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共发生应激性胃粘膜病变439例,发生率为20.3%。年龄≥60岁、GCS评分为3~4、血压升高或降低、血糖≥8.2 mmol/L、体温≥40.5 ℃、pH值<7.35、氧饱和度≤85%的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高龄、血压升高或降低、高血糖及高热、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与颅脑损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两种激素的水平.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胃泌素、生长抑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胃泌素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胃泌素均参与应激性疾病的形成,而生长抑素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但还需要外源性干预.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5年来,共收住院8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血清尿素氮数值在24h内急剧增高,尿量明显减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钾血症和酸中毒现象.通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玉松扈俊华罗新名张亚东郭宏伟张松坡胡承啸雷亚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5):295-296
目的 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继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和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奥美拉唑)。24 h内消化道出血停止为显效,24~72 h出血停止为有效,72 h以上仍有出血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66.7%),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9例(30.0%),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患者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从而减少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实验性小脑梗塞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 建立实验性小脑梗塞和大脑梗塞模型 ,设置实验性小脑梗塞、大脑梗塞、假手术和正常对照组。各组取血 ,测血清胃泌素 ,取胃液测胃酸pH值 ,测量梗塞面积。作胃及脑组织病理检查并评价和分析胃泌素、胃酸pH值、粘膜损伤程度与梗塞的关系。 结果 小脑梗塞后 ( 1 )血清胃泌素值明显升高 ;( 2 )胃酸pH值明显降低 ;( 3)胃粘膜损伤程度重 ,形态学改变提示缺血性改变严重 ,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 结论 小脑梗塞与急性胃粘膜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急救程序及手术精细度、护理细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11.3±4.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7±3.6)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争分夺秒地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血清胃泌素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重型颅脑损伤患受伤后24h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对治疗期间出在激性溃疡出血出血后进行血清胃泌素的动态观察。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24h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溃疡出血组出血后升高更显。结论 胃泌素在重度颅脑损伤后庆激性溃疡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严重脑损伤后的急性上消化道病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十分多见,它包括粘膜糜烂、粘膜下出血、溃疡形成及出血性胃炎等.颅脑伤后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常常表明患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目前对这种严重颅脑伤激发的急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病机理尚有不同意见,诊断、治疗亦颇感困难.本文对有关文献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病理改变、预防、诊断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发生有明显的上升,一般来说,应先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的颅脑损伤,而骨折手术则延期进行,但也有认为早期特别是24h内对主要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有利于患者的存活,防止肢体畸形、关节僵硬及促进脑功能恢复[1]。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06例患者均为我院自2 相似文献
11.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救治方法和预后状况。结果 本组共458例,男性317例,女性141例。年龄1个月~15岁。车祸伤185例,坠落伤159例,二合计占75.1%。闭合性颅脑损伤35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01例。合并颅内血肿162例(35.4%);并发颅骨骨折221例,其中凹陷骨折8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生命体征变化253例(55.2%);癫痫发作107例(23.4%)。367例施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凹陷骨折复位术等手术治疗,另外91例保守治疗。恢复良好337例(73.6%);中残27例(5.9%);重残12例(2.6%);植物生存7例(1.5%);死亡75例(16.4%)。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原发性脑损伤表现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颅骨凹陷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囟门闭合前后临床特征不同;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癫痫发生率高;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下列指标变化:(1)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LA)、内皮素(ET)水平、凝血指标;(2)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3)比较2组Cushing溃疡出血、肺部感染、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清CRP、ET、LA水平,保护凝血功能;对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能减少脓毒血症、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2006-01~2010-12收治的24例GCS评分3~8 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17例,不需手术2例,呼吸循环衰竭无法耐受手术治疗5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定:存活13例(54.16%),...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IC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根据ICP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ICP监护有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动态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与颅内压(ICP)的变化情况,分析TRX1水平与IC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2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并完成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颅脑损伤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1例先将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拔除引流管后硬膜下积液复发,行V-P分流术,其余8例用V-P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出院时进行头颅CT复查,硬膜下积液消退,扩大的脑室缩小或接近正常。随访0.5年~2年:无硬膜下积液复发,无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室大小基本正常。本组无死亡病例,按COS评定: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合并硬膜下积液患者,只要硬膜下积液和脑室是自由交通的,用V-P分流手术治疗是有效的和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糖水平升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与血糖水平、预后的关系。方法27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格拉斯哥(GCS)评分分组作空腹血糖测定。结果病人血糖升高232例(84%),血糖升高组死亡125例(54%);血糖正常值组44例,死亡1例(2.3%),两者比较P<0.05;GCS评分>4分189例,GCS评分<4分87例,两者血糖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救治经验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GCS评分与病情分别分析其预后情况。结果GCS评分3~5分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GCS评分6~8分患者(P<0.05),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 小脑幕切开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单侧幕上去大骨瓣减压 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与GCS评分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5例经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加明胶海绵支架建立血管通道方法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恢复良好21例(60%),伤残10例(29%),死亡4例(11%)。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血管通道的建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防止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50例.于伤后12-24 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 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具有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PN亦能提供全面的营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