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治疗干眼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内服自拟滋阴润目方,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患者用泪然点眼,每日4次,1周后复查,检测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分别与各自用药前相比,SCHERMERI和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BUT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SCHERMERI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干眼症患者,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19~78岁,平均54岁.全部患者主诉均有眼干涩,易疲劳,伴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或磨砂样感,烧灼感,眼胀痛,视力波动,晨起眼红,对烟尘敏感.①裂隙灯检查:轻微结膜充血,少量乳头增生,少量黏液丝状分泌物,角膜浅层细点状上皮粗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干眼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眼科门诊5376例主诉有干眼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一步行眼科常规检查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三项检查确定诊断。结果在5376例眼疾病患者中,有干眼症1097例(男占31.54%,女占68.46%),检出率为20.41%,其中〈40岁者检出率明显低于〉40岁者(χ2=52.89,P〈0.05);男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χ2=200.99,P〈0.05)。干眼症合并全身病者占51.62%。结论抑制眼表炎症、去除诱因是干眼症防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探讨干眼症的临床诊断策略.方法:对疑诊为干眼的156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干眼症状问卷调查,并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 test,SIt)、角结膜荧光素(fluorescent,fl)染色、虎红(rose bangle,rb)染色检查等.对资料齐备并确诊为干眼的102例(204眼)患者的问卷资料以及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干涩症状者54例(52.9%),异物感者52例(51.1%),眼疲劳者44例(43.1%).干眼病人中合并有BuT异常的为76例(74.5%),虎红染色异常的为59例(57.8%),荧光素染色异常的为42例(41.2%),SIt异常的为18例(17.6%).结论:在干眼的诸多症状中,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三大症状发生率最高.BUT缩短是门诊干眼患者最主要的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眨眼症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40只眼小儿眨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试验.均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40只眼均有着色;15例泪膜破裂时间缩短;18例眨眼症状消失.结论 角膜的点状浑浊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是造成小儿眨眼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91-9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主观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38-40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眼表指标BUT、FL、SRI、SIt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1~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糖尿病组OSDI评分为(15.1±2.1)分,对照组为(8.0±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泪河高度(0.22±0.03)mm,糖尿病组泪河高度(0.17±0.0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L评分(0.51±0.11)分,糖尿病组(1.80±0.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It(10.0±2.5)mm,糖尿病组(7.1±1.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状态以及持续睁眼10 s后,对照组SRI均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眼表损害,存在泪膜功能下降、泪液分泌量减少、角膜上皮不规则等情况,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眼科门诊对干眼患者的筛查,明确诊断,降低干眼症发病率。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对660例干眼患者进行筛查.同时调查分析与干眼症发病率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660例干眼患者中确诊干眼症219例,占33.18%,其中,女性患病率(39.94%)明显高于男性(26.51%);在年龄分布上,I〉5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占40.32%(102/253);干眼症患病率与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干眼症发病率较高,在眼科门诊中应把干眼症筛查的系列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煎汤先熏蒸后内服联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肝郁脾虚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132眼)肝郁脾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的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先熏蒸眼部再内服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为72.7%(24/33),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UT、SIT及F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对BUT、SIT及FL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68例(136眼)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一周、一月、两月、三月及六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至两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p〈0.01),直至三月角膜荧光素染色仍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一周至三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而术后一周至两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术后一周42眼达到干眼症的诊断标准,术后一月为50眼,术后三月恢复正常。结论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为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干眼症的发病率,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表综合分析仪在临床干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40~65岁的眼部明显干涩不适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眼表综合分析仪组(NIBUT组,n=26)和传统干眼检查组(FBUT组,n=29)。NIBUT组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FBUT组采用传统干眼检查方法检查。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泪河高度(TMH)。结果 NIBUT组BUT长于FBU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t试验、TMH及F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IBUT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FBUT组,且误诊率明显低于FBUT组(P<0.05)。结论 眼表综合分析仪和传统干眼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可综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以提高干眼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年患者干眼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病因。方法2005年5月~2011年4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青年患者(20~40岁)共846人,记录这些患者是否有干眼症及相关病史和症状,按有无干眼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干眼症组患者久视屏幕、戴隐形眼镜、近距离看书、全身性疾病、频繁应用滴眼液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O.05)。干眼症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如眼镜干涩感、视力疲劳、异物感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患者患干眼症的比例很高,其病因与各种不良用眼习惯有关,且干眼症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明显高于未患干眼症的患者,青年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估针刺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 将 32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人工泪液组 (对照组 ) ,2组各 16例。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 ,人工泪液组予点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查眼局部症状 ,并对泪流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指标进行检测 ,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针刺组各项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 ,改善患者眼局部症状 ,疗效优于人工泪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辽宁省庄河、大洼两地居民干眼症状的患病情况,分析干眼症状与临床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1 131例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监测他们的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 tes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 干眼症状与临床检查结果的检出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χ~2=66.01,P<0.05),性别和环境因素影响着干眼症状的发生;对1 131例样本按是否出现干眼症状及临床检查结果是否为阳性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在Schirmer I test和BUT上存在显著差异(Schirmer I test:F=502.75,P<0.05;BUT:F=177.45,P<0.05).结论 进一步明确干眼病程,在临床工作中提出"临床前期"概念,对于预防、诊断及治疗干眼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对干眼症患者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观察组,各52例。常规组接受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睑板腺按摩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完整度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延长,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常规组长(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睑板腺完整度评分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程度及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干眼症患者泪膜... 相似文献
17.
干眼症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干是干眼症最常见的症状,但确诊干眼症却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目前干眼症的诊断标准除了症状外,主要有两个试验,即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基础试验(Schimer试验,SIT)。BUT被广泛用于分析泪膜的稳定性,但它的诊断准确性与滴人荧光素的用量、泪道的通畅与否(荧光素的流失速度)、检查者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而SIT的可靠性相对较差,受试验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也不能排除反射性流泪的影响,使假阴性增加,从而可能导致轻度异常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127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症状及泪液分泌功能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结果 127例干眼症患者,男42例(33%),女85例(67%).症状及体征出现频率,眼部有干涩感108例(85%),异物感102例(80%),视物疲劳100例(79%),视力波动78例(61%),视物模糊66例(52%),眼部疼痛50例(39%),畏光41例(32%),眼部黏液感40例(31%),眼烧灼感36例(28%),溢泪31例(24%), 眼部痒感29例(23%),眼红20例(16%).结论 临床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做相关检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干眼患者,从临床有效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分析,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