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萍  边强 《药学进展》2001,25(2):116-118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有镇痛和抗炎作用,但不影响疾病进程;另一类为病情改善药物(DMARDs),无速效镇痛作用,但可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本文对这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致胃肠道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drugs ,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 (如牙痛、头痛、痛经及肌肉痛 )症状的缓解和肿瘤止痛的阶段治疗。小剂量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新近研究显示还可预防结肠癌和阿尔茨海默病。NSAIDs常可引起不良反应 ,以胃肠道损害为主 ,据统计服用NSAIDs的患者中有 15 %~ 2 0 %可发生消化性溃疡 ,1%~4 %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 ,用于检查及治疗溃疡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占关节炎治疗全部费用的 31%~4 0 %。…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尚不明,其特征为慢性增生性和糜烂性滑膜炎,可导致病人工作能力丧失。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非自体类抗炎药(NSAIDs),如果无效,则改用缓解症状的二线抗类风湿药物(DMARDs)或两者合用。目前,临床上正趋向于较早使用二线治疗药物,以便尽早控制病情。该病的基本治疗应结合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药物治疗。本文就该病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介绍。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药物,且通常是治疗的第一步。这些药物能抑制环氧合酶,而后者是催…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对心血管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之一。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活性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临床特点是起效快,可迅速减轻炎症性肿胀、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近年来,不断有报道NSAIDs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胃肠道出血等毒副作用,引发人们对于此类药物的忧虑。本文将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NSAIDs进行系统分类,并对不同类型NSAIDs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方林  王斌 《安徽医药》2007,11(8):699-70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起效快、作用强,但同时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有所增加。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6.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很难根治且又致残率高的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已为临床广泛认可,由于关节炎(包括骨性关节炎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故传统的:NSAIDs表现的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消化道损伤、对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等。这都和传统NSAIDs抑制环氧化酶(cox)合成前列腺素相关,其中以胃肠道损伤最为常见,据报导,还曾出现传统NSAIDs引起的严重消化道损伤及相关的死亡。故怎样减  相似文献   

7.
<正>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疾病及缓解各种疼痛症状,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1]。在我国,NSAIDs的销售量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2]。但该类药物若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肾毒性等。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该类  相似文献   

8.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效的镇痛、解热及抗炎药物。本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适于减轻或消除扭伤、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滑囊炎、肌腿及腱鞘炎,其它症状如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其它血清阴性(非类风湿性)关节疾病。此类药物对不同个体的抗炎镇痛及不良反应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cylic Acid)或称醋柳酸。是属于一种解热、镇痛、抗风湿类的药物。长期以来用于减轻头痛、肌肉痛及关节痛和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服用12周)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服用12周)。对比(1)两组治疗不同时期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2)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4、8、12周临床症状、DAS评分及ESR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疗效存在差异。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困难,病情呈慢性进展,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症状,延缓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国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科技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有关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化对照试验文献,用REVMAN5.0对入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RR=1.06,95%CI为(1.01,1.12)。两药在不良反应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RR=0.54,95%CI为(0.45,0.66)。结论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低于甲氨蝶呤,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改变病程药。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随着对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了解日益加深,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目前全球约1%的人口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12002年的RA治疗目前传统的RA治疗药包括快速起效的一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和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以及缓慢起效的二线药物即缓解疾病的抗风湿病药(DMARD,包括金盐,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使用DMARD可减少炎症体征如肿胀关节数,但长期使用疗效有限,耐受性差,有毒性作用,而且不能延缓不可逆的关节破坏,因此不能延缓病程。使用甲氨蝶呤能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程竹  李启桢 《贵州医药》2010,34(4):365-367
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缓解各种疼痛症状,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我国有关NSAIDs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和文献资源,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肾毒性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真实世界数据,为甲氨蝶呤相关药品在国内的药品说明书中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适应证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不同国家上市的甲氨蝶呤制剂的说明书及用法用量,从超说明书用药的角度收集国内已报道甲氨蝶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循证医学评估。结果 甲氨蝶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适应证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均已获准,而相关药品在国内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真实世界数据足以支撑其在该领域的应用,虽均为超说明书用药但均符合循证医学逻辑。结论 甲氨蝶呤在治疗中国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锚定作用应该被重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适应证理应写入甲氨蝶呤相关药品的说明书中。  相似文献   

15.
FDA最新药物     
已批准药物批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BoehringerIngelheim公司称FDA批准Mobic(美洛昔康片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Mobic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该药于2000年6月开始用于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为期12周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每日7.5~15mgMobic就有明显效果,把剂量增加到22.5mg却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FDA核准初始每日可使用7.5mg的剂量治疗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病人需调整到15mg效果较好,但如果剂量超过22.5mg就会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因而,FDA建议Mobic的剂量不宜超过15mg。对那些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  相似文献   

16.
《齐鲁药事》2011,(5):251-251
<正>2011年4月15日,Genentech,罗氏公司的一个下属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药物Actemra(tocili-zumab),用于治疗二岁及以上儿童的全身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Actemra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甲氨蝶呤共同使用。Actemra是FDA第一个批准治疗SJIA的药物。Actemra是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抑制剂的单克隆抗体。Actemra通过抑制白介素-6(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一种过多的免疫蛋白)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恒河猴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评价.方法 恒河猴被胶原免疫后,给予阿达木单抗1.0 mg·kg-1和阿达木单抗(0.5 mg·kg-1)联合甲氨蝶呤(1.0 mg·kg-1)进行治疗,观察给药前、后猴的临床表现并进行临床评分,检测各项炎症指标,并进行四肢关节的X光影像学分析.结果 免疫后,猴有不同程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出现;给药后,猴的受累关节病情好转或未持续恶化.结论 建立的CIA恒河猴模型的病程稳定,可用于类风湿性药物的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7日美国FDA发表了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胃肠道出血的潜在风险的声明;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之也表示,将对这类药品的安全性问题予以"密切关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其结构与作用机制均不同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所以称之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附2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对象 为2000年8月-2001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4~69岁,平均(42±1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60±2.63)年。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20例中9例曾单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5例曾用NSAIDs加雷公藤多甙,6例用NSAIDs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4周以上疗效不佳,或因消化性溃疡及肝损害不能耐受者。其中4例长期依赖激素控制症状,骨质疏松明显,1例腰椎自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风湿性疾病的基本过程是慢性炎症,其炎症反应之表现有疼痛和关节运动受限,甚至可引起骨及其周围组织的破坏,对其治疗虽有不少药物,但其代表性药物则系非类固醇抗炎剂(NSAIDs),本文就NSAIDs诸药的特点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项概述如下。 NSAIDs中历史最悠久者要算阿斯匹林,其有效且价廉,但要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略为RA)的炎症,血清中水杨酸的浓度需达到23~30mg/100ml,达此血药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