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家庭为基地的短期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为改善孤独症儿童预后,对孤独症儿童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以家庭为基地的短期结构化教育。[方法]将6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儿童在接受评估后制定训练计划,同时培训家长,之后家长根据计划在家庭进行训练,特别强调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环境布置和视觉安排,按照预定的常规、程序时间表以及由上述训练要素构成的个人工作系统开展训练。要求每周7d,每天训练6h,于训练开始前以及6月后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孤独症儿童量表的总分由训练前的76.2分下降至54.9分(P<0.01),量表的语言、社会交往、感知觉和行为四个分项目的分数也均有显著下降(P<0.05),表明通过训练在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异常感知觉状态和异常行为得到减少。[结论]以家庭为基地的结构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卢云  王艳娟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53-5255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实施结构化教育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9个月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及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国修订版)(C-PEP)评估疗效。结果:经过9个月的结构化训练,48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训练前下降,其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及自理能力得分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分训练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48例患儿的语言、社交、感知、行为4方面得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P<0.01)。患儿C-PEP评估各项目分值较训练前显著提高。结论:结构化教育能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是孤独症的有效康复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为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孤独症患儿实施结构化教育训练,训练时间每天不少于6 h,个别训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训练前应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国修订版)》(C-PEP)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基线测评,并于训练前及训练12个月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12个月的结构化训练,51名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训练前下降,其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训练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1例患儿语言、社交、感知、行为方面及ATEc总分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结构化教育能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是孤独症的有效康复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综合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为提高患儿生存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在专科收集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1.5~5.5岁之间)孤独症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取诊断评估后,按照患儿特征制定个别化的教育干预治疗计划,治疗中采取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结构化教育(TEACCH)及关系发展干预(RDI)相融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并强调家庭参与到患儿的治疗干预中。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进行干预疗效评估。 结果 60例患儿ATEC总分由训练前的(79.83±16.98)分下降到(46.82±6.95)分,量表中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都明显下降,且<3岁干预组在语言、社交、行为上的分数下降较>3岁干预组更甚;SM由训练前的(7.43±1.16)分提高到(8.87±1.06)分,<3岁干预组提升优于>3岁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通过综合干预,孤独症儿童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及生活适应能力上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尤其是3岁前进行干预的孤独症儿童能力提高更为明显。 结论 综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孤独症症状及改善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 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80例3~6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觉统合训练1个治疗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儿均进行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评估, 该量表中的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自理均单独作为一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具有好转趋势。2)试验组患儿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1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及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儿在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语言及社会交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明显影响, 孤独症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注意加强听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方法对265例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情感、感觉模式、游戏及物品喜好、语言、人际关系等病理行为以及模仿、感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发育商等功能发展指标。结果康复训练后,患儿发育商从训练前的(54.281±16.632)分提高到训练后的(69.322±21.077)分,语言接受能力从训练前的(1.737±1.839)分提高到训练后的(6.716±5.445)分,人际关系评估正常反应从训练前的(1.06±1.12)分提高到训练后的(2.46±1.96)分,人际关系重度异常反应从训练前的(4.18±1.87)分降低到训练后的(1.73±1.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孤独症患儿的发育商等综合能力,降低其语言、人际关系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训练中应用结构化教育模式,将视觉线索应用到各个活动场所,强调作息时间和教学环境的结构化,强调工作组织的结构化。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6个月。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及C-PEP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儿孤独症儿童量表平均总分由训练前的(96.09±18.95)分下降到(54.91±14.10)分(P<0.001),量表中言语、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显著下降(P<0.001)。C-PEP评估功能发展平均分值由训练前(28.00±11.08)提高到(48.00±11.27),年龄当量提高(9.00±5.32)个月,扣除生理增长6个月,实际年龄当量增长(3.00±5.32)个月。【结论】结构化教育治疗对孤独症是一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综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疗效,为今后开展孤独症患儿康复、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多感官刺激等综合训练方法,对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接受训练的45例孤独症患儿开展为期3个月的短期综合训练。每周训练6 d,每天训练3.5 h,采取一对一和一对三小组训练相结合,于训练前、训练3个月末分别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对患儿进行评价。结果45例孤独症患儿ABC总分由训练前的92.95分下降至55.14分(P0.01);CARS总分由训练前的37.12分下降至29.48分(P0.01),ATEC总分由训练前的68.00分下降至57.09分(P0.05),其中行为因子由训练前的21.77分下降至17.86分(P0.05),但在语言、社交、感知觉因子的分值训练前后未见显著差异;PEP的发展分数由训练前的54.33分提高至84.38分(P0.01),7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短期综合训练对孤独症的异常行为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但其语言、社交、沟通能力的提高尚需要长期、更高密集度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辅助家庭综合干预的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对17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行为、语言、感觉统合药物及家庭训练,并在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儿童孤独症量表评定等。结果训练后3个月与训练后6个月的评估结果有很大差别。训练3个月后患儿在个人能力、语言、社交及行为等方面虽有些进步,但尚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训练6个月后,患儿各项评定结果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家庭综合干预的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是有效的。而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疗效也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疗效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将60例低功能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和不予治疗,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比较治疗前后孤独症临床行为及感知觉状况的改变。结果:①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后ATEC总分值及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项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感觉统合失调总改善率为72.4%。②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触觉防御项分值、ATEC行为项分值在改善感统失调不同疗效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孤独症临床症状的改善与治疗前ATEC社交项分值相关(P=0.012)。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低功能孤独症儿童有疗效;其疗效与治疗前触觉防御过分、社交障碍、行为异常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儿童孤独症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医疗,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矫治方法,探讨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1年1月对辽宁地区采用ABC量表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进行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结果]训练前后对患儿进行ABC量表,津守-稻毛发育商,评估表的评定,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医疗,行为训练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矫治方法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构化教育(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属于一种个性化训练项目,对孤独症患儿治疗及教育疗效较好,而家庭康复训练可将学习融入患儿生活中,有效提高患儿各项能力。本研究通过采用家庭康复训练结合结构化教育护理方法训练孤独症患儿,旨在探讨其联合使用在孤独症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中影响。方法选取2015-01-01-2018-02-01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1:1配比后,共纳入100例,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TEACCH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对照组仅采用TEACCH护理方法。采用美国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和孤独症行为评分量表(autism behaviour checklist,ABC)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6个月干预训练后,观察组ATEC总分为(50.48±8.23)分,低于对照组的(61.85±9.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1,P<0.001;观察组ABC总分为(57.18±1.16)分,低于对照组的(63.4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9,P<0.001。结论家庭康复训练配合TEACCH在孤独症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生活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孤独症患儿言语及语言训练的效果,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孤独症患儿的言语及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训练。每周5次,每次30 min,共训练6个月。用儿童语音测试及小儿0~4岁精神发育检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训练,20例孤独症患儿能有意识发出的声母数量由训练前的平均0.45个增至8.90个(P<0.001);语言发育商数由训练前的平均25.71分提高至44.22分(P<0.001);训练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言语及语言康复训练能有效地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结构化教学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60例进行研究,对60例患儿采用单双号方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结构化教学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均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得分状况、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与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言语、行为、交流、认知方面症状均有了显著改善,观察组临床表现评价总分为(74.5±4.4)分,高于对照组的(55.4±3.8)分,(P值均<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的CARS、ABC评分分别为:(25.3±3.8)分、(60.6±5.5)分,低于训练前评分:(40.5±4.4)分、(85.2±5.8)分,对照组患儿CARS、ABC评分分别为:(33.2±4.2)分、(72.3±4.7)分,低于训练前的(41.0±3.8)分、(84.7±4.9)分,训练后观察组患儿CARS、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训练后,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结构化教学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模式治疗孤独症患儿,可以减小患儿的CARS与ABC评分,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1例儿童孤独症综合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对11例孤独症患儿进行以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治疗为主体,感觉综合训练、音乐训练为辅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用儿童孤独症发展及行为量表进行评估。结果:11例孤独症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综合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1例儿童孤独症综合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对11例孤独症患儿进行以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治疗为主体.感觉综合训练、音乐训练为辅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用儿童孤独症发展及行为量表进行评估.结果11例孤独症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综合疗法对儿童孤独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综合疗法的疗效并探讨疗效评估方法。方法:对感觉统合训练、结构化训练、语言训练、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游戏治疗等进行优化组合,对80名符合CCMD-3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综合治疗,6个月后再次应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评估,并对发展及行为量表中各能区提高月龄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评价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存在不均衡性。结论:综合治疗手段为目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方法,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并据此调整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为确定听觉统合训练的最佳频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2月选取符合ICD-10孤独症诊断标准的65名儿童,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2),两组均进行一般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时给予1个疗程听觉统合训练。分别用ABC量表及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评估患儿ASD行为及智力水平。结果 训练后1个月,ABC总分及交往、语言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0.05)。训练后3个月,AB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下降,IQ得分显著增加(P<0.01)。训练后6个月,ABC总分、各因子得分较3个月时有所上升(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ABC总分及IQ得分在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对于ASD儿童治疗有效,1个月开始起效, 3个月时效果最好,6个月时仍有效果,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疗法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的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B组(结构化教育模式+游戏治疗)和C组(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游戏治疗+听觉统合治疗),每组各20例,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社会适应性,个人社交,语言)进行评估。结果 三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CARS、社会适应、语言、个人社交均有改善(P<0.05),其中在ABC及个人社交变化值方面,B组及C组较A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在语言变化值方面,C组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B组变化值又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疗法在自闭症儿童行为心理治疗中,效果优于单纯结构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TR策略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ASD患儿30例,采取BTR策略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定ASD患儿行为特征,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价儿童ASD严重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评估其沟通能力。结果治疗后ASD儿童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提升,问题行为发生减少;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均有提升。ASD儿童ABC量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ARS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EP-3量表对应的月龄提升,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BTR策略在ASD儿童中治疗有效,能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