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1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的相关糖尿病护理。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相关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完成后,能够较好的提升自身免疫能力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患者在经过相关的治疗后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成人斯蒂尔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多高于39℃,关节炎,咽痛,肌痛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腹痛,胸痛,肝肿大,胸膜炎,心包炎肺炎等可能始终未全部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甾体止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联合施沛特(玻璃酸钠注射液,HA,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关节腔注射治疗成人大骨节病临床研究,探讨中晚期大骨节病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成人中晚期大骨节病患者,给予口服NSAIDs,并行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3次。结果关节痛完全缓解5例,改善达27例,关节肿胀改善达93%(25/27),行走活动情况治疗后有效达26例,效果不佳6例,治疗有效率达81.26%。结论 NSAIDs联合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治疗成人中晚期大骨节病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手段便捷,创伤性小,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成人Still病的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胜  白艳  葛勇鹏 《山东医药》2008,48(20):111-112
成人Still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为感染后变态反应.即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 治疗 1.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为治疗成人Still病的常用药,可退热及止痛.单独应用疗效有限,与慢作用药或精皮质激素合用可有效控制病情,其后逐渐减量或停用.当本病出现系统损害时,可减少用量或不用.对仅用NSAIDs治疗即可控制病情者,往往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健骨片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s)中西药联用治疗成人大骨节病(KBD)和骨关节炎(OA)患者疗效。方法口服健骨片8周,同时联合NSAIDs治疗成人KBD和OA患者70例,通过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体征指标评分,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8周后,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2例,改善54例,另有症状出现反复加重及效果不佳各2例。治疗有效率94.28%,无皮疹、明显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血常规、肝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口服健骨片与NSAIDs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成人KBD和OA疗效确定,效果明显,是成人KBD、OA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类固醇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应用激素治疗住院病例123例的资料,在激素应用起第30天观察治疗反应,多因素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完全有效、部分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63例(51.2%)、25例(20.3%)、35例(28.5%).初治者有效率73.8%,复治者有效率67.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组(完全有效及部分有效)与无效组比较,疗效仅与病变累及范围有关.病变范围超过脾曲者有效组20例(22.7%),无效组30例(85.7%),比较差异显著(P<0.01).P-ANCA阳性率有效组为62.5%,无效组为4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在性别、发病年龄、给药途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对于复发病例激素仍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治疗的首选药物.(2)疗效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给药途径及p-ANCA阳性与否无关.(3)病变范围广预示激素治疗失败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单用与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03-06—2012-11-09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联用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黄芪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治疗,单用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高于单用组的88.2%(30/3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治疗炎症性肠病较有效的药物。有效率可达75%左右,我院1987~1989年共治疗21例,有效率为66.6%。在急性活动期,激素控制急性症状见效颇快,病情在几天之内大多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猴头菌颗粒联合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猴头菌颗粒、潘托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50例;对照组为单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5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总有效率99%;对照组治愈率77%,总有效率91%。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有效、迅速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潘托拉唑与谓葆猴头菌颗粒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Mbase,搜集正清风痛宁片联合NSAIDs与NSAIDs单药治疗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检索词包括"正清风痛宁"、"非甾体抗炎药"、"青藤碱"、"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变性骨关节病";英文检索词包括"zhengqingfengtongning"、"sinomenine"、"NSDIAs"、"osteoarthritis"。采用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2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清风痛宁片联合NSAIDs显效率(65.1%比45.5%,OR=2.22,95%CI为1.49~3.29,P0.000 1)和总有效率(93.0%比76.1%,OR=3.82,95%CI为2.22~6.56,P0.000 1)优于单用NSAIDs。正清风痛宁片联合NSAIDs不良反应发生率(19.5%)与单用NSAIDs(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3,95%CI为0.92~4.02,P=0.08)。结论正清风痛宁片联合NSAIDs作为一种治疗尝试,对骨关节炎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激素无效或复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初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成人ITP患者,其中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者88例,此88例患者中66例患者数据资料齐全可供分析,评估进一步治疗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进一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1%(37/66)。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6组,各组有效率分别为:激素58.3%(14/2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2.5%(1/8),利妥昔单抗37.5%(3/8),脾切除90.9%(10/11),免疫抑制剂0(0/3),联合治疗75.0%(9/12)。比较6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对于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ITP,各种不同治疗方案中脾切除疗效可靠,激素仍有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其风险,此外联合治疗也有不错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96例,分为大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为口服奥美拉唑和清除幽门螺杆菌;大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黄粉口服.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大黄治疗组痊愈19例(39.6%),好转26例(52.4%),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16例(33.3%),好转22例(45.8%),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经x2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与西药结合治疗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在我国,成人斯蒂尔病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查阅了该领域最新进展,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并对其治疗原则、方案予以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与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分成两组,平均每组58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33例,痊愈率为56.90%,总有效率91.38%,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18例,痊愈率为31.03%,总有效率79.31%,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61例中重度Graves眼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治疗对Graves眼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985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1例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5例,眼眶放射治疗组16例,糖皮质激素加眼眶放射联合治疗组30例。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均有明显变化(P<0.05),以激素加放射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放射治疗组、糖皮质激素组及激素加放射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69%、90%。激素加放射治疗组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活动期中、重度Graves眼病放射治疗加激素联合治疗是一种比单独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成人斯蒂尔病(AOSD)病因未明,尚无完善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用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了3例AOSD,均收到良好效果。 例1,女性,32岁。因反复发作高热、皮疹及关节酸痛28个月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于1994年4月24日入院。以往曾予强的松(30mg/d),后改为地塞米松(7.5mg/d)治疗,症状曾一度控制,但至1994年又复发。体检:T39℃~40℃,发热时面部及前胸部散在红色皮疹。心肺(-),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侧位可及一指,指间关节轻微压痛。化  相似文献   

16.
米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2):1142-1142
成人斯蒂尔病(Still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长期间歇性发热性疾病,骤起骤降的高热(≥39℃)、关节痛、咽痛、一过性红斑、白细胞计数≥10×109/L、血清铁蛋白升高、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非甾类抗炎药加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预后相对较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合并肝脏损害者少见。我院于2005年遇1例Still病患者,诊断上符合日本“成人Still病委员会”199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1],诊断为成人Still病合并肝脏损害,经积极控制原发病,抗感染,保肝及相关对症…  相似文献   

17.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IADs)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76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康复新10 ml,3次/d,兰索拉唑30 mg,1次/d;对照组38例,应用兰索拉唑30 mg,1次/d,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记录症状转归,胃镜复查评估溃疡愈合情况。[结果]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和97.4%,对照组为78.9%和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兰索拉唑治疗NSIADs相关性溃疡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5例UAP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62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61例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C组62例单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3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和心电图改善效果。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效果:A组总有效率为67.8%,B组总有效率为93.4%,C组总有效率为80.6%,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P<0.05)。心电图改善效果:A组总有效率为66.1%,B组总有效率为91.8%,C组总有效率为79.3%,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5,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成迎晖 《内科》2011,6(6):558-559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A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n=48);B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n=26);C组单用缬沙坦治疗(n=27)。观察三组患者降压效果,及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 A组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B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7.69%;C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67%。三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169,P=0.002);B组与C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500)。三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无明显变化。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降压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和黄连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疗效。方法按罗马标准选择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加味参苓白术散水煎服,每日1剂,复渣1次,分上下午服,黄连素每次3片,一日3次;对照组30例,单用黄连素,用法同治疗组,2组的疗程均为4周,予治疗前后计算每位患者的症状总分、平均积分及疗效指数。疗效评定以疗效指数>75%为显效,51%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为750,平均积分为25±4.661,显效为24例(80%),有效6例(2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1570,平均积分为52.3±6.261,显效为3例(10%),有效为18例(60%),无效9例(30%),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前平均积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平均积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3.841,P<0.01)。结论单用黄连素治疗腹泻型IBS有较好的疗效,但合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水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