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2.
口眼斜     
<正> 病例1 蒋××,女,50岁,社员。1979年10月22日初诊。左眼不能闭合,左口角向右歪斜将近一个月。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屡医罔效。拟祛风活血为法,处方:防风18克,僵蚕10克,蝉蜕5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北细辛4克,甘草6克,娱蚣4克(取干品置瓦片上炒至微黄,研成细末冲服)。水煎内服,每日1剂,连服2剂。10月25日二诊:口歪减,自觉颜面部较前舒服,继服上方2剂。10月28日三诊:左眼已能闭合,口歪大减,再服上方2剂。半月后随访已基本痊愈。病例2 陈××,女,36岁,社员。1979年11月19日初诊。嘴歪向右边,左眼不能闭合5天。自觉颜面部麻木,头晕欲呕,二便正常,口唇干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略数。治以祛风活血,平肝止呕。处方:  相似文献   

3.
薛云 《河北中医》1981,(4):54-54
李××,女,24岁,已婚,1979年10月3日初诊。患者乳头内出血已5个月余,四处求治,多给清热、凉血、止血之品未见好转。患者焦虑易怒,面红,筋粗气壮,胸胁闷痛,食纳不佳,时而呕吐,月经不调,经前少腹胀疼。脉左弦右涩,舌质暗红,乳晕部可见肿块,证属肝郁气滞,气分逆乱,血不循经。宗“木郁达之”之旨,治以疏通气机,解其郁逆,使血归经。方用:醋炒柴胡5克醋炒白芍12克枳壳10克醋炒香附10克川芎6克甘草5克枇杷叶9克橘叶10克苏子9克降香6克茜草炭10克芥穗炭10克水煎服,日1剂。2剂后,血少止、胸胁闷痛减,饮食  相似文献   

4.
一、伤寒案施××,女,成人。初诊(1954年6月25日):伤寒发热六日,昼轻夜重,大便数日不行,脘腹痛,舌苔黄,脉数。此真大柴胡证之兼心弱者。处方:柴胡9克、白芍9克、厚朴3克、炒枳实4.5克、生姜9克、枣仁12克、麻仁9克(杵)、玄明粉9克(冲)、磁石30克(先煎)、黄附片  相似文献   

5.
固经丸原系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所载。余临床朋治肾阴虚,肝火亢盛所致的崩漏,具体方药如下: 炙龟板16克,炒黄柏10克,炒黄芩10克,炒白芍10克,炒香附9克,炒樗皮9克,水煎服。如肝郁甚者可加醋柴胡10克;有瘀血者可加粉丹皮12克,益母草16克。曾用治愈崩漏2例: 病例一:吕××,女,43岁。1972年1月初诊。患者八年来子宫经常不规则出血,时间长短不一,长时达15~20天,短时1~2天即止,出血量时多时少。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曾服多种中、西药无效。此次月经淋漓不断已十余天,出血量多,颜色鲜红,腹微痛,五心烦热,睡眠差,头晕眼花,时有耳鸣,入夜口干甚,两胁稍胀,大便干,舌质红,脉弦细而稍数。证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肝不藏血之崩漏,用上方四剂。二诊:服药后月经仍淋漓不断,但血量已明显减  相似文献   

6.
癫证     
<正> 赵××,男,46岁。1977年1月24日初诊。彻夜失眠,寝难成寐,头晕头痛,继之哭笑无常,胡言乱语,脸僵直视,精神呆滞,便结溲黄,苔黄腻,脉弦细。辨为癫证。治以舒肝解郁,清热豁痰,安神定志。药用郁金9克,自矾8克,生龙齿15克,百合12克,黑芝麻12克,生牡蛎15克,菖蒲9克,远志9克,丹参12克,枣仁12克,法夏6克,桑椹15克,化橘红9克,琥珀粉3克(冲服),竹沥水30克(冲服);磁朱丸18克,日服2次。连服半月。二诊:症状大减,二便已调,精神好转,  相似文献   

7.
李××,男,1岁零3月。1984年5月6日诊。母亲代叙:近日小孩尿如淘米水状,乳食量减,成天啼哭不休,以乳后和夜间尤甚。面色萎黄,指纹沉滞。小便化验未见异常。证属乳食伤脾,湿浊下注。治宜健脾、燥湿、消积。药用苍术(淘米水炒)、厚朴各8克,陈皮4克,鸡内金6克(炒研),黄荆子10克(乳炒),山药、茯苓各12克,甘草2克。1剂症减;继  相似文献   

8.
失音验方     
药物组成:诃子肉12克,桔梗15克,甘草5克,射干10克。用法:桔梗一半炒一半生用,甘草一半炒一半生用,诃子肉一半煨一半生用,合射干共水煎服。张××,女,40岁。患者自诉患声音嘶哑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     
<正> (一)传染性肝炎①处方:新鲜乌桕木根二重皮(即去其表面之粗皮)120克。用法: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1天内分3次服完。可加冰糖矫味。儿童配减。疗效:治疗9例,全部治愈。病例:郭××,女,6岁。1959年5月27日就诊。发烧3天,伴右胁下痛,恶心、纳呆,大便2  相似文献   

10.
医案两则     
<正> 一时××,女,51岁。在北京某医院诊断为“胆囊炎”。拒绝手术治疗,转请中医诊治。右上腹胁部阵发性疼痛,发作时呕恶汗出面青黄。大便调,小便黄,食少腹胀,舌苔黄腻边红有剥脱。证属肝胆郁滞,久而化热。当疏肝利胆清热: 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蚤休9克金钱草45克生内金9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白芍12克灵脂9克没药3克6—14剂,煎服。二诊:痛缓,口苦消失,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脉弦,舌苔退。遵前法再服:  相似文献   

11.
病例一:杜××,男,42天,病历号9551。患儿自生后食奶即吐,曾在北京市××医院做钡餐造影诊断为“新生儿胃扭转”,经体位治疗及改变饮食均无效,于1978年4月10日来我院门诊治疗。就诊时每日呕吐7~8次,面色萎黄,腹胀,夜眠不安,多啼,大便干,尿黄,苔薄白,脉沉滑。中医辨证属胃肠秽恶不净,升降失调,治以除秽化浊、降逆止呕。方药:法半夏6克,麦冬6克,沉香面1.5克,柿蒂6克,伏龙肝10克,钩藤5克,蝉蜕1.5克。另脐风散(方见文后注)2包,分2天服,每日1包分冲。患儿服药2剂后,大便泻下、腹胀减,3剂后呕吐由每日7~8次减为每日2~3次.再拟前方减脐风散,加党参5克。再进4剂后仅偶有呕吐,面色好转,  相似文献   

12.
-.妊娠急性阑尾炎高××,女,24岁.于1991年4月23日入院.患者于昨夜11时突发上腹部疼痛,今晨疼痛部位转移到右下腹,伴恶心呕吐.检查发现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体温39℃,血白细胞15×10~9/L,中性0.90.诊为急生阑尾炎伴妊娠6月.经使用青霉素等药物,病情未控制.面色红赤,少腹灼热,痞硬,且大便秘结4日不解,小便黄,舌红绛,苔薄黄省津,脉弦数.证属热毒内聚,蕴结肠道,腑气不通发为肠痈.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泄热,兼益肾护胎.方拟黄连解毒汤合寿胎丸加减:生大黄(用开水泡服,得泄则停用)、黄芩各10克,黄连12克,黄柏,杜仲各20克,炒扼子15克.银花、红藤、续铀各30克,水煎服,服上药一剂,次日泄大便2次,疼痛得解,于前方去入黄加白芍,甘草2剂后腹痛消失,体温、血象逐渐恢复正常. (?)炒扼、柏等苦寒之品,加四君子汤以调理善后,疗愈出院.追访观察至今未复发,产后母子均  相似文献   

13.
高××,男56岁,技术员,无锡县水泥厂。患者于1974年因苯中毒而昏迷抽筋,经抢救得甦后,长期腹痛,痛甚则伴发吐呕、抽搐,低热为止,食欲减退,大便或秘或泻,心悸乏力。西医确诊为苯中毒后遗症,肠功能紊乱。于1977年8月经无锡市×院摄片(片号36267),提示横结肠下降,降结肠明显增长呈S形扭曲1978年2月28日到我处初诊:视其形容消瘦,唇紫,舌苔前半黑,根布白腻,腹绞痛,脉细数,此郁血与湿邪交滞,气失流畅。先拟调气湿。处方:苍白术(各)6克、制川朴3克、广木香5克、砂仁(后入)2克、炒乌药10克、大腹皮6克、生苡仁15克、云茯苓12克、炒白芍10克、升麻5克,三剂。  相似文献   

14.
一、胁痛谈××,男.35岁、工人。右季胁隐痛月余。胃院胀满,食后尤其;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神疲肢倦。舌质红少津,脉弦细。证属肝阴不足,肝气横逆犯脾。拟养阴柔肝、甘润补脾之法,予一贯煎化裁:南北沙参各15克,生地24克,麦冬9克,炒川糖12克,当归6克,杞子15克,白芍18克,炒莪术9克,炒鸡内金9克,砂仁5克(后下),炙草9克。连服五剂,胁痛大减,诸症亦平。继服上方半月余而瘳。二、胃痛汤××,男,58岁,干部。胃院痛三年余,进硬食则胀痛加剧。胸胁不舒,口渴心烦,夜眠不安,精神困乏。叠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舌质红而乏津,脉弦细。此系肝郁血燥,郁热伤阴,木横克土,遍降无权所致。以一贯煎出入为方。南北沙参各15克,山药18克,麦冬12克,杞子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钱××女性年龄38岁初诊:1974年12月24日。三年前一次流产后,子宫脱垂,曾服用补中益气汤加补肾之品,治疗全愈。今年入冬以来,因劳累太过,复发。仍服补中益气汤,二十余剂,效果不显,还伴有腰痠,大便秘结。拟与全鹿丸、济川煎配合补中升提之法。处方: 苁蓉9克锁阳9克何首乌9克当归9克熟地黄12克党参9克黄芪12克升麻6克柴胡9克全鹿丸9克分3次吞服三帖二诊:12月28日。服药后,气力渐增,子宫随即恢复原位。腰痠亦除。大便爽快,  相似文献   

16.
方药组成知母6克,地龙、黄柏各9克,肉桂3克,金钱草、生地、牛膝各30克,冬葵子15克,车前子、木通各12克,滑石粉18克。伴血尿加:炒蒲黄12克,小蓟18克,茜根草30克。例一:司××,男,82岁。住院号:830504。因排尿困难,滴沥不尽已一月,渐至不能排尿5天,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遂于1983年5月2日以尿潴留收住我院外科。患者入院时表情痛苦,膀胱区饱满,入院后即刻留置导尿接地瓶,导出血性尿液1,500毫升。后行肛门指诊:发现前列腺中央沟消失,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大如鹅卵。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7.
处方: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党参12克、炙草5克、黄连3克、大枣6枚。用法:水煎,日服一剂。典型病例:吴××,女,21岁,干部,初诊时间:1983年3月22日。患者于二年前由于接到匿名信而恐吓不安,自觉心下痞闷不畅,惕惕不安,失眠。二  相似文献   

18.
正王君,头痛身热,胸闷口渴,唇干舌白,不大便六七日,脉数微弦。柴胡6克,赤芍6克,川军4.5克(后下),淡芩9克,花粉12克,炙草3克,枳实6克,生姜铜元大三片。二诊:大便已行,胸闷瘥减。今尚头胀,夜间有热。今虽脉静身和,恐入夜再发。脉略弦,舌绛苔白而干。柴胡4.5克,炒山栀9克,青蒿6克(后下),淡芩6克,香豉9克,玄参9克,花粉12克,炙草3克。【按】此案病患头痛身热,胸闷口渴,不大便,脉弦数,乃是表证未解,邪入少阳,胃家有实的大柴胡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辨治     
一、外寒束表,湿蕴于中。江××,男,48岁。84年4月5日诊。因受寒后胃脘冷痛,有气攻撑,喜按喜温,腹胀纳呆,泛恶欲呕,舌质淡,苔白腻。脉左大于右。拟以温中散寒,理气化湿。药用:苏梗15克、干姜10克、台乌9克、姜半夏12克、制香附12克、白蔻5克(杵,后下),藿梗12克、厚朴12克、苍术10克、炒枳壳12克、炒莱菔子12克。连进2剂。  相似文献   

20.
肛漏     
<正> 陶××,女,24岁,1974年11月8日初诊。自述于1970年开始患肛门左侧脓肿,尔后每年急性发作二、三次。近两年来常有脓液从外口流出,近三日脓肿再次复发,行走不便,大便不畅。曾经中西医多方调治,只能暂时消肿止痛,不能根除。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活血排脓,通溲利水,清热解毒之品试治。拟方:穿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火麻仁10克、瓜子仁10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30克、天葵子15克、紫花地丁30克,二剂。服后自觉痛减,并溃脓,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