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WHO/CDC及卫生部与山东省开始麻疹监测合作项目。同年泰安市按照项目要求进行麻疹监测工作 ,并于 2 0 0 0年正式成为项目地市。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 ,对 1999~ 2 0 0 2年泰安市的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方法 将麻疹纳入AFP病例监测系统 ,对麻疹疑似病例实行快速报告并按要求进行个案调查 ,于出疹后 3~ 2 8d采集血清标本 ,由地市级麻疹实验室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风疹IgM抗体 (检测试剂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统一供应 )。1 2 麻疹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确…  相似文献   

2.
2001—2006年广州市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01-2006年麻疹血清学监测的状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2001-2006年疑似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6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 06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4 498例,阳性率为63.67%.发病年龄以少儿和青年为主,大多数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MV接种率,加强麻疹实验室的监测,才能有效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麻疹的流行情况,评价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4例麻疹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6.93%。不同年龄组间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月龄组和≥20岁的成年人组IgM抗体阳性率较高,而8月龄~4岁及5~20岁组阳性率较低。不同免疫组间IgM抗体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有免疫史组的阳性率低于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组。不同采样时间IgM抗体阳性率不同,出疹当天采集的血清阳性率最低。结论继续作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控制成年人麻疹病例的发生,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促进麻疹的控制与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海南省麻疹监测系统建立运行情况和病例监测结果.方法 制定海南省麻疹监测方案,在全省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4-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40例,比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高96.00%,监测系统建立当年(2004年)报告病例数少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2005年以来监测系统报告的敏感性逐年提高,2008年监测系统报告疑似病例数是法定传染病的19.12倍.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比例逐年下降,由90.34%下降到4.48%.标本采集率逐年提高,由22.73%上升到99.12%,麻疹确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比例逐年提高,由7.55%提高到86.97%.检测疑似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1.57%,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4.52%.海南省除2006年为麻疹流行年出现多个暴发点外,其他年份均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期在3-6月.发病年龄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6.6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儿童占85.67%.结论 海南省自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后监测敏感性不断提高,发病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日照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并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予以分析。结果:2009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10例,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0.0%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4.3%。麻疹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21岁~40岁(42.4%)和7岁~10岁(23.8%);风疹确证病例集中在7岁~30岁之间,有免疫史的仅占24.3%。结论:加强麻疹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6.
韩丽娟  许航  朱小威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36-2437
目的对鞍山市2005-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时检测临床疑似麻疹或风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或风疹IgM抗体。结果该市3a共检测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血清1337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744例,阳性率为55.6%;风疹IgM抗体阳性39例;阳性率为2.9%。结论继续做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达到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丽水山区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计划免疫后 ,低年龄组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近年来学生中麻疹爆发日益增多 ,甚至出现爆发流行。本文对1 999年至 2 0 0 1年丽水市 1 3起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专报系统及麻疹爆发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麻疹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 ,疑似病例有完整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依据。1 .2 实验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麻疹IgM抗体。2 结果2 .1 爆发类型和特征  1 999…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麻疹的流行趋势与疫情动态 ,加强麻疹的防治工作 ,对菏泽市牡丹区 1991~ 2 0 0 1年的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牡丹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1991~ 1993年 )和计划免疫麻疹监测专报系统 (1994~ 2 0 0 1年 ) ,对各级医疗单位报告和主动监测发现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填写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1999年开始并采集血清由菏泽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人口资料来源于牡丹区统计局。疑似麻疹病例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发热、出疹、伴咳…  相似文献   

9.
一起高校麻疹、风疹混合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3月1日~5月25日,西安市某高校发生出疹性疾病的流行,市卫生防疫站于3月20日接到报告后,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麻疹、风疹混合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对现症病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查阅患者住院病历,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清学诊断.由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麻疹按<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中标准麻疹定义判定.风疹按<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要求判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巴南区网络直报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的实验室分类情况,为消除麻疹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巴南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急性期血清IgM抗体,并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实验室诊断的麻疹和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407份疑似风疹、麻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IgM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6.14%,风疹IgM阳性标本150份,阳性率36.86%,麻疹IgM和风疹IgM双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0.24%。结论 2008-2009年巴南区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风疹阳性率低,应继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5年-2009年普宁市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通过结果分析麻疹流行特征,为其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年-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5年来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86.42%;阳性年龄主要分在0~10岁;主要为本地病例,占全部阳性病例的86.98%。结论:普宁市麻疹2006年-2008年高发,2009低发,说明此病控制有力,有希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宜昌市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几年在局部地区仍时有暴发,局部发病率较高,往往影响全市麻疹流行强度。为加强麻疹监测,控制麻疹暴发,宜昌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年建立起麻疹监测实验室,对临床上诊断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抗MV-IgM)和风疹IgM抗体(抗RaV-IgM)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来源1998年3月~2000年6月宜昌市及所辖县(市)送检的部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16例,接触者血清23例,-20℃冰箱冻存并统一检测。1.2 血清抗体测定采用…  相似文献   

13.
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探讨目前的控制现状和今后对策。方法 对1999~2002年惠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部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9~2002年惠州市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22/10万、7.69/10万、7.20/10万、4.99/10万,发病季节高峰为4~5月,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63%,外来人口发病占23.02%,79.69%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98例,其中临床诊断634例,实验室确诊53例,排除11例。85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35%,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4.06%(9/64)。结论 要加快惠州市麻疹控制步伐,亟待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并重点做好10岁以下儿童的查漏补种和外来人口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在麻疹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的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3 017例,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检测血清标本10 041份,全省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77.14%,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1.43%。21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符合率为98.10%;麻疹IgM抗体再证实标本符合率为90.76%。2005年省CDC麻疹实验室接受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职能考核和再证实标本复核检测,成绩均为100分。全年共收检106份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25株麻疹病毒,经鉴定均为H1基因型。结论广东省2005年麻疹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在麻疹病例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麻疹IgM抗体检测试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探讨麻疹IgM抗体检测对判断麻疹疑似病例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2003年以来收集的141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52.48%,其中小于等于6岁组为52.27%,大于14岁组为53.75%,阳性患者的构成比呈高龄化趋势,抗体阳性者中24.32%有免疫史。不同采血时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40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论 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1999~200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北省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 ,对 1999~ 2 0 0 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的运转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1999~ 2 0 0 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0 1例 ,采集合格血清标本 12 4 2例 ,证实麻疹病例 5 98例 ,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 4 8 15 % (5 98/12 4 2 ) ;采血后 3d和≤ 6d报出检测结果率分别为 4 9 76 %和 70 6 9% ;证实的麻疹爆发 (每起≥ 2例 ) 2 8起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麻疹疫苗零剂次免疫、1剂次免疫和免疫史不详者 ,占 75 5 9%(45 2 /5 98)。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对各市网络实验室考核结果符合率≥ 90 %。表明麻疹网络实验室对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部分区(县)233例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233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33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麻疹IgG和IgM抗体阳性54人,抗体阳性率23.2%;0~4岁组和>23岁组是主要发病年龄段,分别为50%和80.77%。结论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普遍接种,加强麻疹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分段加速控制或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对深圳市1998~1999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共检测RFIs 328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54.8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45%.RFIs病例中麻疹和风疹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麻疹发病以少年儿童为主,而风疹主要发病对象则出现两个非连续年龄高峰期,分别为儿童高峰期和青少年高峰期.18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占83.89%.结果显示,RFIs病例中以麻疹、风疹为主,其分布也与麻疹、风疹流行特征相似.有必要将RFIs病例血清学监测列入计划免疫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华坪县麻疹流行及免疫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省华坪县2004年12月~2005年2月麻疹流行的原因。方法对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麻疹病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M抗体。结果全县报告麻疹224例,11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县政府所在地病例占总病例数45.98%,中小学生病例44.20%,对44例患者血清麻疹IgM检测,阳性42例,阳性率95.45%。结论调查结果提示麻疹疫苗的初种和复种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保证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是控制麻疹的重要环节;提高麻疹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是控制和扑灭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14—2018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 IgM 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18年定西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30份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6份,阳性率为26.85%,麻疹阳性检出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岁组(46.51%),其次为<8个月组(42.65%);麻疹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7月份,各月间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病例占麻疹阳性病例的比率最高(71.43%)。结论 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和检测可及时了解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