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是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静脉输液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存在一定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输液环境布局不合理,药物的运输、保存不科学,对新药的配伍禁忌不熟悉,护理人员本身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输液过程中没有加强巡视,忽略和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完善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针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得到不断完善,让患者以最佳的用药方法,达到最满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静脉输液给药可保证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可以快速起效和长时间维持给药状态,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输液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输液实践的风险,认识和防范输液实践存在的风险,解决输液存在的问题,对于降低输液相关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结果: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结论: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严格规范地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注射。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操作技术,也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在伴随输液技术的广泛应用,输液安全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在输液安全上存在着无菌区污染、规章制度不落实、责任心不强、告知沟通不到位、无菌观念不强、静脉输液流程不规范等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唐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96-197
精神分裂症患者输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疾病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专业知识积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以此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输液的安全隐患,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减少病人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方法 分析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结论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术,严格规范地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巡视,注重沟通,可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方法:随机抽查入住呼吸内科的静脉输液病人230例。结果: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2h 49例;输液卡填写不完整60例,输液滴速与填写滴速不符26例,特殊药物顺序安排不合理10例,未注意配伍禁忌3例,热原样反应2例,液体外渗12例,静脉炎8例。通过对静脉输液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后,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静脉炎、静脉输液药物变色反应和输液并发症明显减少,减少护患纠风,病人满意度增加。结论:应重视对输液的各个环节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对病人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增加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或消除输液中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分析药物配制、输注过程中安全隐患相关因素,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 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后,连续2年未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变色反应和输液并发症,7例静脉炎患者已全部治愈.结论 加强输液中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注射.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小儿疾病的常用手段,而门诊输液治疗因其显效快、方便、经济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家属接受。静脉输液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南鹤  王秀霞 《吉林医学》2012,(29):6485-6486
目的:总结神经科躁动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合理对策应对。方法:对86例住院躁动患者的输液进行了观察与护理。结果:有针对性地为躁动患者做好输液每一流程的工作,能够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对输液的整个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1.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输液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个别门诊病历字迹潦草,新药种类繁多,消毒不严交叉感染等都会给门诊输液带来隐患,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在家长看来,一旦孩子患病,都要输液才算是治疗,而儿科患儿对口服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也会选择静脉给药,从而使儿科患儿输液量逐年增加。由于儿科患儿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患儿家长不易配合,静脉输液治疗各环节均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我们对静脉输液患儿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微粒是静脉给药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颗粒杂质,直径一般为1—30μm或更大,5μ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以看到。静脉输液中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血管栓塞、肉芽肿、变态反应、热源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小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目前门急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实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使安全隐患逐年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钟桂钦  王芳 《当代医学》2009,15(28):80-81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法分别从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患者等因素分析门急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实施输液排队叫号系统,灵活机动调配人力资源,优化输液流程、实施全程护理,提高穿刺成功率,提倡人文关怀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针对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所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的发生。结论重视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可提高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的不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入住骨外科的输液患者315例次。结果:输液卡填写不完整86例次,输液滴速与填写滴速不符53例次,液体外渗11例次,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2 h 38例次。结论:应重视对输液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认真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成荷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922-923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有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特点,是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不仅是护理基础操作中用得最多的一项技术,也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输液巡视卡是护士对输液患者在输液期间的客观记录。由于其面向患者公开,接受患者的监督,因此输液卡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以作为重要的举证材料。据文献统计,在患者投诉中涉及静脉输液的约占28.28%。但在临床工作中,输液巡视卡的重要性并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我院情况,现回顾分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析老年人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输液前认真核对医嘱,姓名双核对制度;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输液安全隐患逐年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儿科输液安全问题、原因,采取护理措施加强防范,降低输液风险及差错事故.方法 选择2个季度儿科门诊输液病人,分季度统计护理缺陷,比对防范对策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结果 实施防范对策后,护理缺陷由第一季度的28例(2.24‰)下降至第二季度5例(0.59‰).提高了输液安全与质量,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 儿科输液虽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但只要加强管理,及时巡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过硬技术和灵活的沟通技巧,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液风险,减少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