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深度以及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来收入我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14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三组,A组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后异氟醚维持,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后持续维持,C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后笑气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前(T1)、切皮前(T2)、胆囊切除时(T3)、术毕拔管后30 min(T4)测定SBP、HR、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白介素-6 (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与T1比较,A组和B组T2点SBP和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者T2、T3、T4点SBP和HR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A组和B组患者T2、T3、T4点Cor、Glu、IL-6和CRP明显升高(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患者T2、T3、T4点Cor、Glu、IL-6和CRP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全凭静脉输注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较好的控制手术以及气腹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方法:将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GA)组和硬膜外(EA)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 mim、气腹后及放气后5 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结果:EA组术中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及气腹后E明显增高(P<0.05),术毕基本恢复(P>0.05);GA组气腹后NE和E均明显增高(P<0.05),术毕E仍未恢复(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存在明显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激反应较全麻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2组,G组为全麻组;GE组为全麻+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于5个时点抽血检测患者的血糖(BG)及皮质醇(Cor)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T0和T1时MAP、HR、BG、Cor值;G组T3和T4时MAP、HR、BG、Cor值较GE组升高。GE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则较G组少,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也较G组短。结论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于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显著减轻,更适合腹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两种麻醉药物使用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2012.1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50例病人。其中男31例,女29例,随即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组(A组)和异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组(B组),每组25例。比较术中患者各时点的MAP、HR、SpO2、PETCO2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平均动脉压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均低于麻醉前数值,A组诱导后10min心率下降,低于吸入麻醉组(P<0.05)。A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麻醉药物组合方式均能维持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效果更持久,不良反应更低。本研究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咪达唑仑诱导后七氟烷联合阿曲库胺维持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 T1时,2组患者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观察组GlU、Co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咪达唑仑诱导后七氟烷联合阿曲库胺维持麻醉,有利于维持人体循环稳定,有效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气的变化.方法 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 E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30分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的变化,并于上述后两个时点采集动脉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浓度及血气分析(PH、PCO2、BE).结果 (1)G组在气腹后30分时HR、BP均较E组和E G组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G组和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NE与血糖较气腹前升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E G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NE与血糖和气腹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G组、E组与G 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PaCO2较气腹前增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G组和G E组在上述时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G组和G 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PaCO2较气腹前增加不显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消除气腹及手术引起的心血管及应激反应,且可预防CO2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麻(GA)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GEA)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择期行LC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A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实验组患者采用GEA麻醉;在麻醉前、插管后、气腹后、术中30 min和拔管后的5个时间节点测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糖(Glu)、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和拔管后的Glu、Cor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SBP、DBP和MA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EA与GA相比,对老年患者LC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更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西宁地区低氧环境下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 0例ASAI-Ⅱ级行LC病人分为全身麻醉组 (Ⅰ组n =1 0例 )和全身麻醉加连硬外麻醉组 (Ⅱ组n =1 0例 ) ,观察麻醉前T1 ,麻醉诱导T2 ,气腹后 1 5minT3,放气后 1 5minT4的Bp、HR、Spo2 、ETC0 2 及即刻血糖变化。结果 术中Bp ,HRⅠ组较前升高 ,Ⅱ组降低 ,两组间有显著差别 (P <0 .0 0 5 ) ,ETC0 2 在气腹后均升高 ,血糖在Ⅰ组各时点逐渐升高 ,Ⅱ组接近麻醉前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出现应激反应 ,Ⅱ组较Ⅰ组轻。故我们认为麻醉选择以连硬外联合全麻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I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10例。测定麻醉前(T1)、气腹前5min(T2)、二氧化碳气腹后10min(T3)、放气后5min(T4),血糖(Glu)、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Ⅱ组在T3、T4、ACTH、Cor、CRP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相比可明显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3种麻醉方法对高龄LC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高龄LC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E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EGA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期(T1)、气管插管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B)HR、SBP、DBP、MAP、PETCO2、ECG,GA组与EGA组同时监测异氟醚MAC、气道压、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肌松情况及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结果EA组有17例麻醉效果优良,SpO2〉95%,PETCO2维持在正常范围,EG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GA组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A组在麻醉10~15min后血压下降程度与GA组、EGA组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相似(P〉0.05),EGA组在气管插管/拔管期血压波动不明显,而GA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EA组与GA组麻醉效果相似,EGA组麻醉效果优于GA组(P〉0.05)。结论EGA组麻醉椎管内局麻药用量、全麻维持药用量、肌松药用量等均相应减少,呼吸循坏功能较为稳定,术毕麻醉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多数患者术毕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是高龄LC手术患者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恢复情况.方法将择期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组(Ⅲ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Ⅲ组患者在置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10 min (T3)、拔管前即刻(T4)的SBP、DBP、HR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血糖(Glu)水平和皮质醇(Cor)水平较Ⅰ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Ⅱ组、Ⅲ组在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且苏醒期烦躁发生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全麻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循环稳定,麻醉恢复快,应激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改变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在麻醉苏醒室的陪护。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进行。记录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1 d(干预前)、干预后入手术室初及术后拔除气管插管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结果处理组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有明显好转,2组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患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使得患者更好的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有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n=30)与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n=30),监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时SBP/DBP、HR、SpO2、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清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组在麻醉后和气腹后SBP/DBP及HR均增高,并持续至气腹后30min(P<0.05),A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3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可乐定组。术中牵拉胆囊时,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差明显下降(P均<0.05),可乐定组上述参数值虽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以可乐定作为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的术前用药确有减轻对循环系统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NS 2 mL、氯诺昔康0.2 mg/kg、地佐辛0.1 mg/kg(每组30例)。记录3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3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Ⅰ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Ⅱ、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T2、T3的HR和MAP与Ⅱ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3的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Ⅲ组疼痛评分比无统计学意义。3组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能有效、安全地预防LC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气管内全麻、腰硬联合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紧闭面罩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三组,Ⅰ组(n=30)采用气管内全麻;Ⅱ组(n=30)采用腰硬联合静脉麻醉;Ⅲ组(n=30)采用腰硬联合紧闭面罩吸入麻醉。结果Ⅰ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在麻醉诱导插管及拔管时波动大;Ⅱ组、Ⅲ组麻醉后气腹前SBP、DBP、HR的略有波动,气腹后恢复。Ⅰ组、Ⅲ组在气腹后PH值和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Ⅱ组在气腹后PH值略下降,PaCO2略升高,经面罩吸氧,辅助呼吸,恢复到正常范围内(P>0.05)。结论气管内全麻插管、腰硬联合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吸入麻醉都可满足腹腔镜手术。腰硬联合吸入麻醉具有操作方便,刺激反应少,苏醒快,病人舒适、安静、无烦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病人气腹应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忠玉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82-38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气管内全麻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病人气腹应激的影响。方法对44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单纯气管内全麻(A组),并与同期44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B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循环和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体重、ASA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DBP)、心率(HR)在气腹后明显高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P〈0.05),尤其DBP、HR均高于B组同一时段的水平(P〈0.05)。而B组术中SBP、DBP 、HR均稳定于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水平。A组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后皮质醇、醛固酮水平较人室麻醉后.术前稳定时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B组(P〈0.05)。B组两者改变不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通过有效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通路,降低气腹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气腹应激的影响,保持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和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1~2级,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经颈外静脉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胆囊切下时、术毕拔管后抽血检测皮质醇、胰岛素、血糖、补体.结果麻醉后血糖(GLU)逐渐升高(P<0.01),补体C3、CH50逐渐降低(P<0.01),皮质醇(COR)一过性降低后逐渐升高(P<0.01),补体C4、胰岛素(INS)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泊酚复合麻醉不能完全抑制病人的应激反应,对补体参与的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单次使用地佐辛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在术毕静脉注射地佐辛5mg(A组,n=80)、地佐辛10mg(B组,n=80),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μg/kg(C组,n=80)。观察各组拔管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1h、4h、6h、8h的VAS评分,并记录各组患者要求再次镇痛的间隔时间与总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h内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术后要求再次镇痛的间隔时间与总次数B组次数最少,间隔时间最长(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毕静脉注射地佐辛5mg、10mg可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10mg镇痛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