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全肠外营养(TPN)小鼠肠黏膜结构与肝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自由进食组(Chow组)、TPN组和TPN+ GLP-2组.小鼠经颈外静脉置管2d后,TPN组接受TPN液,TPN+ GLP-2组除输注等量上述营养液外,还经颈外静脉注射60 μg/d的GLP-2.第7天处死小鼠,取眼球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留取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和肝组织,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并观察肠黏膜和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7d后,TPN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均劣于TPN+ GLP-2组和Chow组(P<0.05).TPN组小鼠肠黏膜损伤较严重(P<0.05),其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较TPN+ GLP-2组和Chow组高(P<0.05),而清蛋白水平较其他两组低(P<0.05).病理显示TPN组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小肠微绒毛稀少,排列不齐,出现倒伏、脱落,上皮细胞线粒体破坏严重,内有大量空泡.TPN+ GLP-2组肠PCNA蛋白表达较TPN组多(P<0.05),而cleaved caspase-3表达较少(P<0.05).TPN+ GLP-2组肠LGR-5 mRNA表达较TPN组多(P<0.05),而肝GRP94 mRNA表达较低(P<0.05). 结论:GLP-2可减轻TPN治疗引起的小鼠肠黏膜损伤,对维护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小鼠胃肠道黏膜的作用效果;检测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小鼠不同脏器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选用5~6周龄的雄性健康BALB/C小鼠,体重17~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胰高血糖素样肽处理组(9只)两组。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组小鼠,每天按250μg/kg体重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2液两次,连续3 d;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次,连续3 d。3 d后,处死小鼠,每组抽取样本用于形态学观察。将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胃肠黏膜的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胃肠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小鼠经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后,胃黏膜上皮增厚,胃小凹加深;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的绒毛高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绒毛增高,隐窝加深;结肠黏膜上皮增厚;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在胃肠道各部位均有表达,而肝、肺、肾与膀胱显阴性。结论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能刺激胃黏膜与结肠黏膜上皮增厚,增加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的绒毛高度;小鼠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结肠均有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的表达,肝、肺、肾与膀胱无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半饥饿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变化与补充蛋白质对其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0%正常饲料组、50%正常饲料+蛋白质组.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小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DNA含量,肠系膜淋巴结(MLN)细菌移位率和血清D.木糖水平等. 结果:50%正常饲料+蛋白质组大鼠小肠黏膜DNA含量、SOD活性明显高于50%正常饲料组(P<0.05);血清D-木糖水平和MDA含量明显低于50%正常饲料组(P<0.05).结论:大鼠半饥饿状态下,增加饲料中蛋白质比例,对半饥饿大鼠肠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肠黏膜血流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应激性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肠黏膜血流改变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应激性变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2组大鼠分别按术后6、12、24和48小时时相点分为4个亚组(n=8),测定肠黏膜血流量,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组各时相点的肠黏膜血流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光镜下创伤性脑损伤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电镜下可见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较假手术组增宽。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肠黏膜屏障即已受损,而肠黏膜血流量的下降是导致这一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Toll样受体在肠黏膜屏障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Toll样受体(TLR)是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中最重要的受体家族之一.在人类许多组织和细胞中都有表达,并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TLR在肠道尤其是肠黏膜屏障中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出现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是影响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患病机制、监测标准及防治措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已成为各种肝终末期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改善肝移植病人的预后.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不仅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持了肠道的完整性,保护了肠黏膜屏障,这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恢复,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及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损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随机分为A组(给予等渗盐水)和B组(给予膳食纤维),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 h处死大鼠。距回盲部5 cm处向上取2 cm小肠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浆微量内毒素的变化,取腹主动脉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的变化。结果:①致伤后大鼠各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值明显升高,以伤后12~24 h最显著,至72 h仍未恢复;②B组大鼠早期添加膳食纤维,至伤后48 h对上述各观察指标有明确改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早期应用EN添加膳食纤维对肠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加GH组,再将各组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取Treitz韧带处行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5 cm处造口;回肠组自回盲部向上25 cm处置管,末端回肠造口;结肠组行盲肠置管。各组分别于肠道置管造口灌入甘露醇/乳果糖(L/M),收集6 h全部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尿L/M值。24 h后处死大鼠,分别取部分空肠、回肠、结肠肠管行体外肠黏膜通透性检测,于透射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TJ)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肠黏膜TJ间隙增宽,肠道通透性增加,且回肠组更加明显;脓毒症加GH组肠黏膜TJ损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有所减轻。结论:GH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黏膜TJ损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暴露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暴露1 h组、腹腔暴露2 h组和腹腔暴露3 h组,每组6只。腹腔暴露组大鼠剖腹后暴露腹腔,但不进行任何手术操作,暴露相应时间后关腹。假手术组大鼠仅作腹壁切口,不打开腹腔。对照组大鼠仅作相应的麻醉。术后24 h,取血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并取回肠组织测定肠道FD4清除率、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腹腔暴露组较对照组大鼠血清D-乳酸水平有所上升,肠道FD4清除率有所增加,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小肠黏膜病理形态有所改变,并且这种差异随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著。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表明,腹腔暴露组大鼠血清D-乳酸水平和肠道FD4清除率与肠黏膜损伤Chiu's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腹腔暴露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并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褐藻糖胶(fucoidan)对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发的乳腺肿瘤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模型组(M)、低(F1)和高剂量(F2)褐藻糖胶干预组。M组及F1、F2组,大鼠右侧臀部皮下一次性注射100 mg/kg DMBA建立乳腺癌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及抑瘤率;HE染色观察大鼠空肠粘膜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D-乳酸(D-LA)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1、F2组大鼠肿瘤潜伏期均延长,肿瘤发生率和平均瘤重量降低(均P0.05);抑瘤率分别达到34.5%和49.2%;M组大鼠肠壁受损,绒毛裸露且结构丧失,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降低,经褐藻糖胶干预后,小肠绒毛逐渐恢复栅栏样结构,其绒毛结构接近于CN组;与M组比较,F2组D-LA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F1、F2组DAO的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F1、F2组occludin及ZO-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褐藻糖胶对大鼠乳腺肿瘤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修复乳腺癌大鼠受损的肠黏膜屏障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亚组(28例)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26例),以正常健康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基础治疗亚组给予包括重症监护,应用抗生素,改善脏器微循环,加强对症、支持等治疗;生长抑素治疗亚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针。所有入选研究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d3、d7测定APACHEⅡ积分、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①治疗前MAP与SAP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s-CR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SAP患者升高较MAP更为明显(P﹤0.01)。②治疗后d3,基础治疗亚组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的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进一步增加(P﹤0.01),但是APACHEⅡ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d7时,基础治疗亚组和生长抑素治疗亚组的抵抗素水平和APACHEⅡ积分均较治疗d3时明显下降(P﹤0.05),且与基础治疗亚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亚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够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IL-10水平和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分成3组:手术对照组(S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参附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诱导制备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S组和ANP组于术前30分钟开始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kg-1.h-1,而SF组于术前30分钟开始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10mg·kg-1.h-1(1mg稀释为1ml)。4小时后活杀,每只大鼠取一叶左肺,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与IL-10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MDA含量和TNF-α水平ANP组显著高于S组和SF组(p<0.01),且SF组MDA含量高于S组(p<0.05);S组和SF组SOD活性高于ANP组(p<0.05);IL-10水平ANP组显著低于S组(p<0.01),且低于SF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降低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保护SOD活性,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由鼻空肠营养管给以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对照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输入肠外营养。两组均达到非蛋白热卡(20±2)kcal/kgd-1,氮0.2g/kgd-1(氨基酸1.5g/kg)的喂养目标。营养支持在患者入组后12h内开始。[结果]研究组20例患者入组,19例完成研究;对照组20例,均完成研究。两组患者之间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完成研究的患者间的分析,发现研究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患者的胰腺感染发生率和手术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24.1±5.3)dvs.(34.5±9.3)d,t=-2.615,P﹤0.0001)],住ICU时间[(14.6±8.7)dvs.(25.7±11.9)d,t=-4.197,P﹤0.01]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5.
为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对收治的21例患者入院后即行每日常规盐水碘伏液清洗灌肠术,发现死亡率、感染率及手术率均下降。表明该清洁肠道方法能有效预防肠道的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20.8%,其发生与性别、体重、肝功能、电解质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高血糖、低动脉血氧分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多并发症发生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某院收治的SA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适度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扩容达标时间、平均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扩容达标时间、HCT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平均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UN、SCr、AST、ALT、TBiL以及AMY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率、APACHEII评分、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心功能不全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腹内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可有效恢复循环血容量、防止液体储留,可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蛋白膳食对限食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五组:正常对照组,喂15%酪蛋白合成饲料,自由摄食;限食1组和2组分别按正常对照组摄食量的50%和30%对喂15%酪蛋白合成饲料;补蛋白1组和2组分别按正常对照组摄食量的50%和30%对喂30%酪蛋白合成饲料。实验2w后处死大鼠,取血和小肠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补蛋白组与相应的限食组肠粘膜都有损伤,但前者损害较轻。限食组肠粘膜蛋白和DNA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低于相应补蛋白组的趋势。限食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木糖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补蛋白组则有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相应的限食组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补蛋白组和限食组肠粘膜DAO活性都降低,但补蛋白组高于或显著高于相应的限食组。结论:高蛋白膳食能减轻限食对肠粘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对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9例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CBP治疗,其中18例进行低容量(35ml/kg/h)CBP治疗,21例进行高容量(70ml/kg/h)CBP治疗。比较患者入院时和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d的后高容量治疗组较低容量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容量CBP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酶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乌司他汀、生长抑素,对照组仅单用生长抑素,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5,P﹤0.01)。[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