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应用中药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将40例在我院住院的DN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8±11)岁、平均病程(7.8±2.9)年;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7±9)岁、平均病程(8.0±3.4)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76例特大面积烧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1990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76例,治愈52例(治愈组)、死亡24例(死亡组)。治愈组:男48例、女4例,年龄(29±3)岁。烧伤总面积(93±3)%,Ⅲ度(49±12)%TBSA。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6例、中度23例,骨折4例,胸肺爆震伤5例,腹部伤1例,颅脑外伤2例。死亡组:男22例、女2例,年龄(39±4)岁。烧伤总面积(95±4)%,Ⅲ度(62±11)%TBSA。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中度6例,多发性骨折2例,胸肺爆震伤3例,颅脑外伤1例。  相似文献   

3.
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男27例,女34例;年龄22~70岁,平均55.5岁。交通伤18例,跌伤43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术前均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30例行CT检查。按AO分型,B1型25例,B2型18例,B3型7例,C1型7例,C2型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n=34)及背侧(B组,n=27)入路切开行钢板内固定术。术前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145.0±53.0)^o和(8.6±3.1)^o,B组分别为(-40.0±30.0)^o和(7.3±5.6)^o。术前A、B组桡骨短缩分别为(12.0±5.3)mm和(10.3±4.2)mm;关节面台阶A组为(4.3±2.2)min,B组为(4.1±3.3)min。结果6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8.2±1.6)周,B组为(8.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采用Cartland-Werley评分,术后8周A组优7例,良10例,差17例,优良率为50.0%;B组优7例,良11例,差9例,优良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周,A组优21例,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8.2%;B组优18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估采用Sarmiento评分,术后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A组分别为(9.5±3.1)^o和(18.0±8.2)^o,B组分别为(11.0±4.7)。和(16.0±7.6)^o术后两组均未见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两组均〈1mm;所有指标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可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提供有效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且远期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保留残端重建与保留残根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04例,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不同分为保留残端重建组(A组)、保留残根重建组(B组)和清理残端残根的非保残重建组(C组)。A组76例,男37例,女39例,年龄16~43(28.80±5.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1(3.68±1.04)周,采用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B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8~41(28.42±5.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0(3.36±1.68)周,采用保留残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C组64例,男37例,女27例,年龄18~43(29.10±6.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1(3.54±1.46)周,采用清理残端残根的非保残重建术。术前、术后24个月采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观察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A组随访24.00~45.96(35.52±14.40)个月,B组27.96~48.00(37.56±10.68)个月,C组24.00~66.00(37.08±13.44)个月,3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Lysholm评分(82.52±5.24)分,IKDC评分(79.92±3.44)分,高于B组的(80.74±3.14)分和(78.21±4.63)分,且高于C组的(79.22±3.63)分和(76.63±3.80)分(P<0.05);术后12个月,A组Lysholm评分(89.84±5.13)分,IKDC评分(87.90±3.93)分,高于B组的(85.74±6.04)分和(83.62±5.64),且高于C组的(82.83±3.43)分和(79.21±4.04)分(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与非保残重建术相比保留了前交叉韧带残端组织,有利于促进肌腱移植物愈合和重塑,加速关节功能恢复。保残重建术中妥善固定残端组织,恢复其张力,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杜一鑫  陈建军  曹斌豪  曾利  郑锋 《中国骨伤》2019,32(11):997-1002
目的:比较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活性与桡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MIPO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76例,分为前侧入路组(A组)和外侧入路组(B组)。A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74(48.21±5.79)岁;交通事故伤24例,重物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8例;左侧18例,右侧20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7例,C型6例;采用前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B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0~73(48.40±5.81)岁;交通事故伤26例,重物压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左侧17例,右侧21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8例,C型5例;采用外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检测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胶原C端肽(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CTX)及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变化,并观察术后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4±2.1)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A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2±1.81)d、(13.27±3.01)周,B组分别为(9.61±1.99)d、(14.83±3.0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GP、OPG、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个月BGP、OPG水平分别为(7.10±0.58)ng/ml、(173.67±9.12)pg/ml,高于B组的(6.63±0.62)ng/ml、(152.80±9.23)pg/ml,而A组的CTX水平(224.52±12.67)μg/ml,低于B组(259.13±13.54)μg/ml(P<0.05)。A组术后未出现桡神经损伤,B组术后4例出现桡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结论:相较于外侧入路,前侧入路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MIPO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骨代谢活性,降低桡神经损伤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一、对象与方法 我科2003年1月-20(0年8月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3例,男71例,女32例,糖尿病病程1~20年。按照尿中24h微量白蛋白排出水平分为糖尿病肾病组(24h尿白蛋白排出〉30mg)和糖尿病组(24h尿白蛋白排出〈30mg)。糖尿病肾病组44例,男28例,年龄37-68岁,病程1~16年,平均(5.9±4.8)年;女16例,年龄51-81岁,病程1~19年,平均(6.6±6.3)年;糖尿病组59例,男43例,年龄38-79岁,病程1~13年,平均(4.6±4.0)年;女16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应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0.4~1.0cm)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坦索罗辛0.4mg,1次/d;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甲基泼尼松龙8mg,2次/d。均观察期为2周,统计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使用止痛剂的例数。结果:A组排出结石者为19例,B组为31例,C组为38例,B、C组排石率高于A组(P〈0.05),C组排石率高于B组(P〈0.05);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9.3&#177;3.5)d,(5.1&#177;2.8)d和(4.9&#177;2.4)d,B、C组短于A组(P〈0.05);出现肾绞痛而给予哌替啶者分别为10例,2例,1例,B、C组少于A组(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坦索罗辛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止疼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方法以75例CRF患者[非透析组(ND)25例,腹透组(PD)28例,血透组(HD)22例1和10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复合物法测定患者血清OPG水平,分析其与心脏瓣膜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CRF患者血清中OPG水平[ND组(4.77±1.74)μg/L、PD组(5.22±1.57)μg/L、HD组(5.35±1.7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4±0.57)μg/L,P〈0.01]。OPG水平与年龄(r=0.311,P〈0.05)和C反应蛋白水平(r=0.353,P〈0.01)呈正相关。根据有无心脏瓣膜钙化分组后发现,存在瓣膜钙化的CRF患者OPG水平较无瓣膜钙化组显著升高[(6.28±1.66)μg/L比(4.59±1.40)μg/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是CRF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在CRF患者中,血清OPG水平与心脏瓣膜钙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38例(A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8~67岁,平均34岁。病变位于左侧23例,右侧15例。重度肾积水21例,中度17例。经腹膜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40例(B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9~63岁,平均32岁。左侧26例,右侧14例。重度肾积水22例,中度18例。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A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37.1±30.5)min,术中出血量(143.8±45.2)ml,术后止痛药应用时间(O.8±0.2)d,术后住院时间(7.1±1.2)d,恢复工作时间(24.3±5.6)d。术后发生漏尿1例,经B超引导下肾盂穿刺造瘘3d后痊愈。术后随访6~36个月,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减轻,中度肾积水12例、轻度积水15例、肾积水消失11例。B组手术时间(135.2±34.6)min,术中出血量(245.3±80.9)ml,术后止痛药应用时间(1.5±0.5)d,术后住院时间(10.3±2.6)d,恢复工作时间为(43.2±11.4)d。发生漏尿2例,分别引流5d和8d治愈;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加抗生素治疗2周后好转;1例腹膜后血肿形成者经再次手术清除腹膜后血肿、止血后于术后第21天出院。术后随访6~36个月,1例吻合口狭窄伴重度积水,其余肾积水减轻(中度肾积水9例、轻度积水16例、肾积水消失14例)。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相比,手术时间相当,前者出血少、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术后长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73例保守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病例,提出一种锁骨中段骨折分型并观察可塑性夹板治疗该分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采用可塑性夹板治疗的73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移位类型将73例患者分为4型。Ⅰ型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8~37(28.6±7.8)岁;病情轻度12例,中度3例,重度1例。Ⅱ型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5~49(37.3±9.4)岁;病情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例。Ⅲ型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3~57岁;病情轻度2例,中度3例,重度2例。Ⅳ型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48~82(66.4±14.9)岁;病情轻度7例,中度17例,重度10例。所有患者接受可塑性夹板外固定治疗4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3、9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患肢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对治疗后外观是否满意,根据末次随访时X线表现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骨折不愈合,并根据骨折愈合时间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得出不同分型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9~11(9.8±0.7)个月。Ⅰ、Ⅱ、Ⅳ型治疗前VAS分别为(2.88±0.83)、(3.67±0.80)、(6.92±1.71)分,治疗9个月后分别降至(0.54±0.19)、(0.77±0.25)、(1.18±0.17)分。Ⅰ、Ⅱ、Ⅳ型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治疗前分别为(65.81±2.09)、(63.50±2.22)、(47.93±2.91)分,治疗9个月后分别升至(88.56±2.11)、(85.12±2.23)、(71.25±2.16)分。5例对治疗后的外观不满意;6例在治疗9个月后未见明显连续性骨痂通过,为骨折不愈合。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分型与临床更为贴切,对锁骨中段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可塑性夹板治疗无明显移位及重叠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近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