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并融合内固定术来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的植骨融合术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3个月后患者植骨的融合率及JOA评分的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手术三个月后患者JOA评分都有提高,且P>0.05;而且两组患者植骨的融合率,观察组是100%,对照组是90%,且P>0.05。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是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宋志伟 《当代医学》2014,(30):53-53
目的评价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5)。试验组患者采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3个月后的植骨融合率与JOA评分的改善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无论是手术平均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所有患者JOA评分均有所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是100%与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阶段颈椎病患者共54例,采用分节段椎间隙减压、同时配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植骨的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统计结果显示,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7.4±4.5)min,平均出血量为(362.8±12.4)m L,5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植骨手术,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在植骨手术后12~15周骨性愈合,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颈椎高度丢失、植入钢板折断或自体髂骨脱落等现象,植骨融合性较好,JOA评分较手术前显著提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融合性好,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累及3个及3个以上椎间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减压融合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8例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内固定无松动,内置物无下沉.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提高明显(P<0.05).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效果好,并发症少,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分节段与长节段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行前路手术,其中累及3个间隙的62例,累及4个间隙的24例。分别行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手术 和分节段椎体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根据X线检查Cobb角及JOA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内固 定稳定程度、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分节段手术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 恢复更好,术后手部功能改善情况、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两种术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节段颈前路手术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12例(9例四节段,3例三节段)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评估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植骨融合率、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完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目的、术后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术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比较前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2个(或2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后路手术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两种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累及1~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植骨全部于12周~20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椎间高度未再丢失,内固定均无松动、脱出。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对脊椎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平均为8.8分,术后平均为16.2分,改善率82.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减压彻底,能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疗效较好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由颈前路实施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经后路实施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期间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等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要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及6个月时观察组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及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保持颈椎曲度,减轻疼痛症状,效果优于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
刘旻  饶书城  昝中学 《四川医学》2003,24(10):1035-103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手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价值。方法: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12例,累及3个节段者30例、4个节段5例。经颈前路开槽式减压,42例取自体髂骨植骨,5例取自体腓骨植骨。结果:47例中44例获得随访平均26,3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无骨块移位,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恢复的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95,5%(42/44),优良率86.4%(38/44)。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开槽式减压,取自体髂骨或腓骨植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1例连续三节段及以上病变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2例采取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A组);29例采取分节段单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其他椎间盘单独切除内固定术(B组),即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率,复查X片比较两组植骨融合率、颈椎椎间高度、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内固定均未发生松动、脱落、断裂,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术后随访角度丢失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有1例术后1年出现钛网下沉。两组植骨融合率于术后6个月时均为100%,但B组至术后3个月已达骨性融合,A组有4例至术后6个月时达骨性融合。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相对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颈椎前中柱结构破坏少,同时能够长时间维持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前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颈椎曲角度以及颈椎曲率指数、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16个月,疗效通过JOA评分、颈椎曲度角及颈椎曲率指数、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术能有效解除颈脊髓的压迫,恢复颈椎曲度角,重建颈椎稳定性,较连续性长节段融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四节段颈椎病患者病例17例,以JOA评分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所拍摄的颈椎X线片测量手术融合节段的Cobb角,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的8.2±0.4(6~11)改善为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13.6±0.5(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由术前的12.4±1.5度(-3~22度)恢复至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17.5±1.6度(7~25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四节段颈椎病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并可较好的改善颈椎矢状面生理前凸曲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留C4或C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2014年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4节段CSM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3例C2/3、C3/4、C4/5、C5/6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3、C5椎体,保留C4椎体;8例C3/4、C4/5、C5/6、C6/7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4、C6椎体,保留C5椎体,行分节段减压钛笼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经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时间(165±35) min,术中出血量(735±159) ml,术后引流量(120±39) ml。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5.4±2.1)、(15.5±2.1)、(16.1±1.9)分,均高于术前的JOA评分(12.6±2.9)分(P<0.05);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9.9±10.3)%、(62.7±8.4)%、(63.1±7.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分别为(12.8±4.2)、(13.0±3.2) mm,均大于术前的(9.2±3.1) mm(P<0.05)。末次随访未发现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保留C4或C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CSM可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保留C4或C5椎体可增加固定钢板螺钉的把持力,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可增加植骨面,从而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5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3例,术前和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7~54月,本组病例术后JOA评分和硬脊膜囊矢状径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潜行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潜行减压,取三面皮质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经过10~24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1例出现喉上神经牵拉伤,对症处理2个月后症状均消失。手术时间120~240min,出血量100ml左右,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很大的改善,颈椎融合率为100%,颈椎生理弧度恢复可。结论该术式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具有植骨融合率高、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手术出血少、椎体骨质保留多、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胡新华 《当代医学》2016,(28):27-28
目的:研究两种前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长节段型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分节段型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术式治疗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天、半年、1年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患者的cobb角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组患者在不同术式治疗下都取得良好效果,分节段型植骨内固定术效果更佳,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椎体次全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2个椎间隙者28例,累及3个椎闻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3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4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8例咽痛,3例螺钉松动.32例随访平均18个月,植骨于术后3~7个月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艮好.JOA评分平均提高7.8分,手术有效率为91.7%,优良率为76.0%.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