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医学和中医学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理论和诊治疾病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运用中、西医两种理论和方法形成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为此,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对于揭示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深入揭示疾病的本质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时,应从病与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切入,做到临床研究系统化、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证候化、证候模型与临床统一化.将中医理论基本思想渗透于现代医学研究之中,使病理、病理生理学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医思辩的特征,使两个医学学科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关系上,更加强重视研究其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改革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和考核方式,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西医结合田道正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目前我国医药卫生战线已有了比较齐全的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医疗队伍。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医疗的特色之一,也是我们在医药领域足以称雄世界的优势。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已取...  相似文献   

4.
天然免疫与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普遍性的重要防御机制。在机体中,维持体内平衡,抵抗外来的不良刺激,天然免疫是最早、最快发生应答的机制。虽然天然免疫不如针对特异性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强,但天然免疫稳定而保守.具有应对广泛刺激的效应。近来有关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发展迅速,不仅涉及抗感染、抗肿瘤、自身免疫及保持自身稳定等领域,还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天然免疫机制(如Toll样受体和CpG在增强免疫中的作用)。天然免疫范围很广,包括人体的屏障、细胞(如吞噬细胞、树突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短肽等)。已有较多编码天然免疫因素的基因被克隆,表达的产品已制成成品,有的已用于临床。天然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不可缺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家提出中西医结合,既有爱国主义,又有科学预见。献身这一事业,虽然对个人发展有风险,但是仍要艰苦奋斗,不懈探索。"吴咸中对中西医结合的最初认识,贯穿了他人生道路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建立与临床和实验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建立与临床病例、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新型病理生理教学模式.方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结合临床病例和科学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并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表示欢迎,并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结论: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医学生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及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分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医学专科学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迫切需求,提出要稳步推行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教学,实践者应当在更新观念、消除歧见、认准目标、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积极争取管理部门的支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优化、完善这种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建设,使之成为有效提高病理牛理学教学质量的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和西医起源各异,发展历程和学科内容也完全不同,就医学信息的角度而言,二者各自的理论成分中相同或相似之处少见,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却并非能够简单地理解为遵循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同一时间段对同一对象实施诊疗活动.作者认为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当建立在理论的深化和大统一目标基础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医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中医和西医从完全不同的两个角度,为研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而两者最根本的差别来自于其哲学基础和起源发展,因此,对中西方医学史进行比较研究对中西医结合以至生命科学的更深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10.
由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慈利县中医院承办的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5~27日在慈利县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省内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涉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临床基础、中药复方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等内容。会议开幕式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葛金文教授主持,湖南中医药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临床促进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李文斌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63-1665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通过建立高质量临床病案例库、提高教师的间接临床经验和结合临床促进病理生理学教学的认识,将临床病案例引入病理生理学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羊肠线穴位埋藏疗法(简称埋线疗法)及穴位刺激结扎疗法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革命医务工作者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创造出来的许多新医疗法中的两种,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我们七年多的医疗实践证明,这两种新疗法对解决不少疾病尤其是多发病、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如胃病、哮喘病、腰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病后遗症、脑发育不全等)疗效良好,值得继续推广应用,今将粗浅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BL与PBL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级预防专业(62人)和2015级口腔专业(68人)为授课对象,课程内容为病例分析。2015级预防专业组实施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实施LBL+PBL教学;两组授课均为6学时,其中LBL+PBL教学学时分配为LBL 2学时、PBL 4学时。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授课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课后调查结果显示,2015级预防专业组有11人(17.742%)今后"肯定"愿意选择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有38人(92.647%)今后"肯定"愿意选择LBL+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学生对LBL+PBL教学的各项认可度,均高于2015级预防专业组对PBL教学的认可度。结论学生长期接受LBL教学,所以很难从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立即适应PBL教学。在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课程中采用LBL+PBL,教学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观点,是指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并取得优于单一西医和中医的更好疗效。其基本方法有:(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2)祛邪和扶正相结合;(3)局部和整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特点、治病方法的描述与对比,阐述了未来医学发展的动态、方向及目标,预示了未来医学,将是西方医学与中医相结合而成为更加完美的医学。  相似文献   

16.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我国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要取得较大成果,非充分发掘利用我祖国医学遗产搞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7.
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并行的时代,中医终于找到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实践,即中西医结合。本文从科学人文主义的角度,论证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市卫生局举办的第四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期满结束市卫生局为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干75年4月委托市中医学校举办第四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这个班学习期限为半年,已期满结束。参加学习的学员,是由市属各医疗单位和重庆医学院选派的西医。  相似文献   

19.
病例讨论课内外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病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以15级预防、口腔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频数分布情况。结果PBL教学法具有多方面作用和优势:比如可以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加强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有31.3%的学生对PBL教学法持非常肯定态度,而且能够做到很好的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有59.8%的学生是可以接受PBL教学法的,但还是有92.3%的学生选择PBL+LBL教学法,相比较选择单一PBL教学法的31.6%,则占绝对优势。结论 我校在病理生理学的LBL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之相结合进行试点授课,收效显著,应进一步反思和研讨,使其更有效结合、完善,为基础医学教育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