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中急性压疮多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天最多见。典型的术中压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好发于骨隆突处,术后立即出现的Ⅰ期和Ⅱ期压疮可在数小时内迅速发展成Ⅲ期和Ⅳ期压疮。由于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其发生率高达4.7%~66%,严重威胁着手术患者的安全,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现就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急性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短时间内过度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其发生是以压力为主、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由于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发病率在手术患者中高达4.7%~66.0%[2]。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在近15年里并没有下降趋势,其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文会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8):127-129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急性压疮的形成,比较2组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下肢麻木、上肢麻木、颈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高艳曹阳刘旺华吴根妮叶根群 《临床护理杂志》2017,(6):62-65
目的研究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形成压疮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尿失禁、APACHEⅡ评分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压疮组有合并症、尿失禁,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尿失禁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压疮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组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尿失禁以及APACHEⅡ评分,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晓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
由于局部组织受压严重,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组织溃烂或坏死,称为压疮或压力性溃疡[1].我院术前按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位以及施行的麻醉方法综合进行评估,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护理,降低了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压疮是机体某部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损伤。一般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人群中常见,瘫痪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病率高,但手术中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形成因素和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009年3月,我们对48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精心压疮预防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8~76岁。稳定型骨盆骨折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0例。住院时间18~72d,无一例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2.
骨盆骨折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2月~2009年3月,我们对48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精心压疮预防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8~76岁.稳定型骨盆骨折1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0例.住院时间18~72 d,无一例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索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自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回顾性收集570例手术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术中体温、血压、失血量、手术时间、镇静药物使用和血管收缩药物使用的情况。比较不同暴露因素下压疮发生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70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受压部位出现压红者共77例,占13.5%;其中继发Ⅰ期及以上压疮者16例,占2.8%。术中低体温(p<0.01)、 低血压(p<0.01)、失血量多(p<0.01)、手术时间长(p<0.01)、和使用血管收缩药物(p<0.01)的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温、手术时间长和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是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将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长和使用血管收缩药物的手术患者,作为预防压疮发生的重点监控对象,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11例择期手术患者的8项术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x2检验一致,术中最低SaO2正常组和低于95%组间、术中低血压时间与手术时间比不同组间2项指标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12.908、5.524.结论 术中低血压时间较长等可能引起组织灌注不足的患者是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重点交接班的对象,防止术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66-3168
目的 分析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法及观察分析法,对418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和相关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418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前压疮评分,10~15分23例,15~20分50例,20分以上345例.发现急性压疮与下列因素有关:分值〉20分;压力;麻醉影响和体温的变化;手术时间长.结论 术前执行相应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分析,做好压疮的高危预见与告知,加强手术体位与局部受压皮肤的管理,对预防和减少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防止出现法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体局部组织若长时间受到压力,血循环不通畅,皮肤、皮下组织会发生破损和坏死,最后形成压疮”。一般条件下皮肤可忍受5h以上的缺血状况,但在69.75mmHg(1mmHg=0.133kPa)的压力下持续受压i〉2h会导致不可逆性的损害。外科手术时间随着微创手术、高难度手术、移植手术发展而延长,较长一段时间维持同一种体位可形成压力,而术中尚无手段改变体位降低患者局部组织的压力,故外科手术中患者常会发生压疮。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80例,探讨外科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Waterlow's压疮危险评分法对61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分,并跟踪观察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情况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压疮评分在10~14分者36例,15~19分18例,20分以上7例;发生急性压疮11例(18.03%),其中Ⅳ期压疮1例,Ⅲ期2例,Ⅱ期6例,Ⅰ期2例;急性压疮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时间长、不合理手术体位及术后护理干预不及时等有关。结论落实术前皮肤评估与护理、严格交接制度、术后评估皮肤损伤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加强创面护理对肝移植患者急性压疮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4)
目的探讨对因循证护理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40例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对因循证护理预防术中压疮,比较2组皮肤状况及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d的皮肤潮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 d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因循证护理能够改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皮肤状况,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一般发生在骨突处,如骶尾部、足跟和髋部,在活动受限、脊髓损伤、急重症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最为常见。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是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护理的难题。现将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