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转基因动物技术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产生携带目的的基因的小鼠口系,因此可以利用转基因动物来研究的基因在个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还可观察到个体对目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借助转基因技术在建立转基因的肿瘤动物模型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和演进等阶段中相关基因的作用及调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生命研究中的一个全新研究技术。通过这一技术,能在个体水平从时间、空间角度同时观察基因表达功能和表型效应,有效地将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和临床水平的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显示了良好的运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胶质瘤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遗传毒性测试方法在烟草制品体外毒理学评价中的应用,本文对目前在烟草制品体外毒理学评价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国内外在烟草制品体外遗传毒性检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以及开展烟草制品遗传毒性检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拟为遗传毒性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评估烟草制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小鼠致突变试验的时间反应关系曹洁印木泉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自1989年Gosen等(1)建立第一个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以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检测哺乳动物体内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一种新的研究系统。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应...  相似文献   

5.
肝脏毒理学研究中的体外试验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性化合物致肝损伤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内试验在研究外源性化合物致肝损伤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体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内试验的缺陷.肝脏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体外试验模型有离体肝脏灌流、肝组织切片和离体肝细胞(肝细胞悬液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等.离体肝脏灌流最接近体内状态,可用于评价肝脏生理学和形态学改变;肝组织切片保存了肝脏的组织结构,可将细胞毒性检测和组织形态学结合评价肝损伤情况;离体肝细胞则从细胞水平评价化合物代谢和细胞毒性.上述体外试验模型各自具有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模型,并与体内试验结果结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调控系统是新近发展的高效、具有严密开关功能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可以从时间、空间角度上控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表达。由于四环素调控系统是由调节组分和反应组分组成,需制备双转基因小鼠,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陈系古、都同功等运用微注射法建立了调节组分的转基因小鼠,目前正在传代,由于此转基因鼠可以突现肝脏定位表达调控,所以此基因鼠还可作为让其它有共趣的外源基因在肝脏中表达研究的一个良好工具。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制备另一个反应组分的转基因小鼠,它携带有HCV结构基因,最后将两种转基因小鼠杂交,用饮…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威胁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化疗.但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却欠理想.国际上80年代兴起的生物疗法,尤其是基因治疗,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杀基因”即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其中CD基因是研究最多的自杀基因之一,它能将对哺乳动物细胞无毒性的药物(称为前药)转化为有毒性的药物,从而导致转基因细胞的死亡.CD基因的前药为5-氟胞嘧啶(5-Fc),它被CD转化为5-Fu导致转基因细胞的死亡.但它抗肿瘤更重要的作用是产生“旁观者效应”,就是不仅转基因细胞被杀死,而且其周围大量未转基因的细胞亦被杀死.Huber等认为CD基因的旁观者效应是前药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脂质体转基因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 (liposome)特别是阳离子脂质体 (cationicliposome)作为一种基因转运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它非病毒基因转运系统一样 ,它具有生产简便、毒性低、无感染危险等优点[1] 。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将外源性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的研究中。本文就近年来脂质体在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中转基因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一、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作为一种转基因的载体 ,被人们纷纷应用于通过转移不同的外源基因来达到治疗各种肿瘤的目的。Meye等[2 ] 用阳离子脂质体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  相似文献   

9.
慢病毒载体系统的发展及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LV)是作为目前研究最多的外源性转基因载体之一,在基因转染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对细胞是否处于有丝分裂期没有特别的要求,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容纳较大基因片段等.本文就慢病毒载体系统的概述、肿瘤的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短期遗传毒性测试的验证 Ⅰ.三次国际性协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理学实验的结果,例如实验动物的死亡或某个脏器或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是客观存在的。难道还不确实而需要验证?是的!这些毒理学改变的直接描述,并无验证之必要;但若要将此结果引伸,推测其他系统或动物是否也会发生类似改变,就需要验证。传统毒理学,以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测试各种化学物的毒性,已发现将动物实验结果推导至人,常有种属差异或变异,这就需要验证。在有些范畸,如致畸、致突变、致癌性能的测试中,种属差异、个体间变异常成为重要关键问题。现今近代毒理实验愈益复杂,要将实验研究结果泛化应用,特别是希望从中得知在人类中会发生的情况,就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每年约有千种以上的新化合物进入人类的环境,而且在现有的化合物中,还有相当数量没有进行必要的遗传毒性评价,因此进行遗传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safetyevaluation)十分必要。现有的遗传毒理学评价大多为体外试验,体外遗传毒理学试验有如下优点:①整体动物毒性试验需消耗大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动物突变研究模型及其在遗传毒理学中的应用黎怀星傅继梁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1前言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发育畸形、遗传性疾病、衰老以及进化等医学和生命科学问题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基因突变机理的研究是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3.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有毒物质通过广泛的媒介物,如被污染的空气、土壤、水、食物或工业原料等,产生的毒理效应。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包括毒物来源(自然或人为产生的)、环境的现状、发展和将来,以及动物、植物和人由于偶然的、事故的或不明的原因接触到这些有毒物质产生的效应。其目的在于判断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定量和定性研究这些污染物,了解包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红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方法将人野生型p53基因cDNA转移入K562-n细胞,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联苯胺染色试验检测转基因后的K562-n细胞。结果野生型p53基因可以诱导K562-n细胞编程性细胞死亡和分化的形态特征,且伴有细胞周期G1期的生长阻滞。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人红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某些机制。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动物突变研究模型及其在遗传毒理学中的应用(续)①黎怀星傅继梁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续上期封三)的pH值不适当也能产生脱嘌呤位点。因而在进行突变率分析时应采用标准化的突变测试过程,并分开计数扇形噬菌斑,否则将导致对突变率...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致突变性研究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致突变作用,为转基因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进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在人IL-2的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重组并完成PA317/pLIL-2SN包装体系的基础上,将IL-2基因导入人肺腺癌胸膜转移细胞系SPC-A-1中并得到IL-2基因的稳定表达,然后通过遗传毒理学实验技术对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DNA及培养上清液进行体内和体外的致突变性实验研究。结果: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DNA及培养上清液均未显出致突变作用。结论:转基因细胞SPC-A-1/IL-2作为瘤苗应用可初步视为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统计评价的要点周宗灿,王纪宪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北京生物数学和生物统计学教研室100083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STT)的目的是检测化学品及环境样品的遗传毒性,评定对哺乳动物和人体细胞及性细胞的遗传危险性,以及,预测对哺乳动...  相似文献   

18.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背景与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用于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材料与方法根据环境与毒理学研究的要求,挑选各个生物学通路上的相关基因,采用美国NIA(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小鼠cDNA文库克隆扩增所挑选的基因片段,点样法制作芯片,荧光染色法抽样检验芯片质量。结果设计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含1796个基因,涉及8种生物学功能;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95.12%为完全合格;Picogreen荧光染色实验可用于检验芯片的点样质量。结论目的基因扩增和芯片制作基本成功,自行研制的毒理基因芯片为进一步用于毒理学相关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及致瘤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53基因异常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是最有希望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有较高频率的p53基因缺失和突变,为探讨p53基因用于胃癌治疗的可行性,我们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转染一株p53基因有部分缺失的人胃癌BGC823细胞,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对转染后细胞DNA,RNA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性p53基因已整合人细胞并获稳定表达,表达有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生长速度,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及裸鼠致瘤性均有部分抑制。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p5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采用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进行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细胞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基因突变试验是对外源性化学物质进行遗传毒性检测的短期试验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出染色体tk位点的点突变、基因缺失以及染色体畸变等多种类型的遗传损伤。遗传毒性物质作用于tk位点产生大、小两种突变体,对应着不同的突变机制。杂合子丢失的产生机制和P53基因的作用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