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部分肝脏切除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防治术后出血及胆汁渗漏的效果.方法 制作家兔部分肝脏切除模型,将4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20).其中假手术组行单纯开腹术,对照组与实验组行肝脏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烧灼肝脏创面,实验组在烧灼后再在肝脏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术后观察动物进食、体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时记录腹腔引流量,检测腹腔引流液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g)、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TBil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6.0±2.7)ml和(23.7±2.9)ra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5)ml和(27.3±2.9)min(P<0.01);实验组动物的腹腔引流量、引流液中Hg、wBC和TBil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术后腹腔引流液中Hg水平在术后第1、2和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il水平在术后1、2、3、5和7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LT、AST、LDH和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实验组的ALT、AST(除第3 d以外)和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动物进食良好,体重增加,无不良反应和死亡发生.结论 肝脏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对防治术后创面出血和胆汁渗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后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肝酶学的恢复和胆红素代谢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现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对肝纤维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32只SD 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baclofen处理组和CGP35348处理组.用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肝纤维化,baclofen和CGP35348处理均在肝纤维化形成后.摘眼球取血测肝功能.留取肝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组织学结果显示CGP35348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重于baclofen组(P<0.001).baclofen处理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总胆红素(TBil)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水平均显著低于CGP35348处理组(P<0.01).CGP35348处理组ALT、AST、GGT、TBil以及DBil血清水平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baclofen处理组肝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elofen组α-SMA水平显著低于CGP35348组和模型组(P<0.01).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baelofen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细胞的迁移能力而改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 (TPN)对肝移植受体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 0 0 1年 9月~ 2 0 0 4年 6月期间在我所肝移植中心住院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 ,取符合标准的 3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进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肝移植术后 6h开始给予单糖或脂肪乳剂和单糖联合功能的TPN(分别为Glu对照组和MCT/LCT组 ) ,TPN期为 7d ,期间严格禁食。于TPN后第 1、4、7、10、30、90及 180天收集标本 ,检测血ALT、AST、GGT、TBil及DBil。结果 TPN支持后MCT/LCT和Glu组ALT、AST、GGT、TBil及DBil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 ,与单糖组相比 ,脂肪乳组降低迅速。结论 含脂肪乳的TPN较单糖TPN更有利于促进移植肝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前 1d、术中及术后第 1~ 3天给予 2 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 ;B组为对照组 ,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1、3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术后第 7天两组病人ALT、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毕、术后第 1天B组病人C反应蛋白 (CRP)、皮质醇 (Cor)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第 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A组病人术后CRP、Cor无明显变化。结论 乌司他丁对LC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缓解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术后胃肠激素、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89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n=45)和开腹组(n=44),分别予以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和开腹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PLR、NLR,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周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结果:3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低,术后胃肠道恢复、肛门排气、进食、排便、拔管、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TBil、AST、ALT、MTL、GAs及血PLR、NL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血清TBil、AST、ALT、MTL、GAs及血PLR、NL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组血清TBil、AST、ALT与血PLR、NLR水平较开腹组低,血清MTL、GAs水平较开腹组高,对机体肝功能、胃肠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应激反应相对较轻;3D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血清TBil、AST、ALT、MTL、GAs及血PLR、NLR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且对机体肝功能、胃肠功能影响小,应激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sEST+EPBD)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2013年4月~2017年4月128例JPDD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sEST+EPBD治疗56例(sEST+EPBD组),EST治疗72例(EST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1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淀粉酶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术后1周,sEST+EPBD组和EST组ERCP成功率分别为100.00%和97.22%(P0.05)。术后1周,sEST+EPBD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2.86%,显著高于EST组的77.78%(P0.05)。治疗后1周,两组TBil、DBil、ALT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sEST+EPBD组较EST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sEST+EPBD治疗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可显著提高结石一次性清除率,安全性高,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考虑作为并JPDD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海拔地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探讨海拔高度对L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海拔地区共选择80例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行LC,根据手术地点的海拔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西宁地区患者(平均海拔2 200 m),B组为兴海县患者(平均海拔3 300 m),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4 mm Hg,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与术前1 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肝功能ALT、AST、TBIL、DBIL均显著升高,且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P0.05);至术后第5天,A组患者ALT、AST、TBIL、DBIL已恢复术前水平,而B组患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A、B两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ALT、AST、TBIL、DBIL均高于A组(P0.05)。结论:在CO2气腹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可能是LC术后引起患者肝功能变化的因素之一,海拔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以术后第3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LOLA)对肝癌合并肝硬化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患者分为2组,仅治疗组于术后1~7 d静脉应用LOLA。全部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5、7、10、14 d抽外周静脉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结果:治疗组术后1、3、5 d 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5 d 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7 d ALT恢复正常的比率高于对照组。LOLA对术后TB、DB无影响。两组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无差异(P=0.557)。结论:LOLA能促进肝癌肝硬化半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烷麻醉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择期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七氟烷麻醉,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30例。观察炎症应激反应因子TNF-α、IL-6和IL-10水平;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和ALB;统计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术后1 d、3 d、7 d,两组患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TNF-α、IL-6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1、3、7 d,两组患者AST、ALT和TBi 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AST、ALT和TBi 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术前术后均无差异(P0.0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抑制了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因子的分泌,促进了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不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刀(ultrasonic harmonic scalpel,UHS)与高频电刀(high-frequency mono-polar electronic scalpel,HMES)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6例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8例术中应用UHS(A组),118例术中应用HMES(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胆漏率、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ALT、AST、TBIL、DBIL、GGT、AL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胆漏率、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检测显示,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第1天,B组术后第1天、第3天ALT、AST明显升高(P<0.05),第5天两组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3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TBIL、DBIL水平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术后第5天较第3天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5天两组ALP、GGT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术中应用UHS、HMES均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每搏变异度指导术中限制性输液对肝叶切除术病人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腹下行肝叶切除术病人40例,年龄33~60岁,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常规输液组(A组)和限制性输液组(B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异丙酚.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间断追加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BIS值40~60.术中静脉输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为2∶1,A组和B组输液速率分别为10~20和5~12 ml·kg-1·h-1,分别维持每搏变异度值5~7和11~13.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记录术中异体输血情况、出血量和尿量.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术后1、3、5 d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ALT、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肌酐和乳酸的水平;同时测定Hb和Hct.结果 2组术中血液动力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A组比较,B组异体输血率降低,输血量、出血量和尿量减少,术后1 d时血清TP和ALB的浓度升高(P<0.05).与基础值比较,2组术后血清ALT、AST、TBIL和DBIL的水平升高,血清TP、ALB的浓度、Hb和Hct降低(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搏变异度值能够有效地指导肝叶切除术病人限制性输液.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 (SVV)-guided intraoperative fluid restriction o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lobectomy. Methods Forty ASA Ⅰ - Ⅲpatients of both sexes aged 33-60 yr weighing 52-80 kg undergoing elective hepatic lob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 n = 20 each): group A routine fluid administration and group B restricted fluid administration.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iv lidocaine, fentanyl and TCI of propofol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 3-4 μg/ml).Tracheal intubation was facilitated with cisatracurium 0.2 mg/kg. The patients wer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PETCO2 was maintained at 32-38 mm Hg. Anesthesia was maintained with 1%-2%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d intermittent iv boluses of fentanyl and cisatracurium. BIS value was maintained at 40-60. Radial artery was cannulated and connected to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 (Edwards Lifeaciences, USA). ECG, MAP, CVP and SVVtained at 5-7 in group A and 11-13 in group B. Blood loss, urine output and the amount of RBC and plasma infused during operation were recorded. Serum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protein (TP), albumin (ALB), total bilirubin ( TBIL), direct bilirubin ( DBIL),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creatinine (Cr) and lactate and Hb, Hct were measured the day before surgery (baseline) and at day 1,3 and 5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maintained within normal limits during operation in both groups. The blood loss, the amount of RBC and plasma infused and urine output during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while the serum TP and ALB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on the 1st postoperative day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The serum levels of ALT, AST, TBIL and DBIL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P and ALB and Hb,Hct decreased,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serum BUN and Cr concentrations and lactate after ope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values before operation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levels of ALT, AST, TBIL, DBIL, BUN, Cr, lactate,Hb and Hct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2 groups. Conclusion SVV can guide effectively intraoperative fluid restri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ic lobectomy.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时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胆管探查术患者40例,ASAII~III,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1%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B组采用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维持。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于术前和术毕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毕肝功能血清ALT、AST、TBIL和DBIL均升高;但B组与A组相比,其上述4项指标上升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探查术时肝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疗效。 方法:55例肝移植患者分别在术后48 h内给予EN(27例,EN组)或肠外营养(28例,PN组)支持。比较两组术后第1、9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及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 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各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9天,EN组ALB、PA、LC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均P<0.05);两组间ALT、AST、TBIL、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EN组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EN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P<0.05)。 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应用EN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病人胆道探查术后螺旋型鼻肠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胆道探查术后回输胆汁的可行性及其对肝硬化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性黄疸行胆总管切开探查病例中合并肝硬化6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术前按常规留置螺旋型鼻肠管,术后经螺旋型鼻肠管将每日外引流的胆汁回输,B组病人术后嘱病人每日将外引流的胆汁分次口服.术后1 d、3 d、6 d、9 d和12 d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送实验室检测TBIL、DBIL、AST及ALT,并对病人的饮食恢复情况、术后精神状态评估等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A组病人术后TBIL、DBIL、AST、ALT恢复正常的时间较B组病人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恢复情况、术后精神状态评估等亦存在显著意义. 结论: 螺旋型鼻肠管在胆道探查术后胆汁回输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螺旋型鼻肠管对机体刺激性小(患者遵嘱率高),对病人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三维重建技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2),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在术前及术后7 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AFP、ALB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 d ALT、AST、TBIL、AF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ALB含量高于对照组术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加快患者恢复,确保手术安全,值得在地市级三甲医院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不同能量平衡状态下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参与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4周龄FVB/N雌性小鼠18只,分为3组:Mex3c+/- 突变组(文中简称Mex3c+/- 组,n=6),HFD组(给予高脂饮食,n=6)和Control组(给予普通饲料,n=6),全部饲养至14周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RT-PCR检测肝脏组织LEPR的mRNA相对量;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组织leptin、LEPR蛋白表达;ELISA检测三组小鼠血清中可溶性LEPR、ALT、AST、TBIL和DBIL浓度。结果 (1)小鼠14周龄体质量:与Control组[(18.20±1.04)g]相比,Mex3c+/- 组体质量降低[(15.23±0.57)g,P<0.01],HFD组体质量增加[(21.56±2.56)g,P<0.01]。(2)病理学染色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肝细胞存在大脂滴,胞质减少;Mex3c+/- 组肝细胞内有脂滴。(3)肝脏组织LEPR mRNA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1.01±0.02)比较,Mex3c+/-组LEPR mRNA(1.44±0.30)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FD组LEPR mRNA(1.90±0.3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脏组织leptin、LEPR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显示,3组肝脏组织leptin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ntrol组相比,Mex3c+/- 组、HFD组均高表达LEPR蛋白(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3组肝脏leptin蛋白表达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ntrol组[(2 011.60±589.07)pg/mL]相比,Mex3c+/-组血清中可溶性LEPR浓度[(1 873.62±643.49)pg/mL]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明显升高[(7 264.33±1 640.83)pg/mL,P<0.01]。(5)肝功能:与Control组比,Mex3c+/- 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但TBIL、DBIL水平升高(P<0.05);HFD组血清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在不同能量平衡调节下通过诱导leptin-LEPR信号通路参与肝细胞损伤的过程,在正负能量状态下肝脏组织中LEPR都会有所升高,表明Mex3c+/- 诱导的负能量状态和HFD诱导的正能量状态都会对肝细胞产生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LCBDE+PDC)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组(LCBDE+PDC组,n=22)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组(ERCP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BMI、结石数目、结石长径、WBC、TBIL、DBIL、A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BIL、DBIL、A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LCBDE+PDC组相比,ERCP组手术时间更短[(26.58±6.59)min vs (79.95±9.95)min]、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更短[(14.18±1.64)h vs (21.59±3.53)h],术后第1天WBC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数量≤2枚及结石长径≤15 mm的患者,采用LCBDE+PDC与ERCP治疗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但ERCP治疗较LCBDE+PDC在总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较高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移植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0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的资料,根据MELD评分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MELD评分≥30分的23例为高MELD评分组,MELD评分<30分的57例为低MELD评分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无肝期、术中血液制品输入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和受者1年存活率,同时比较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导致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MELD评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血液制品输入量、ICU治疗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MELD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无肝期和患者1年存活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和存活者相比较,MEL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机械通气、血清钠水平、持续性肝性脑病(重型)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单纯依靠MELD评分不足以准确判断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状态,高MELD评分者也可获得较好的肝移植结果,术前严重的低钠血症、重度肝性脑病以及机械通气是除MELD评分以外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性损伤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功能损害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褪黑素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完全随机化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组,n=16)、假手术组(SO组,n=16)、胆总管结扎组(BDL组,n=16)和胆总管结扎+褪黑素治疗组(BDL+MT组,n=16)。应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褪黑素治疗组大鼠手术前1 d至手术后7 d连续腹腔注射褪黑素0.5 mg(/kg.d),每日10∶00给药。分别于手术后第4 d和第8 d两个时间点采集标本,检测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变化,比色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或活力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CN组和SO组比较,BDL组大鼠血浆TBIL、ALT、AST、AKP、GGT水平和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SOD、CAT、GSH-Px活力或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AI增加(P〈0.01);褪黑素治疗可使血浆TBIL、ALT、AST、AKP、GGT和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SOD、CAT、GSH-Px活力或GSH含量明显升高(P〈0.01),AI减少(P〈0.01)。BDL组肝组织MDA含量与血浆TBIL、ALT、AKP、AST、GG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GSH、SOD、CAT、GSH-Px与血浆TBIL、ALT、AKP、ALT、AST水平分别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BDL组肝组织MDA含量的变化与AI呈正相关(P〈0.01),而GSH含量及SOD、CAT、GSH-Px活力分别与AI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肝组织自由基大量产生介导的氧化性损伤及其细胞凋亡,参与了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褪黑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拮抗肝组织过氧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