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生,作为刚刚退休的老年人,我心中有一个疙瘩很难解开。自己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订了不少的报刊来看,懂得了不少科学养生的知识。可是,也遇到了难以弄懂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某杂志上大肆宣传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对人类的害处,要求人们注意节食,节食可以长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工作关系,有的人常年在办公室坐着,其实长期坐着也会"坐"出病来。《黄帝内经》中记载"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虽然"久视、久卧、久坐、久立"都是不运动,但"久坐"是不运动最重要的表现。坐着虽然舒服,但是久坐不动容易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肌肉松弛无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70%的疾病是由  相似文献   

3.
钱琦 《科学养生》2013,(5):29-30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恨不能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挤出来,尤其是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更是不把身体健康当回事,有时忙碌起来,连"三急"也常常"忍了又忍"。殊不知,憋的次数多了,祸根也就埋下了。憋坏"子宫"办公室白领由于一天99%的工作时间都在力公室里坐着,这样容易导致女性的盆腔充血,附件和宫颈的血液循环不畅通,而且长时间坐着阴部透气也不好。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就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引发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而且,宫颈自  相似文献   

4.
王金山 《科学养生》2011,(12):34-35
"温水青蛙"的故事您听说了吗?说的是一个肥大的青蛙,蹲在温水锅里一动不动,仿佛舒服极了。然而,当水温渐渐高,它受不了时,想跳出时已骨酥身软,结果被活活地"温"死了。现在,我们人类也在时时受这样的"温水杀手"袭击。那就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个名词"久坐"。对于"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开车、上班、开会、上网、吃饭、看电视等,都是坐着。坐着,可以说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个姿势。前不久,英国一家公司调查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由西药或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引起的重金属毒副反应频出,日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员的关注。人们应当明白,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双重的,既有益处,也有害处,世界上没有  相似文献   

6.
《亚太传统医药》2006,(4):62-62
<正>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人将枸杞子这种补品用开水浸泡当茶长期饮用。如问其原因,则答曰:枸杞子有滋补作用,当茶饮用可以补身体,而且价格不贵,现在用它的人多着呢!显然,这些人在使用枸杞子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认为反正是补品,多多益善,至少不会有害处。其  相似文献   

7.
卓然 《科学养生》2016,(3):51-51
正中国人编顺口溜的本事世界第一,有关健康养生的顺口溜多不胜数。最近颇为流行的顺口溜是:早餐不饱,晚餐不少。坐着不动,深夜不倒。它指出的这四种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损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生节俭质朴的陈大伯就是被"四不"所伤的典型。已经入院治疗的他,也坦诚自己就是"四不"的受害者,希望人们引以为戒。每天早晨,陈大伯遛早回来都会给家里人买来早点,可是他总是在家人吃完后,剩下什么他就吃一点什么,家人吃的干净,他就空着肚子。其实,他们家也  相似文献   

8.
上了公交车,车上还有几个空座位,妻子招呼我过去坐,我说,不坐了,我必须给自己一个站立的机会。想一想就会知道,我们每天坐着的机会太多了,在力公室坐着软椅用电脑力公,在餐桌前坐着吃三餐,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在电脑前坐着浏览新闻,在汽车上坐着出差,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度过的,而长期坐着  相似文献   

9.
挑选心境     
肖原 《科学养生》2006,(1):56-56
天气容易瞬息万变,月亦有圆缺周期,人的心情也一样。少有人是一种心情过一生,甚至于一天的一个时段都会发生变化。一旦被一种坏心情包围,不仅于事无补,且有损身心。遇到这种时候,智者常笑看尘烟,愚人则自寻烦恼。公园里常见到一老者,他每日在公园内的石阶上坐着,眼前放个电子秤  相似文献   

10.
正安富先生:要讲饮食滋味,必然要说"五味":酸、甜、苦、辣、咸。食之得当,五味可以滋养五脏;食之不当,偏嗜某味,又会损伤五脏,危害健康。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嗜苦味的人,这里只谈嗜酸、嗜辣、嗜甜和嗜咸的害处。油脂厚味,尤其危害健康,也在这里一并讨论。嗜酸,指偏嗜醋、梅之类。《黄帝内经》早就指出,过分吃酸的,会使肌肤增厚而多皱纹,并使口唇干裂。现代研究表明,偏嗜酸味食物,能使血液酸化,使人容易疲劳,  相似文献   

11.
我丈夫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白天工作很辛苦,常常是回家吃完饭倒头便睡,任我如何暗示他也没反应,而当清晨我睡得正香时,他则冲动起来,所以我们的性生活通常都是在早上过的。最近听人说古人最忌“五更色”,象我们这样,长此以往,会不会有害处?  相似文献   

12.
张远桃 《养生月刊》2012,33(6):572-573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做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时,也要有新的观点,新的变化,来顺应时代潮流,以便孩子将来适应社会要求,成为新时代有用人才。那么,现今家教之道应注意些什么呢?不要单纯鼓励分数大多数家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考多少分数。其实,分数不见得能说明孩子学习是否勤奋,有时死记硬背碰巧也能得高分;有时学了许多,考题却用不上。应当鼓励的是勤奋好学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而不是单纯的分数。而今提倡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要把家庭当学校如果孩子在家里也像在学校上课一样,在那里坐着,在这里还是坐着;在学校要安静,在家里也要安静;在课堂上教师说一不二,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应慎用清热类中药,这是中医专家们的一再告诫。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很多家庭都喜欢购买一些清热中草药或冲剂,全家大小时时服用,老年人也不例外。对身体强壮的人来说,适量服点清热药物,并无大碍。但是,这样不适宜地服用清热药物,对老年人来说,害处不浅。  相似文献   

14.
人有化妆品,食品也有化妆品,它的名字叫“食品色素”。食品加了色素,好看、漂亮,惹人垂涎,诱人进食。尤其在夏季,街摊上各种色彩鲜艳的清凉饮料,吸引着过往的少年儿童。光看到好看,其背后的害处却很少有人警惕。 食用色素分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有虫胶色素、姜黄素、红花  相似文献   

15.
正流传度:60000000+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如今患有痔疮、便秘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罪魁祸首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摄入食物纤维不够和缺乏锻炼,而是如厕的姿势不对。坐着上厕所,会导致多种肛肠疾病,而更为传统的姿势——蹲着上厕所,才是健康的。这是真的吗?为此,还在网上引发了两派言论——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日益丰富地享受着自身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自身姿态也在发生着不易觉察的变化,行、站、坐、卧,"坐"在一天之中占据了大量时间.坐着阅读、写作,坐着开会、讨论,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节目,坐车上下班,就连最原始最应有的体位--蹲着大小便,"蹲"坑也为坐便器取代,人们开始"发福",现代文明病因此丛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腰椎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事实上,只要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从生活细节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保持良好的腰椎并不是艰难之事。从生理结构上讲,人的脊柱关节比较脆弱,腰椎部位的关节尤其如此,有些人只是做了一些轻微的腰部运动,就可能感到腰部疼痛,因此,在生活细节中,注意保护腰椎很有必要。首先,在紧张的生活中注意让背部休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经常坐着  相似文献   

18.
正养生贯穿人的一生,寓于生活细节之中,越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就越容易落实养生重在平时,贵在坚持。如果我们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在坐、卧、行、立的状态下做些小动作,就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坐着捏膝盖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盖先老。膝盖是人体全身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加之膝盖处多为韧带组织和骨骼,肌肉较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对待饮食的量上,“吃要吃饱”仍是相当多的人的饮食要求,一日三餐都狂吃海饮者大有人在,毫无节制的饮食使人的胃、肠等消化系统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各内脏器官也被超负荷的利用而无法保养。这种过食现象至少对身体有两个方面的害处。一是引发胃病。人的消化系统需要定时休养,才能保持正常工作。如果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消化系统就得不到应有的休养。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之外还常吃夜宵,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由于让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  相似文献   

20.
吕莉 《家庭中医药》2005,12(10):37-37
习惯熬夜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人熬夜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还是害处多多。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 ●经常疲劳,免疫力下降:人体经常熬夜,所造成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反应等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都会找上你。●头痛: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课时经常会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出现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