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8.6%(68/69),对照组治愈率94.8%(55/58),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复发率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7.5±18.0)min和(7.2±1.8)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5)min和(4.6±1.0)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快速、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葛新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36-223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斜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成人腹股沟斜疝住院患者118例,其中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58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术后疼痛评分、复发率、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比较有差异性(P〈0.01),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而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减轻术后疼痛,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9%(P〈0.01);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有效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徐明达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42-2943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率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复发率为3.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38%,复发率为24.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均手术成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5±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5)分(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4.9%(P<0.05);2组复发率分别为2.6%和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且术后疼痛轻、手术并发症少,较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68例,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术后尿潴留12例,阴囊积液5例。术后5~7天出院,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36例老年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在手术前调整患者状态,对老年患者的各种慢性病进行控制,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在35~115分钟,平均92.4±15.3分钟,术后9名发生急性尿潴留,2名发生阴囊积液,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住院时间6~10天,平均为7.5±2.3天。随访12~18个月,未发生1例术后复发病例。结论: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复发率显著降低,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VAS 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疼痛加剧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创伤较小、痛苦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是一种较理想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取该院2011年1月以前收治的3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法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斜疝的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度高、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疝修补术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两年,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年内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32-132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疗效作比较。方法9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复发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时间短,术后不需要使用镇痛药,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复发低,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4.
许鑫 《当代医学》2013,(6):44-45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4.2±1.2)分,平均手术时间(55.4±16.5)min,术后住院时间(4.5±2.1)d;36例患者中1例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随访2年,患者均未见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6.1±1.8)分,平均手术时间(75.3±18.6)min,术后住院时间(8.5±4.2)d。36例患者中1例阴囊积液,2例局部轻度异物感,2例切口皮下血肿,2例尿潴留;随访2年,4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术后VAS评分、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腹外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接诊的腹外疝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肿、尿潴留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外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腹股沟嵌顿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腹股沟嵌顿疝均行Lichtenstein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分钟,术后并发症有一例皮下血肿,阴囊积液二例,切口感染一例,无排异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0.4~2年无短期内复发病例,有一例有切口疼痛.结论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疝是安全的,与常规疝修补术相比不会增加并发症、及复发率,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2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174例腹股沟疝的病随机分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观察组)87例,传统疝修补术8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止痛剂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病情复发率。结果:经t检验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止痛药物应用率并发症及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TFH)与传统疝修补术(TH)治疗腹股沟疝(I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及复发。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份入院治疗的280例 IH 患小手术包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 TFH,对照组采用 TH,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0.5±10.6)min、术后疼痛时间(2.4±0.8)d、住院时间(5.8±1.4)d、下床活动时间(8.5±3.2)h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3±8.6)min、(3.2±1.1)d、(8.4±2.5)d、(18.7±6.4)h 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为5.71%、切口感染率0.00%、阴囊水肿率0.71%(1/140)术后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3%(23/140)、3.57%(5/140)、5.71%(8/140)、10.71%(15/14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机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异物感发生率低,住院费用少,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费用低,异物感小,因此临床需要结合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