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探讨洗涤红细胞制备方法,改进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的制备效率和质量。采用全血和悬浮红细胞各20袋为原料,每袋为2个单位,分别用开放式和四联盐水袋两种方法制备,比较两种不同原料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结果。结果:以全血和悬浮红细胞为原料制备洗涤红细胞,血浆蛋白清除率和残留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以开放式和四联盐水袋两种方法制备洗涤红细胞,制备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以悬浮红细胞为原料,采用四联盐水袋制备为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两种方法洗涤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比较它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提供质量依据.方法 对(-70±5)℃保存30 d的10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解冻后采用两种洗涤方法处理,计算出洗涤前后各袋血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 方法一用ACP215型血液处理机渗透压变化率设为350,洗涤3次方法洗涤的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方法二ACP215型血液处理机渗透压变化率设为500,洗涤5次的红细胞,但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方法一高于方法二,其他指标接近.结论 方法二洗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高洗涤红细胞制品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醇-腺嘌呤-磷酸盐红细胞保存添加剂(MAP)洗涤红细胞制品采用全封闭联袋系统制备,可在4~6℃的条件下保存2~3周[1,2].其优点有:可以保证临床及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应用;洗涤红细胞制品可成为常规制备的一种制品;输用"O"型MAP洗涤红细胞制品可作为临床的一种应急疗法等.随着MAP洗涤红细胞制品在国内血站系统不断应用,作者就如何保证和提高MAP洗涤红细胞制品质量提出如下观点.  相似文献   

4.
洗涤红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红细胞制剂,由于在洗涤中它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以上的血浆蛋白,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凝物等,故应用本制品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比例逐年增高,而采用多联袋系统制备WRC,不用反复开放血袋即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又省时省力,应用越来越普遍,我站采用两种不同样式的联袋套材(用A、B表示)各制备30袋洗涤红细胞进行对比实验,并将其质量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输血以红细胞制剂使用率为高 ,先进发达国家的红细胞制剂使用率已达 90 %以上 ,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应用红细胞制剂代替全血。洗涤红细胞是一种常见的红细胞制剂 ,它能够增强运氧能力 ,尤其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而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 ,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近年来 ,我们对洗涤红细胞的制备方法作了改进 ,获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洗涤红细胞传统的制备方法在洁净的百级操作台上 ,将一袋 5 0 0 ml灭菌生理盐水经穿刺后分多次加入到浓缩红细胞袋内 ,加入灭菌生理盐水相当于提取血浆的量 ,将…  相似文献   

6.
探讨洗涤法和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对悬浮红细胞多项指标的影响。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临床使用的悬浮红细胞(规格1.5单位)共600袋,悬浮红细胞滤白前留取标本,采用洗涤法、过滤法滤除白细胞后的标本,观察对比两种滤除方法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RBC畸变率、游离Hb、红细胞比容(HCT)、Hb、RBC溶血率和P50的指标变化。除过滤法滤白后红细胞畸形率升高(P<0.01),滤白前后悬浮红细胞的其余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洗涤法和过滤法对血液进行滤白,虽然过滤法会提升红细胞的畸形率,但是不会对血液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过滤法和洗涤法均为临床输血中较为有效的滤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控制冰冻红细胞制备和洗涤过程中关键点和质控点,保证冰冻红细胞制备及解冻后质量。方法冷冻采用高浓度甘油慢速冷冻法,洗涤采用盐液洗涤法,质控按照中国输血技术规范及ISO9000-2001版相关操作规程。结果冰冻红细胞解冻后各项质控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冰冻红细胞在制备和洗涤过程中注意关键点和质控点,就可以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分离骨髓血MNC的质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骨髓血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的最佳方法,以满足临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质量要求。方法将骨髓血离心分出部分血浆后剩余的红细胞悬液缓缓加入盛有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无菌塑料袋内,以1200r/min.20min,4℃离心,分出单核细胞层至500ml的空袋内,然后加入0.9%NaCl液,2500r/min,4℃离心7min,重复洗涤2次,此制备方法作为A组;B组:改变分离MNC分离过程的离心条件为1800r/min,4℃,20min离心,洗涤过程同A组;C组分离MNC离心条件同A组,洗涤时500ml改为200ml无菌空袋,洗涤3次,比较A,B,C三组制备过程对MNC回收率、红细胞残余量的影响。结果A组MNC回收率明显高于B组,红细胞残余量二者无明显差异;A组与C组相比,c组MNC回收率高于A组,红细胞残余量无明显差异。回顾性调查分析18例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总有效率80%以上。结论分离MNC离心争件和洗涤过程的不同对MNC回收率有重要影响。应用以上方法制备的MNC用于临床治疗是可行的,且不受样本体积限制。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输血反应减少输血相关疾病发病率,输注洗涤红细胞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病人,尤其是需长期输血的慢性病人的欢迎。洗涤红细胞的制备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可清除80%的白细胞并保留70%以上红细胞,血浆蛋白的含量也极少,不仅可预防输血引起的异体蛋白、白细胞抗原的过敏反应,而且对减少输血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有非常重要意义。囟此,保质保量为临床提供洗涤红细胞是我们采供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将我们对洗涤红细胞方法、洗涤前后白细胞清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血站系统洗涤红细胞制品大多采用手工开放式和封闭式洗涤方法来制备,尚无机器自动洗涤来制备洗涤红细胞制品的。手工制备的缺点是洗涤过程由人工来完成,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血液离心效果好坏等因素影响,在白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回收环节上波动较大,直接导致洗涤红细胞制品质量的不稳定。为提高洗涤红细胞制品质量,我中心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研制开发自动完成红细胞洗涤的仪器及配套耗材制备洗涤红细胞制品。  相似文献   

11.
梁艳 《贵州医药》2016,(6):592-593
由于 ACP215价格昂贵,且使用频率不高,配置多台设备会导致资源浪费,然而,当出现洗涤仪故障或临床急需同时洗涤多袋冰冻红细胞时,就必须用手工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来满足临床急诊用血的需要,因此,我科室经过模拟 ACP215全自动细胞洗涤仪的洗涤方法,使用无菌接驳机在密闭环境下手工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最终制品质量检测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洗涤红细胞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期内的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剂用大量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洗涤,去除大部分非红细胞部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0.9%氯化钠溶液中,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其特点:洗涤红细胞是在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基础上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反复洗涤3遍以上制备而成的,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也去除了的大量的细胞碎屑、代谢产物、抗凝剂、钾、氨和微聚物,同时也损失了约20%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河北医药》2010,32(11):F0004-F0004
成分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业务科室,负责将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通过离心、过滤、分离、洗涤等方法制备成各类血液成分。每年分离制备的全血量超过12万袋,生产出各类血液成分达30余万袋。目前开展了白细胞储存前滤除、Rh(D)阴性血液的冻存制备、MAP洗涤红细胞的制备、血浆病毒灭活等项目,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张凤英  董俊忠 《河北医药》2008,30(9):1426-1427
MAP洗涤红细胞是采用红细胞营养保存添加剂(MAP)对浓缩红细胞反复洗涤制成的红细胞制品.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2~6℃环境下保存30 d,方便临床应用,同时MAP洗涤红细胞去除了血中80%~90%的白细胞,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本文回顾分析MAP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北医药》2010,32(12):F0004-F0004
成分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业务科室,负责将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通过离心、过滤、分离、洗涤等方法制备成各类血液成分。每年分离制备的全血量超过12万袋,生产出各类血液成分达30余万袋。目前开展了白细胞储存前滤除、Rh(D)阴性血液的冻存制备、MAP洗涤红细胞的制备、血浆病毒灭活等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用两种洗涤溶液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来比较应用不同洗涤溶液,一类是9%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一类是9%氯化钠、0.9%氯化钠分别进行解冻红细胞洗涤,选择合适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洗涤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采血6d之内新鲜全血32份,通过手工制备冰冻红细胞:6d之内(2~6℃保存)新鲜全血经过25min,2300转,离心后去除血浆,将血液倒入三珠空袋内,用无菌接驳机连接输血器,应用甘油160ml,25min加入振荡器60次/min,室温沉淀30min后放入-80℃冰箱速冻,1个月后进行解冻。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袋,应用ACP215血液处理仪进行解冻红细胞。A组洗涤液包括9%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0.9%氯化钠这三种溶液;B组洗涤液包括9%氯化钠、0.9%氯化钠这两种溶液。用两种不同洗涤溶液进行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洗涤,通过检测项目为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留率%,血小板残留率%,甘油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外溶血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组解冻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81.0%±2.6%,白细胞残留率0.67%±0.14%,血小板残留率0.00%,甘油含量4.8±0.43g/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0.62±0.11g/L,体外溶血13%±5%。B组解冻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82.0%±2.3%,白细胞残留率0.61%±0.26%,血小板残留率0.42%±0.1%,甘油含量(5.1±0.13)g/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0.53±0.12)g/L,体外溶血12%±4%。两组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工制备冰冻红细胞后,应用ACP215血液处理仪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分别使用A、B两种洗涤液,根据统计学分析洗涤效果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可以确定在洗涤中不加入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检测结果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12年10月份施行洗涤红细胞库存后,证实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调查分析青岛市4家三甲医院2010~2013年4月洗涤红细胞使用及增长情况;调查青岛市中心血站成分科2010~2013年4月份加班制备急诊用洗涤红细胞次数。结果青岛市各医疗单位每年洗涤红细胞的用量在增长;青岛市中心血站加班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次数明显减少。结论青岛市中心血站洗涤红细胞的库存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1种冰冻红细胞最佳制备方法,用于稀有血型血液的长期保存。方法以甘油为保护剂,低温保存红细胞,使用前水浴解冻,用不同浓度的洗涤液洗涤去除甘油,以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残余甘油量、体外溶血试验和无菌试验为质量控制项目。结果储存6 d内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10 mL/min、150次/min水平摇摆条件下分2次加入57.1%的甘油溶液,中间静置平衡10 min,使甘油浓度达到40%(w/v),-80℃保存。数周后,42℃水浴解冻,15 mL/min、150次/min水平摇摆条件下分别用9%NaCl溶液、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溶液、0.9%NaCl溶液洗涤去除甘油,再用0.9%NaCl溶液混悬。18袋制品各项质量指标好于原传统方法,且均符合国家要求,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结论此法优于传统方法,可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郑州两家三甲医院300例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其中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48例(盐水组),输注MAP红细胞红保存液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52例(红细胞保存液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同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组内Hb水平比较,输血后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保存液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盐水组未发生,但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洗涤红细胞均安全有效,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反复输血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应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洗涤红细胞( W RC ) 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 50例贫血病人,另一同病种病人 38例输全血 ( 剂量与洗涤红细胞相当)治疗后,比较 2组红细胞 ( ) RBC 、血红蛋白 H GB) ( 、红细胞压积 ( )的结果变 H CT化。结果 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后的 50例贫血病人其 RBC、H CB、H CT 水平明显高于输全血治疗后的 38例贫血病人 (P<0.01) 。结论 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贫血病人,尤其是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