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用氯吡格雷,观察3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并可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口服硝酸脂类制剂、他汀类药物,视血压、心率给予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测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电图改善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情况.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莫秀清 《天津药学》2009,21(2):43-4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8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雷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首次量300mg/d,以后50mg/d,1次/d,连续3个月。结果:治疗组观察3个月,在终点事件、心绞痛发作频率少,发作时ST段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近3年来针对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并与同等数量未服用该药的患者作一对比分析.证实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9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疾病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上区不适2例,牙齿轻度出血1例,轻度皮肤紫癜1例;对照组牙齿轻度出血1例,胃肠道反应2例,皮肤淤点1例,均经处理后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具有较高安全性,使预后获得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长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波立维治疗,疗程9个月.对照组不给于波立维.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9个月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紧急血管重建)和安全性终点事件(出血、胃肠道反应和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9个月内联合心血管事件明显下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全性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氯吡格雷长期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吡格雷,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0±0.9)V8(1.8±1.0),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可以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101例)和进口氯吡格雷组(99例)2组。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低分子肝素等,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进口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和比较2组间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心肌再缺血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在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ST-T的改变,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UAP与进口氯吡格雷有相同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临床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为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临床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为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2周内心绞痛治疗程度,3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明显减少(P〈0.05),3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主要副反应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浑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恶性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9.8%(P<0.05);对照组患者恶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8%,高于观察组的6.4%(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恶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将对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的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2.3%(28/34)。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第1天应用300mg氯吡格雷,随后75mg/d,连服1个月。观察1个月内心绞痛改善程度、心脏事件(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吴秀平  谢耀君  赵明芹  赵春茹 《河北医药》2009,31(14):1799-18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疾病,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氯吡格雷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新型抗血小板药,我们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他汀类药物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75 mg/次,1次/d,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20.69%明显低于对照组48.28%,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辅治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黄健雄  刘晓凯 《中国药房》2011,(24):2270-227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休息、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他汀类调脂药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0.3g,qd,3d后改为0.1g,q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首剂负荷剂量300mg,之后改为75mg,qd)。2组均6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第1天应用300mg氯吡格雷,随后75mg/d,连服1个月。观察1个月内心绞痛改善程度、心脏事件(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