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比较蛛网膜下隙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早期脊髓损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蛛网膜下隙移植组38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隙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静脉移植组32例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6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三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进行评定.同期随访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感觉功能恢复更为明显,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130.9±41.6)、(131.2±22.7)分]均显著提高,与同期对照组[(109.3±3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未出现明显提高;蛛网膜下隙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患者仍有明显恢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隙移植组感觉功能评分[(151.6±46.9)分]较同期静脉移植组[(134.6±40.7)分]有显著提高(P< 0.05).随访各项检查结果中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途径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均安全,近期疗效确切,但蛛网膜下隙注射途径优于静脉注射途径,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结果 2组治疗后6个月的FI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及KPS评分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案,治疗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本院26例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依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14)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12)。结果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平均住院10 d。为期1个月的治疗结束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功能独立性方面进行评分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及总分方面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此效果。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严重脑外伤后遗症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其他脑损伤,如脑缺血、脑出血等脑内伤方面可能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10月,髓芯减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患者(28髋),其中Ficat I期6髋,II期22髋。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4例(27髋)随访平均17个月,1例症状加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减轻,髋关节功能改善。术后3月VAS及Harris评分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12个月时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与术前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肯定,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8月间山东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早期脊髓损伤患者51例.移植组24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选择同时期入院但未行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3、6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感觉功能评定(AISA评分).同期随访血常规、凝血机制、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51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移植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功能回复;移植后3个月,移植组感觉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移植组运动、感觉功能恢复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各项血液检查结果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安全且近期内疗效确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CSF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G-CS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发病时、治疗后三个月评价患者影像学(头MRI弥散像及灌注成像)及神经功能(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B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NIHSS积分与BI积分治疗组为4.8±2.0与78.5±7.2,对照组7.2±2.4与56.1±6.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头MRI灌注量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G-CSF与MSC联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也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ARCO分期,选取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19例,其中I期8例,II期6例,III期5例,在实施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经1年随访及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体积由31.88%降至13.18%,Harris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髓芯减压并自体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选择性脾动脉栓塞(PSE)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合并脾功能亢进,采取经肝动脉肝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合并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术后3个月观察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和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并部分脾栓塞术后3个月后,ALT、TB和P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SE术后外周血WBC和PLT均显著上升(P<0.01);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选择性脾动脉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损伤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培养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BMMSC条件培养基,用谷氨酸建立离体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模型,用MSC条件培养基进行对谷氨酸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的变化,用四唑盐比色法(MTT)和乳酸脱氢酶(LDH)法分别检测各组神经元的活性和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程度. [结果]谷氨酸(O.8 mmol/L)对神经元有明显的损伤作用(P<O.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能提高正常及损伤神经元细胞活性,MTT值明显升高(P<O.05),LDH渗漏量明显下降(P<O.05).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能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确诊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3例,其中单纯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干细胞组),单纯应用介入治疗15例(介入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13例(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6个月,对患者进行肢体疼痛、冷感评分、溃疡分级评估、踝肱指数测定及下肢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肢体疼痛、冷感评分及溃疡、血管分级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冷感评分、溃疡和血管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干细胞组和介入组,踝肱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干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组有3例出现膝下散在5~8处直径为0.5~0.8 cm淤斑,10~15d内自行消失,介入组无不良事件发生;联合组2例患者局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部位散在4~6处直径为0.8~1.0 cm淤斑,2周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穿刺部位5cm×6cm血肿,3周后逐渐吸收.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PLGA为支架,用含腺病毒介导的LMP-1修饰BMSCs修复胫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LMP-l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并检测感染病毒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LMP-1阳性细胞的数量,测定各组细胞ALP、OC、COL1表达。建立胫骨近端骨缺损新西兰大白兔模型,以PLGA为支架材料,分为4组:Ad LMP-1转染组、AdLacZ转染组、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每组处死动物,动态观察并比较缺损区新骨面积,分析其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成功分离兔MSC。同源重组成功构建AdLMP-1。体外实验MTT法分析表明AdLMP-1对MSC增殖无明显作用。AdLMP-1可促进OC和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第4、8周时阳性对照组和AdLMP-1转染组的成骨量明显增高(P﹤0.05),随时间延长,成骨均以线性增长,AdLMP-1转染组的成骨量则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Ad-Lacz转染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周时尤为明显。说明AdLMP-1可促进成骨量增加。[结论]构建的Ad LMP-1能高效转染MSCs,且转染后的细胞能促进OC和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PLGA为支架携带腺病毒介导的LMP-1的BMSCs具有明确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为临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12.
沈肖方  王延伟  刘晓阳  刘洪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28-4729,4737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46例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装置在T11水平制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组(n=23)和对照组(n=23),分别于术后1、4周通过BBB评分观察大鼠SCI后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前所有大鼠BBB评分均为21分,脊髓损伤后为0分,所有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两组术后4周时BBB评分均较术后1周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术后1、4周时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移植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Intracoronary transfer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cells promotes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s of stem cell therapy are still intensely debated, the concept of stem cell therapy has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linical practice--at least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in clinical trial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report their experiences about the first Hungarian phase I. trial in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o far, 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eligible and recruited into the trial. All patients received purifie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to the re-opened infarct related artery via a second catheterisation. The primary end point of the study is ejection fraction, which is measured by cardiac MRI at the beginning and 6 months after recruitment. So far, cell transfer did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or proarrhythm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粉祥 《职业与健康》2011,27(6):686-688
该文归纳了脑梗死形成的6条危险因素,总结了脑梗死现阶段溶栓、改善微循环、抗凝、降低颅内压、神经细胞保护、基因、中医、血液平衡及骨髓间质干细胞等治疗进展情况。脑梗死是基因治疗的潜在目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缺血性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凋亡抑制基因(bcl-2)转基因技术可使脑梗死体积缩小。中医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川芎嗪能改善急性脑循环障碍,使异常的血流状态转为正常的血流状态;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舒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研究已取得进展,未来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治疗脑梗死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和干预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24例(30髋)。治疗组17例(22髋),对照组7例(8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先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入股骨头病灶内,再把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和骨条混合植入。对照组只行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0~26个月的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①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4.82±9.62)分升至(82.36±8.06)分,优良率为86.36%。对照组由(55.12±7.95)分升至(63.84±8.77)分,优良率为50.00%。②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对照组3例(4髋)发展为Ⅲ期塌陷。结论股骨颈髓芯钻孔减压骨条植骨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移植治疗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桦  赵祝香  张颖 《现代保健》2014,(21):26-3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肺气肿大鼠模型肺组织内的定植情况。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SCs干预组(A组,10只,慢阻肺大鼠,尾静脉输注MSC 1×106个/mL),肺气肿模型组(B组,10只,慢阻肺大鼠,尾静脉输注等体积PBS)及MSC对照组(C组,10只,正常大鼠,尾静脉输注MSCs 1×106个/mL),正常对照组(D组,4只,正常大鼠,尾静脉输注等体积PBS),采用烟熏法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扩增雄性SD大鼠来源的MSCs,经GFP标记细胞后将其经尾静脉注入肺气肿模型SD大鼠体内,24 h内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迅速冰冻切片,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转染GPF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肺内定植情况。结果:成功培养具有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传至第4代时有99.5%表达CD44、99.6%表达CD29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仅有0.4%表达CD34、1.0%表达CD45单核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表型;成功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香烟烟雾暴露组(A、B组)平均肺泡间隔为(119.0±26.2)μm,高于对照组(C、D组)的(89.8±1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肺泡数为(173.9±68.3)个/mm2低于对照组的(280.3±104.0)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共聚焦发现MSCs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24 h后可见A组大鼠肺组织内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MSCs,而B组、C组及D组均未见转染荧光。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后可在肺气肿模型大鼠肺内定植,为MSCs治疗慢阻肺可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宫腔粘连本质上是损伤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并发生内膜纤维化.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包括上皮-间质转化、过度的炎症反应、血管生成障碍、低雌激素状态及子宫内膜干细胞缺失.现有的临床治疗如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激素治疗、物理屏障植入等,均不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情况及预防粘连复发.近年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组织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