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30髋)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30髋)均治愈出院,术后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原病灶区骨小梁逐渐清晰匀化,观察期间ⅡC期1例、ⅢB期1例术后股骨头骨折、塌陷,原有疼痛症状加重,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多能维持术后6个月内所获得的改善结果.该组术后综合评分40~92分,总优良率76.7%[其中Ⅰ期(5 髋/5髋)、Ⅱ期(12髋/16髋)、Ⅲ期(6髋/9髋)];随访12~36个月(平均20.4个月),髋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X线片复查见股骨头轮廓光滑,关节间隙正常.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复合BMP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好,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2.
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ANFH)的的疗效.方法 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髓芯减压植骨组(A组)10例,12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B组)10例,13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组(C组)10例,10髋.观察三组X线平片、CT及M砌检查、Harris评分(HHS)、疗效.结果 三组接受治疗的Ⅰ、Ⅱ、Ⅲ期病例,3、6、12个月未出现股骨头变形及塌陷等病情恶化;术后12个月Harriss评分为93分明显高于术前57.5分(X2=5.81,P〈0.05);术前MRI检查,测量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比为42%.术后股骨头坏死区消失;B、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X2=3.81,X2=3.98,均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介绍一种新的保头手术:钛网伞状加股方肌骨柱移植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并与原带股方肌蒂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比较来评价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计应用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10例(12髋)(A组)。平均年龄30.1(21~42)岁。ARCO II B期2髋,ⅡC期10髋。同期采用单纯股方肌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12例(16髋)(B组),平均年龄29.8(20~41)岁。ARCO II B期6髋,ⅡC期10髋。所有病例均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术后定期随访患者,参照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A和B组间临床和影像学间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A组平均29.2个月,B组平均28.5个月。A和B组疼痛和功能均改善明显。至最后随访时,A组优11髋,良1髋,B组优14髋,良2髋。两组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ARCO IIC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张宏宇 《医药世界》2010,(7):704-704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植骨、空心钛钉支撑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16髋患者,ARCO分期Ⅰ期4髋,Ⅱ期12髋;行髓芯减压,刮除坏死骨,用人工骨颗粒混合红骨髓植入,空心钛钉支撑。结果优8髋,良6髋,可2髋,差0髋,优良率为87.50%。结论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混合人工骨植入、空心钛钉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在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防止股骨头塌陷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4.4%。结论髓腔减压植骨对早期(Fica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146例156髋,平均年龄30.6(20~51)岁.按病因分类:激素性60例65髋,酒精性86例91髋.ARCO Ⅰ-A、Ⅰ-B、Ⅰ-C期患者分别为80、50、26髋.结果 钻孔减压术后,80%患者的髋关节疼痛获得明显缓解.146例随访1~6年,平均2.6年,结果显示ARCO Ⅰ-A、Ⅰ-B、Ⅰ-C期的优良率分别为75.0%(60/80)、66.0%(33/50)、57.7%(15/26),总优良率为63.6%(108/156).其中,Ⅰ-A期者效果最好.结论 钻孔减压术适于治疗无塌陷的早期股骨头坏死,尤其是Ⅰ期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髓芯减压支撑术联合介入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5例(37髋)非创伤性围塌陷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ARCO分期ⅡB 9髋、ⅡC4髋、ⅢA11髋、ⅢB 9髋、ⅢC 4髋,首先对患髋行经皮髓芯减压并坏死区空心钛钉支撑术,3 d后通过介入方法置入动脉导管向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完成后扶拐,减少患髋负重,随访1年,以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Harris评分分值显著提高(P<0.05),股骨头塌陷程度无显著加重(P>0.05)。结论经皮髓芯减压支撑术联合介入治疗创伤小,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阻止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是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钻孔减压髂骨取骨结合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42例,采用钻孔减压髂骨取骨结合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命名为研究组,再回顾分析2008年以前使用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的4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钻孔减压髂骨取骨结合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好,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这充分的肯定了钻孔减压髂骨取骨结合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手术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关节镜下清理、髓芯减压、病灶死骨刮除植骨术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自2003年7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髋关节镜下髋关节腔清理、股骨头髓芯减压、死骨刮除或取同髂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共13例18髋。结果结果参照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72.2%,有效率为83.3%。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头软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66例,根据外侧柱状分类法:A组42髋,B组11髋,C组4髋,"B/C"边界组10髋。A,B组采用股骨颈钻孔减压,C组及"B/C"组予股骨粗隆下内翻截骨及内收肌松解,全部病例均行人字管型石膏固定2月,口服骨宝口服液等药物,并评估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按Stulberg评定标准,67髋中Ⅰ级达65.7%,Ⅱ级19.3%,Ⅲ级6.0%,Ⅳ级7.5%,Ⅴ级1.5%;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A组优良率为88.1%,B组为72.7%,C组为50.0%,"B/C"边界组为70.0%,总优良率达80.6%。66例患儿随访时间最短2.5年,最长7年,平均5.5年。A组的38髋修复时间为6~9月,A组的剩余4髋和B组的11髋修复时间为1.0~1.5年,"B/C"边界组的4髋修复时间为1.5~2.0年,余下10髋修复时间1.8~2.3年。其中5髋出现扁平髋,1髋发生股头畸形愈合,未愈,3髋出现患肢短缩、跛行。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儿童股骨头软骨缺血性坏死可增强其自愈修复能力,缩短病程,患儿及其家属能否遵从医嘱避免早期过度负重是离院后继续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33例(253髋),男173例,女60例,平均年龄[30.2±7.1(20~54)]岁。其中采用细针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175例(188髋),男126例,女49例,平均年龄[29.5±6.9(20~54)]岁。按照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I,-AI、-BI、-C期患者分别为1044、83、6髋;采用粗通道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58例(65髋),男47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8±7.5(20~53)]岁。按照ARCO分期I,-AI、-BI、-CI、I-A期患者分别为30、15、9、11髋。结果细针钻孔减压术后,85%患者的髋关节疼痛获得明显缓解。平均随访时间[3.8±1.2(0.4~7.8)]年,I-AI、-BI、-C期的优良率分别为72.1%(75/104)、64.6%(31/48)、58.3%(21/36)。总优良率为67.6%。其中I,-A期者效果最好;粗通道髓芯减压加植骨术后,所有患者的髋关节疼痛获得解除。平均随访时间[2.0±0.8(0.4~3.8)]年,优59髋,良6髋。其中,ARCO...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灶清除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清除病灶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明显的感染以及不良并发症;对3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患者的关节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缓解,股骨头的生存率为92.11%,相对于治疗前来说,随访末期患者Hrris评分明显增高,X线片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清除病灶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的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三种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9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组35例(A组)、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组32例(B组)、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组29例(C组),分别采用Suk标准及Nakai评分方法来分别判断临床疗效及骨性融合,并进行比较.结果 Nakai评分下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9%、81.3%、79.3%(P>0.05),Suk标准评判下融合率分别为71.5%、91.8%、89.0%,B、C组的椎间隙高度要优于A组(P<0.05).结论 三组近中期随访疗效未见明显差异,但前路及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法在椎间隙高度维持及融合率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法,但腰椎滑脱症的病因和症状呈多样化,宜具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联合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分析其疗效,探索该病新的保髋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105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空白对照组,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组,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所收集患者的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随访2年时各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组治疗ONFH在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B组(P0.05),以及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C组(P0.05),联合疗法2年时股骨头塌陷率明显低于单纯治疗组。结论骨髓芯减压植骨+钽棒+干细胞是早期ONFH保髋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植骨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41例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1~29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除2例进展为ARCO分期Ⅲ期外,其余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6±7.12)分提高到术后的(79.54+8.69)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坏死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CDH)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CDH36例45髋,平均随访3年3个月.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X线片显示的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 髋关节功能良好40髋(88.9%),股骨头坏死2髋(4.4%),髋关节功能障碍3髋(6.7%).结论 改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CDH可加大股骨头包容,有效纠正髋臼指数且可避免影响髋臼容积,更有利于稳定关节,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距骨颈骨折手术中植骨与否对其缺血坏死发生率及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9例距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距骨骨折坏死率及功能预后情况,其中术中行自体骨移植(A组)25例,Hawkins-Canale分型分别为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5例;术中未行植骨术(B组)24例,Hawkins-Canale分型分别为Ⅱ型7例、Ⅲ型13例、Ⅳ型4例;术前经AOFAS评价两组损伤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按Hawkins标准评价距骨坏死率及功能预后。结果 49例患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8.7个月,19例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A组6例、B组13例),距骨缺血坏死率分别为A组24.0%,B组54.2%,其中7例需处理,3例行踝关节融合,2例行距下关节融合,2例行减压植骨;另外12例踝关节、距下关节功能良好,无距骨塌陷及骨性关节炎表现。根据Hawkins足部评分标准,优14例(A组9例)、16例(A组11例)、可12例(A组2例)、差7例(A组2例);优良率分别为A组80.0%、B组41.7%。结论距骨颈骨折(Hawkins-Canale分型为Ⅱ~Ⅳ型)术中使用自体骨移植内固定明显优于单纯复位内固定,术后距骨颈骨折缺血坏死率明显降低,且患肢功能明显优于未植骨者。  相似文献   

18.
1992-1993年,我院应用髋关节清理修整加带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术,治疗两种不同病因所致股骨头坏死共168例,按照Ficat分期,对其中Ⅲ期26例31髋进行随访,按照王岩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术前及术后评分对比,发现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A组),优于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B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打压植骨结合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收治的Steinlerg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12例,采用打压植骨结合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对照组患者共计11例,单纯使用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按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后患者注意休息,3个月内不能负重,对患者进行术后4次随访,术后1月、3月、6月、1年。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观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对其评分,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时间为(22.35±3.26)月,观察组术前H脚is评分为(66.3±13.2),术后Harris评分为(83.6±13.2),对照组术前Harris评分(65.8±14.5),术后Harris评分为(76.6±14.2)。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打压植骨结合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75髋),病因:创伤性20例(30髋),激素性15例(23髋),酒精性11例(16髋),特发性4例(6髋).按Steinberg分期标准,Ⅱ期27髋(36.0%),Ⅲ期38髋(50.0%),Ⅳ期10髋(13.3%).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78.5、65.4和57.4分.结果 游离腓骨手术时间为10~35 min,平均18 min.总手术时间为80~130min,平均95 min.50例(75髋)患者的X线片显示:60髋(80.0%)的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改善,13髋(17.3%)无明显变化,2髋(2.7%)恶化;术后Ⅱ期平均为94.4分,Ⅲ期为86.0分,Ⅳ期为74.1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