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里记载古代医方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记载了治疗五十二种疾病的三百多种古医方,现存约二百余方,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对这些医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注释。本文拟对其中二则略作补释,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远早于《黄帝内经》的最古老的医方书,书中可见有活血化淤药的运用,为我们探索其运用的源流和早期的运用情况提供保贵资料。下面试就此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3.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些医学帛书,经整理小组整理后,将其中的五种合在一起,定名为《五十二病方》,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里讨论的就是该书中出现的汉字通用现象。本文所指的通用字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与俗字相对而言,假借字与本字相对而言,古字与今字相对而言。我们将异体字、假借字、古字统称为通用字,而将俗字、本字、今字统称为正字。  相似文献   

4.
《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二病方》治则学初探王心东(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473500)《五十二病方》[1](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最古的医方书,书中记载了十分宝贵的治则思想的运用与经验,鉴于迄今尚无对早于《内经》及先秦以前的中医治则思想进行专题研讨的文献...  相似文献   

5.
吴中朝 《山西中医》1989,5(2):37-3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病方》共有灸方11个(另外尚有数方似与灸法有关,但本文未予计入),占该书存方总数(283个)的3.7%,在52个作为小标题的病证中,与灸法有关的共7个,占总数13.5%。《病方》中灸法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艾裹枲垢;二是蒲绳之类;三是置柳蕈艾上(熏灸)。另外,还有一种用芥子泥发泡的天灸(冷灸)。  相似文献   

6.
7.
《五十二病方》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简称《足臂》)、《阴阳十一脉灸针甲本》(简称《阴阳十一脉》)、《脉法》、《阴阳脉死候》(简称《阴阳脉》)、《五十二病方》(简称《病方》)等五种古医书的帛书(以下将上五种医书统称为《帛书》)。这是我  相似文献   

8.
朱玲 《中药材》2007,30(12):1613-1615
《五十二病方》书中出现的汤剂、散剂、丸剂、浸出药剂、熨剂等8种不同的剂型,其中汤剂、散剂应用最为广泛,前者的制作较为成熟,后者则相对粗糙。书中大部分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在制作工艺和操作规程上有了比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五十二病方》是我圜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  相似文献   

10.
刘晓虹 《中医正骨》1990,2(4):26-28
《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全书伤科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对后世伤科病症学、治疗学以及方剂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试结合学习体会,浅论如下。 1 疾病命名法则  相似文献   

11.
《时病论》是一部专论时病的专著。作者就自己对《时病论》中所论时病的病因病机,独到的辨治方法,从浅入深的剖析,简明扼要的将其学术精华,呈献给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是动病""所生病"雏形源自《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篇》内容、形式完整描述,《难经·二十二难》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后世各医家之辞,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逐渐完善其诊断、治疗学意义与病候转归,还包括利用现代文献整理统计学思想系统考察的经脉归属和病候(群)关联;古代医家多从病位和病因解释和区分,结合语境及《内经》其他篇章理解,言简意赅,虽存争议,但总归于"变化-病"分析思路,包含气血先后、经络脏腑、内因外因及阴阳相对、穴动诊病、病症主治,借十二经脉条文中某类特殊情况发挥至整体,其中气血说、经络脏腑说、阴阳说等说服力欠佳;现代医家分析更丰富,通过临床观察、试验加以验证。研究方式多样,值得进一步完善,发扬及论证。古文献流传存在易遗漏、衍文、不同时代文字完善不足等,现今概念阐释与早期学术思想真实意义之间仍存在差异,缺乏验证的客观依据,需要进一步去伪存真、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时病条辨》四卷,古瀛隐名氏原著,弇南钱雅乐增订,现存稿本,收入《清代吴中珍本医案丛刊?第八辑》点校出版.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研究,发现隐名氏原文具有体例合宜、论治精详等特点,钱雅乐之增补,对原书中顺序不合理的条文位置进行调整,并补充部分内容,为原书增色不少.书中有关霍乱论治的内容,其理论介于王孟英与徐子默之间,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二十二子》本《灵枢》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比较研究,发现《二十二子》本《灵枢》是一个较好的《灵枢》版本,它订正了许多原文讹误,其校订的主要依据是《甲乙经》及《太素》。其底本可能是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因此它是研究《内经》比较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5.
论述明清之际文学家吴伟业与名医沈时誉的友情以及书信来往。沈时誉身为名医而富有文才,故能以文与吴伟业交。可见作为医生。加强文化修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五十营针刺疗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袁民  王瑞华  傅莉萍 《中国针灸》2000,20(12):719-721
为纠正患者异常的自身免疫状态,用五十营针刺循环疗法,顺着经气流注的方向,按迎随补泻法依次进针。结果:调整了机体的虚实,使阴阳达到平衡,甲状腺功能得到改善。30例患者中,治疗后T3、T4、FT3、FT4明显下降,S-TSH升高。结论:提高了垂体-甲状腺反馈调节功能,减少了甲状腺素的分泌与合成。  相似文献   

17.
周利 《中医药文化》2005,22(1):37-37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是我国金元时期一部著名方书。书中载方,多为其高祖以下业医中经验之方,其中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肩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近一个时期,我们参加了整理校勘该书的工作,参阅了古今几种校注本,深感受益匪浅。尤其是上世纪末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 (以下简称“中医药社本”),采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校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该书在校注中对文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不够严谨准确,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讹之处。现就我们在校勘中发现的错误作一辨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批评指…  相似文献   

18.
复方石韦软膏(石韦、虎杖、大黄、地榆、生地等)是我科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协定处方,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为探讨其皮肤的毒性、过敏性、刺激性,我们做了相关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方石韦软膏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19.
张悦  吴波 《新中医》2024,56(10):57-62
天干方是陈无择所创,首载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以运气理论为指导,以五行亢害承制规律 为依照,运用药物四气、五味来治疗和预防岁运太过或不及而导致的人体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证的10首方 剂。其制方参照气味相和、阴阳动态平衡、五脏苦欲补泻、五行制化原则,针对岁运太过或不及,各有制方法 度。治疗目的在于以偏纠偏,恢复人体气化的动态平衡。在应用时要注意识运气、观体质、辨病证,应用范畴 涵盖岁运太过或不及致病和治未病。  相似文献   

20.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在中焦的条文有第8、第10、第12、第13、第37五条,归入"邪在气分"中,包含膜原、脾胃两部分湿热证治.湿热在膜原证者其湿浊最重,治以辟秽化浊、香辛苦温之品为主.湿热在脾胃有湿与热的多少之分:湿邪极盛,"尚未蕴热"者,治以"辛开";湿伏中焦,湿渐化热者,治以燥湿之中稍佐祛湿;湿邪化热,余湿犹滞的"湿热参半"证,治以辛泄佐清热;而对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舍"者,则治以清阳明之热为主,兼祛太阴之湿.舌诊在湿热病辨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薛生白用"舌遍体白"、"舌白"、"舌根白,舌尖红"等区分湿与热的多少,其意义正如薛生白所说:"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