺复张容积的变化 ,探讨潮气量对肺复张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新西兰考力代绵羊 (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18只 ,雄性 ,平均体重 (31± 5 )kg。绵羊称重麻醉后气管切开 ,接Evita 4呼吸机 (Dr ger公司 )控制通气 ,潮气量 10ml/kg ,呼气末正压 (PEEP) 0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呼吸频率 2 0次 /min ,吸气时间 2 5 % ,吸气暂停时间 5 % ,吸入气氧浓度 (FiO2 ) 5 0 %。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保护性肺通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于1967年首次在文献中描述,至今已有30多年了。既往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非常低,病死率高达50%-70%。自从1990年一种创新的机械通气策略发表后,ARD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这种策略称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1993年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onsensus Conference发表的指南再次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实质是限制机械通气时的潮气量(TV)和气道压力,以减轻肺过度充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治疗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6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RM)进行治疗。分别测定联合RM前、RM24 h和RM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并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联合RM前、RM 24 h和RM后患者p 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O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RM 24h和RM后Pa O2和OI的值均高于RM前(P0.01)。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M 24 h和RM后EVLWI均低于肺复张前(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RM治疗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的Pa O2和OI,降低EVLWI,是治疗该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评价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治疗 2 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儿时对避免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所起的作用。  方法 :对 2 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单纯并发 ARDS患儿采用 1高呼吸频率 ;2低潮气量 ;3限制气道峰压 ;4早期使用高呼吸末正压等通气模式 ,并在血液动力学监测下适当允许高碳酸血症。  结果 :与以往病例的治疗结果比 ,全组患者并发症低 ,无死亡。住院天数减少。  结论 :本组患儿治疗结果较好 ,作者认为要更新对 ARDS病理改变的认识 ,使用有针对性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避免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的再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7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ARDS的婴幼儿采用新的通气模式(1)低潮气量(6~8ml/kg);(2)高PEEP(6~12cmH2O);(3)限制气道峰压(<30~35cmH2O);(4)高呼吸频率(25~40次/分钟);(5)适当允许高碳酸血症(PaCO2≤60mmHg).同时注重液体限制、体位疗法等辅助措施,并在部分危重患儿及时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或)-氧化氮. 结果术后平均应用呼吸机时间12.73天.与以往同类病例的治疗结果相比,本组患儿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无明显后遗症,近远期随访均满意. 结论在改良的保护性肺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辅以液体限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ARDS的婴幼儿采用新的通气模式:(1)低潮气量(6~8ml/kg);(2)高PEEP(6~12cmH_2O);(3)限制气道峰压(<30~35cmH_2O);(4)高呼吸频率(25~40次/分钟);(5)适当允许高碳酸血症(PaCO_2≤60mmHg)。同时注重液体限制、体位疗法等辅助措施,并在部分危重患儿及时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或)一氧化氮。结果:术后平均应用呼吸机时间12.73天。与以往同类病例的治疗结果相比,本组患儿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无明显后遗症,近远期随访均满意。结论:在改良的保护性肺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辅以液体限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开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启霞  詹庆元  王辰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0):1541-1544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为了避免小潮气量通气策略所致肺萎陷伤,目前肺开放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肺复张手法及俯卧位通气作一综述,究竟哪一种肺开放策略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疗效会更好,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7.
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各种手段中,呼吸机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各种机械通气方式及参数的设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小潮气量机械通气(<6 ml/kg预计体质量,并使平台压小于30 cm H_2O)能减少死亡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标准疗法.而个体化的呼气末正压通气也是一个有前途的值得研究的方向.其他一些方法例如俯卧位通气、肺复张等不能作为常规的一线治疗,而只能作为严重情况下低氧血症的挽救治疗.另外本文也就机械通气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做了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意义。方法43例ARDS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X线胸片等。结果28例患者痊愈出院,15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5.1%。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0例中重度ARDS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气道压力释放通气组(APRV组)和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组,即使用容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效果。结果通气后1、2、3 d,两组患者在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均较通气前得到改善(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 d时,Ppeak、Pmean、ELWI水平均比SIMV组低(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3 d时,Pa O2/Fi O2水平均比SIMV组高(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3 d时,HR、CVP水平均低于SIMV组,MAP水平均高于SIMV组(P0.05),APRV组通气后1、2、3 d时,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均低于SIMV组(P0.05);APRV组无镇静剂使用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长于SIMV组,住ICU时间短于SIMV组(P0.05),两组在无脏器衰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重度ARDS患者中使用APRV通气模式,可提高有效的呼吸支持,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分别记录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8、24h动脉血气分析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同时记录每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有效和无效(死亡)例数。结果保护性肺通气组8、24h后氧合指数、PaO_2明显优于常规通气组(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常规通气组(P0.01),病死率也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