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研究p53、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56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6 %,66.1 %和64.3 %。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组织分化差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STAT3、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TAT3、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6例子宫内膜癌(Ⅰ型114例,Ⅱ型12例)和50例癌旁组织中STAT3、ER、PR的表达。结果:STAT3、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子宫内膜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TAT3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浸润的新靶点。ER、PR水平的高低对于评估预后和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ER、P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各预后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和临床分析, 采用EnVision System方法同时检测ER、PR。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率分别为50.00%、44.41%。ER、PR表达阳性率在G2与G3间, 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内膜样癌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 ER表达阳性率在肌层浸润深度≤1/2与>1/2间, 差异有显著性(P<0.05), PR表达阳性率在绝经前与绝经后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ER、PR表达, 结合癌组织分化程度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及P53、C—erbB—2癌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和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标本的ER、PR、P53及C—erbB—2。结果 56例子宫内膜癌中ER阳性53.6%,PR阳性46.4%。P53阳性的23例中18例ER、PR呈阴性,占78.3%;P53阴性33例中30例ER、PR呈阳性占53.6。结论 P53表达与ER、PR水平呈正相关,C—erbB—2表达与ER、PR水平无相关性,但P53、C—erbB—2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PR、E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9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R、ER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R阴性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阳性率明显高于PR阳性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R阳性和阴性的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R、ER阴性表达的淋巴结阳性率为51.5%,而PR、ER阳性者为10.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更具相关性,可将PR、ER表达结果作为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引言为探讨PTEN和cyclin E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PTEN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97~2003年存档标本,其中子宫内膜增生20例,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10例,子宫内膜癌50例,45例为子宫内膜样癌,5例为浆液性癌,另取30例正常子宫内膜材料为对照组。1.2免疫组化染色PTEN为多克隆抗体,cyclinE为单克隆抗体,染色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1.3结果判断及统计学处理PTEN以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且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标记。cyc-lin E则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且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标记。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2结果2.1PTEN和cyclin 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阳性率为100%,从内膜增生组———非典型增生组———内膜样癌组,PTEN的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但非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之间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cyclin E蛋白在正常宫内膜组中均为阴性,从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c...  相似文献   

7.
PTEN作为一个新发现的而又非常重要的肿瘤抑制物,其突变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目的在于检测人类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的缺失,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中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PTEN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PTEN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66.7%和40.0%,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早、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低于组织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及其他组织类型癌。结论: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葡聚糖-活性炭吸附法(DCC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ER、PR测定,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中30例进行ER、PR检测。结果:DCC法检测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79·4%和77·9%,免疫组化法均为86·7%。两种测定方法比较,ER与P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2·4%和85·7%。免疫组化法可在DCC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类型中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腺棘癌的ER、PR水平高于其他癌。ER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结论: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ER、PR的测定对估计预后和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01),而与增生的严重程度、病理分级有关(P <0.05),但与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其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到子宫内膜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TEN和Cycli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和CyclinA蛋白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0%(11/20)、45.45%(25/55),与全部为阳性表达的正常内膜及阳性表达率为90.00%(27/30)的子宫内膜增生组比较,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组(P〈0.05)。CyclinA在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0%(9/20)、67.27%(37/55),显著高于全部阴性表达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组(10.00%,3/30)(P〈0.05)。两者在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5330,r=-0.5556;P〈0.001)。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临床分期和复发无关(P〉0.05);CyclinA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复发有关。结论:PTEN表达缺失和CyclinA的过度表达涉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Claudin-4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laudin-4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子宫内膜癌、35例不典型增生和2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的claudin-4和PTEN表达。 结果 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到宫内膜癌,claudin-4阳性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阳性表达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 4高表达与癌组织肌层浸润有关(P<0.05),与组织分级、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低表达与肌层浸润有关(P<0.05),与组织分级、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claudin 4与PTEN呈负相关(r= 0.36, P<0.05)。 结论 claudin-4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PTEN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超  戴淑真  姚勤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0):1187-1190
PTEN 基因是1997 年由Steck 等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发现并命名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抑癌基因, 又称MMAC1 /TEP1[1] , 现已在多种肿瘤中发现该基因不同形式的异常, 但关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 基因的改变缺乏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RN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65例子宫内膜癌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1 -8、5 -9和5-8片段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PTENmRNA的表达缺失率在外显子1 -8、5-9和5-8分别为49.23 %(32/65)、38.46 %(25/65)和32.31 %(21/65) ,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全部呈阳性表达。二者在三组中表达缺失率的差别显著(P<0.05)。而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在特殊类型癌和G3 级组织中分别高于内膜样腺癌和G1~2 级组织(P<0.05)。 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TENmRNA表达缺失 ,表明PTEN基因转录水平异常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了,有关基因改变致癌的研究日趋增多,许多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是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事件。PTEN基因突变检测可望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一种分子标记物以及临床判断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PTEN基因还有作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可能。本文就PTEN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PTE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28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增生期子宫内膜100%表达率相比,PTEN蛋白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6.7%和53.1%。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升高、病理分级的降低及肌层浸润的加深,PTEN蛋白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失表达主要局限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占46.9%,1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则未见PTEN的失表达,PTEN失表达在这两组肿瘤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53蛋白过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占25%,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为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TEN的缺失和P53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预示着子宫内膜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分别扩增 5 0例子宫内膜癌和 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基因外显子 1~ 8和 5~ 9片段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PTENmRNA的表达缺失率分别在外显子 1~ 8为 48.0 % (2 4/5 0 ) ,外显子 5~ 9为 3 8.0 %(19/5 0 ) ,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0 ,0 /15 ) ,P <0 .0 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RNA的表达缺失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有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PTENmRNA表达缺失率 ,PTEN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中E-cad 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素(E-cad)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正常子宫内膜(NE),40例非典型增生内膜(AHE)和72例癌性内膜(CE)中E-cad、PTEN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在NE、AHE和CE中E-cad表达阳性率为100%(37/37)、70.00%(28/40)和47.22%(34/72);PTEN表达阳性率为100%(37/37)、77.50%(31/40)和48.61%(35/72).E-cad的表达与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病理分级相关.临床Ⅰ Ⅱ期和浸润深度≤1/2的E-cad表达阳性率高(P<0.05),病理分级G1、G2、G3表达逐渐下降(P<0.05).E-cad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比低表达组高(P<0.05).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Ⅰ Ⅱ期组的PTEN表达阳性率低于Ⅲ Ⅳ期;随着肿瘤细胞的去分化,PTEN表达降低(P<0.05);PTEN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PTEN和E-cad均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金玲  周虹 《癌症进展》2012,10(5):530-533
目的探讨宫腔镜结合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的840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各类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组840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5例,经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6例。宫腔镜诊断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9.9%。在本组的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增加,ER、PR阳性表达降低,且降低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ER、PR的表达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子宫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