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水平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对象来自2006年9月—200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年度体检的浙江地区健康的35~55岁男性公务员,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2580例,经4年左右随访最终2451例(95%)作为观察队列,纳入统计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baPWV水平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1)队列中208例在4年随访中进展至高血压,占8.5%。(2)进展至高血压组与未达高血压组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家族史、心率、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均有差异,其中baPWV、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按基线baPWV每变化一个标准差(140cm/s)为自变量,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PWV与进展至高血压的相关性,仅校正年龄(模型1)与校正全部其他基线资料变量(模型3)后,OR及95%CI分别为2.20(1.78~2.62),(P〈0.001),1.49(1.15~1.73),(P〈0.01)。(4)根据基线baPWV值四分位数分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baPWV最低组为基准,仅校正年龄最高组OR及95%CI为10.9(5.1~22.7)(P〈0.001);校正全部其他变量后OR及95%CI为2.6(1.2~6.1)(P〈0.05),仍是进展至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baPWV是本研究相关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baPWV或是一种在大规模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筛选出高血压高危个体并给予干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conduction velocity,ba-PW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10至2018-09于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检测空腹血尿酸、血糖、血脂和ba-PWV。对比高、中、低和正常ba-PWV各组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以及各组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将血尿酸水平与ba-PWV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评价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健康体检者1806例,根据ba-PWV分为正常组(1296例)、轻度增快组(261例)、中度增快组(135例)和重度增快组(114例)。男性血尿酸平均水平为(370.63±91.19)μmol/L,高于女性的(271.93±65.29)μmol/L(t=25.180,P<0.001);4组同组间男性血尿酸水平均较女性高(P<0.05)。4组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7,P=0.004);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同组间男性检出率均较女性高(P<0.05);4组间男性、女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4,P=0.288;χ^2=7.770,P=0.05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酸、收缩压、年龄、空腹血糖、BMI、体质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ba-PWV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身高、舒张压、三酰甘油对ba-PWV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血尿酸水平增高与ba-PWV增快相关,对存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成人应重视血尿酸和ba-PWV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世居于海拔在2 260米高原地区健康人群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长期有氧运动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高原地区(海拔≥2 260 m)健康老年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肱动脉-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分析运动前后的踝臂指数变化与PWV和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坚持运动可使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运动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均低于缺乏运动组(P〈0.05),反映动脉硬化指数的baPWV 和 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原地区参加有氧运动的健康人群较未参加有氧运动患者的PWV明显减低.因此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老年人血管僵硬度,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意义的性别差异。方法本文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脉搏波速度测定,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不同性别间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结果与baPWV: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男性(16例)baPWV为右侧肢体(1508-1-300)cm/s,左侧肢体(1529±301)cm/s,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男性(33例)baPWV为右侧肢体(1676±312)cm/s,左侧肢体(1733±342)cm/s,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女性(14例)baPWV为右侧肢体(1569±223)cm/s,左侧肢体(1600±248)cm/s,冠状动脉造影异常女性(19例)baPWV为右侧肢体(1856±278)cm/s,左侧肢体(1896±291)cm/s。结论男性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异常组间baPWV未见显著性差异(右侧肢体P=0.46,左侧肢体P=O.56),在女性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baPWV存在显著性差异(右侧肢体/左侧肢体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收缩压(SBP)水平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在101 510 名参加2006-2007 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 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其中符合入选标准(年龄≥40 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5 440 人,将资料完整的5 222 人纳入统计分析。依据2010-2011 年度体检时SBP值将研究对象分为理想SBP组(SBP<120 mmHg)、正常高值Ⅰ期组(120 mmHg≤SBP<130 mmHg)、正常高值Ⅱ期组(130 mmHg≤SBP<140 mmHg)、高血压组(SBP≥140 mmHg或<140 mmHg但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利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SBP水平对baPWV的影响。结果 (1)5 222(男性3 132,女性2 09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1 岁,平均baPWV(1 587.57±400.71)cm/s,baPWV≥1 400 cm/s 的检出率为62%;(2)4 组人群平均baPWV分别为1 322.19、1 456.27、1 544.78、1 827.77 cm/s,baPWV≥1 400 cm/s 的检出率分别为26.4%、49.3%、64.2%、88.3%;(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的标准化β 值为0.40,仅次于年龄的0.48;(4)影响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理想SBP组比较,正常高值Ⅰ期、正常高值Ⅱ期和高血压组均为baPWV≥1 400 cm/s 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0(95% CI:2.20~3.32)、4.56(95% CI:3.67~5.67)和13.51(95% CI:10.87~16.78)。结论 SBP升高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壁指数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对照试验,将该院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其总有效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壁指数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壁指数与正常水平接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壁指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影响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多种临床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278例健康体检人员,使用日本科林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按照所测baPWV值分成4组,<1 400 cm/s的为正常对照组(1组),1 400~1 600 cm/s为2组,1 600~1 800 cm/s为3组,>1 800 cm/s为4组,收集各组的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2、3、4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age)、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血糖(GLU)、baPWV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baPWV升高,各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②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SBP、DBP、MAP、PP、HR、GLU、LDL与baPWV呈正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收缩压、年龄和心率与baPWV关系最为密切(P<0.001). [结论]年龄、SBP、DBP、MAP、PP、HR、GLU、LDL与baPWV呈正相关,其中SBP、年龄、HR与baPWV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643例体检职工的baPWV以1400cm/s为界定值分组,大于该值者列入异常组,小于该值设为正常组;对其在不同年龄段的率及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体重指数、腰围等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aPWV在各年龄段之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且随年龄的增加其异常率相应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提示:baPWV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它们可引起baPWV47%的变异。结论通过baPWV检查,结合常规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418例常规健康体检者收集生化指标,并测量baPWV。BaPWV≥1400cm/s定义为baPWV异常。分别根据男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Q1、Q2、Q3和Q4组)。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与baPWV的关系。在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均有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体质指数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降低。女性收缩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PWV水平亦随血尿酸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尿酸与baPWV显著正相关(r=0.18,P〈0.05),男性血尿酸与baPWV未见相关(r=-0.05,P=0.16)。对女性人群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与血尿酸最低4分位组相比,最高4分位组baPWV异常的发病相对风险OR=2.69(95%CI1.68~4.29)。在校正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血尿酸第4分位组相对第1分位组baPWV异常的相对风险OR=2.45(95%CI1.48~4.06)。进一步用年龄和MS各组分校正后血尿酸与baPWV相关性消失OR=1.15(95%CI0.56~2.37)。结论女性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相关依赖于年龄和MS的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损伤、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血肿、出血、尿潴留、血栓形成等方面的发生情况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时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损伤、低血糖等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高,在围手术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做好病情的观察,做好对应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次行血运重建治疗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33例,其中PCI组160例,CABG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2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再次血运重建术)。[结果]CABG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PCI组,但由于术后院内死亡率较高导致CABG组2年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PCI组(P﹤0.05),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2年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年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并无差异,但PCI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仍高于CABG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确诊的慢性肺心病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发作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根据病情予溶栓、抗凝、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等处理,缓解期随诊予长期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长期家庭氧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伴血脂增高的肺冠心病患者应予低脂饮食及口服降脂药干预。[结果]经治疗后显效10例(占31.3%);有效14例(占43.7%);无效8例(占25%),其中死亡4例(占12.5%)。[结论]肺心病并冠心病的长期防治和随诊非常重要,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可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将12个可能与冠状动脉损害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血浆白蛋白〈30g/L、发病年龄与冠状动脉损害存在相关性(P〈0.05),血小板计数≥450×10^9/L、发热天数≥10d与冠状动脉损害可能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30g/L、发病年龄均入选Logistic方程,Logistic方程为y=-0.116x1+0.463x2—1.641,血浆白蛋白〈30g/L对判定不完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预后的贡献相对较大。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为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年龄,对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有利于疾病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殊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21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冠心病组100例,非冠心病组121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成绝经前冠心病组44例以及绝经后冠心病组56例。对各组别的冠脉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绝经期冠心病组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发病率明显低于绝经后冠心病组,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冠心病组,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高于绝经后冠心病组,双支、三支病变、B型病变以及C型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绝经后冠心病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率明显较低,采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降糖药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冠心病患者的病变复杂性以及严重性较低,其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血运重建率较低,药物治疗相比绝经后女性的积极性要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H(apoH)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山东地区非亲属汉族人冠心病以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测定195例冠心病和181例健康对照组的apoH基因3号外显子G341A(Ser88Asn)和8号外显子G1025C(Try316Ser)位点的SNP。[结果]山东地区汉族人外显子3G341A(Ser88Asn)和外显子8G1025C(Try316Ser)存在多态性;冠心病患者G1025C(Try316Ser)SNP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GC基因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G341A(Ser88Asn)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D组G1025C(Try316Ser)基因GC型与GG型比较,GC型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G341A(Ser88Asn)基因分型在冠心病组中TG和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H G1025C(Try316Ser)GC基因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人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该基因位点SNP对TG和LDL-C水平的改变也有意义;未观察到G341A(Ser88Asn)基因位点SNP对冠心病影响,而该位点基因分型对LDL-C水平变化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参数对冠状动脉病变判定的意义。方法:确诊的冠心病91例:根据冠状动脉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40例,双支病变组35例,三支病变组16例,对3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参数:平均运动时间,运动贮量和ST段压低最大值,ST段压低开始时间,ST段压低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平均运动时间、运动贮量、ST段压低最大值、ST段压低开始时间,ST段压低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参数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