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毫针手法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进针手法、出针手法、各种运针手法和附加手法。其中尤以各种运针手法为针刺手法的核心内容。现有针刺手法的归类奚氏[1]把毫针手法分成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两类,将“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称为行  相似文献   

2.
浅谈针刺过程中押手操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宗辽 《中国针灸》2003,23(11):671-672
探讨押手操作在针刺治病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针刺前,有探明穴位、分散病人注意、减少针刺疼痛、分散卫气和固定腧穴局部的作用;针刺中,有配合刺手进针、行气、引导进针和改变经气运行方向的作用;针刺出针后,有实施补泻操作、防止经气外泄、预防针穴局部气滞血瘀和解除滞针现象的作用。针刺治病时,不仅要重视刺手的操作手法,还要注重押手的操作,左右手要密切配合,更大地发挥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法,是医生利用针具刺激人体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调整经络、脏腑气机,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操作方法。针法运用是否恰当,是促进人体正气旺盛,邪气衰退的关键所在。《难经》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为针法篇。主要论述了针刺手法、针刺补泻和针刺因时制宜等方面的内容。对《内经》的有关方面作了补充发挥,反映了战国以后至秦汉时代的针法概貌,对国内外针刺疗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针刺手法针刺手法,主要介绍针刺的进针与出针、角度与深度、行针与候气等多种手法。 (一)进针与出针:一般右手持针,称之为“刺手”;左手辅助,称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持针姿势,一般以姆、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  相似文献   

4.
出针又称起针,是针刺基本操作技术的最后环节,是针刺达到要求后将毫针取出的方法。针刺过程包括进针、行针和起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针刺效果,因此既要重视进针和行针手法,也要注重出针手法。然出针手法必须做到因病、因人、因症,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起针方法。但无论何种出针方法,均应始终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宗旨。  相似文献   

5.
<正> 指力的练习,是掌握针刺操作技术的基本功之一。针刺者能熟练地运用进、退、提、插、捻、捣、搓、弹等针刺方法,无不在练习指力的基础上获得。毫针针身细软,没有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针刺技巧,就很难持针稳健、进针顺利和随意施行针刺手法。练好指力,能使针刺手法灵活,操作轻巧,针刺深浅适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针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定量评估针刺手法操作行为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专业针刺手法的行为特征。方法:根据针刺基本手法编制出《针刺基本手法操作行为量表》,经德尔菲法检验内容效度;2名独立评分人运用该量表评估针灸医师和初学者各12人的针刺手法操作行为,计算评判间信度,并比较这两组受试者操作行为总分及消毒、进针、行针及出针各步骤操作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该量表内容效度满意;评判间信度为0.768;且针灸医师组操作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初学者组(13.80±1.05vs 11.03±2.14,P0.01);医师进针及行针得分显著高于初学者(4.28±0.91vs 2.54±1.51,P0.01;2.56±0.65vs 1.88±0.88,P0.05);而消毒及出针得分与初学者无差异。结论:该量表可用于定量评估针刺手法操作行为,专业针刺手法的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能够完成难度较大且协调性精确性要求较高的进针及行针操作上。  相似文献   

7.
根据针刺过程中毫针针体在人体定位中的运动特点.发现毫针针刺过程中有先后依次出现的5步操作是必不可少的:透皮进针、透皮后进针、行针、留针和出针,其它一些手法如各种补泻手法都是在此5步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毫针的实际操作,将进针过程明确分为透皮进针和透皮后进针,并且把毫针针体在定位中的运动特点作为一手主线贯穿,内容交代清楚,概念更为明确,易于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针刺健康青年左侧丰隆穴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是否具有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针刺左侧丰隆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进针时,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10 min时分别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丰隆穴左侧ACA的Vd、Vm出针10 min后的参数均较进针前10 min下降(P<0.05).结论:针刺左侧丰隆穴能降低出针10 min后同侧ACA的Vd、Vm,提示针刺该穴能降低脑动脉血管充盈度以及血流量,应注意针刺强度和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时间相关性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30例,运用EGEG-5D五导胃电图微机分析仪检测足三里穴针刺过程中不同时段(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 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胃电波形频率和幅值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Ⅳ导联中,各时段平均频率、平均幅值数值较针刺前大多有所降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相对升高,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P0.05),出针后5、10 min与针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针刺过程中,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均有所体现,在针刺操作后10 min内累积效应持续存在;同时针刺对机体胃电活动的调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点针刺左侧偏历穴对健康青年双侧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运用该穴提供单穴处方。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8例,用毫针直刺左侧偏历穴0.3~0.5寸,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探头在颞窗分别探及双侧颈内动脉(ICA),观测针刺前、进针时、运针时、出针时、出针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针、运针、出针时各施以平补平泻手法15 s,记录TCD各参数。结果:针刺偏历穴,进针15 min后左侧ICA的Vs及出针时的Vs与针刺前5 min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偏历穴能降低左侧ICA进针15 min后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出针时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提示针刺该穴有负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呼吸补泻”调气观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邱玉霞呼吸补泻法是针刺补泻手法中的一种,是指进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本法源于《内经》时期,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说明了呼吸补...  相似文献   

12.
贺氏毫针针刺手法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在近70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适合临床应用的针刺手法,享有"飞针法"的美名。该手法对指力要求很高,从持针到进针手法都十分有特色,具有无痛进针得气快的特点,且操作简单,临床实用性很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尺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方法:从尺胫针进针点的确定、进针(针具与体位、进针操作、针刺数量)与行针、留针与出针、操作特点诸方面加以论述。结果:以定痛位、定病经、定尺胫、定区带确定其进针点;平刺进针,针身仅卧皮下,针刺的数量以患者取效为依据;采用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捻转、环转四种方法行针以加强刺激;以针刺数量多寡不一、针刺深度仅在皮下、范围呈区带性、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行针手法与特殊的"得气"现象为操作特点。结论:尺胫针疗法操作以经络理论作指导,方法简便,特点鲜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针刺健康青年左侧劳宫穴,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观测5个不同时间点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15名,针刺左侧劳宫穴,应用TCD检测并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在针刺进针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留针时(留针15 min并行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出针时(留针30 min并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5 s后)、出针后10 min的血流速度及PI和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劳宫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与针刺前相比左侧M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降低,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降低(P0.05);其余各参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劳宫穴,在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可使同侧MCA的Vs下降,Vd和Vm升高,PI和RI均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从针刺前准备、无痛进针、无痛行针、无痛出针、无痛针刺创新技法、无痛针法举隅六方面对当前常见的无痛针刺理论和方法进行概述,总结出减轻针刺疼痛的主要方法:(1)依据患者体质和患病部位,选用合适的进针手法和疼痛刺激小的经络、穴位;(2)采用细针,尽量浅刺,针刺手法熟练,轻手法行针或不行针;(3)医者全神贯注,患者精神放松;(4)采用创新无痛针法或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16.
眼针针刺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40余年眼针临床应用的经验,分析眼针疗法在进针、出针及针刺过程中的针刺手法,解析眼针针刺要领,明确眼针基本针刺手法.彭老进针时强调稳、准、快,不用提插、捻转、开阖等手法;田维柱强调“进针柔和、透皮不痛、得气明显、注重感传”;针刺操作要点为“展”“分”“疾”“缓”;基本操作方法为眶外平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刺健康青年左侧曲泉穴,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不同的时间点血流速度、搏动及阻抗指数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健康青年,针刺左侧曲泉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并记录MCA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结果 针刺左侧曲泉穴,出针时左侧MCA的Vd与针刺前相比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左侧曲泉穴在出针时使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8.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手法 (指毫针针刺手法 ,下同 )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操作手法和补泻方法。而进针得气后的补泻手法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笔者仅就针刺补泻手法中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1 针刺补泻手法种类于书庄[1] 收集了多种古今的补泻手法。其中基本补泻法 :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呼吸、开合、九六等 ;综合针刺手法有 1分层 (部 )补泻法 :烧山火、透天凉 ,2补泻结合法 :阴中隐阳、阳中隐阴 ,3捻转补泻法 :龙虎交战 ,4捻转提插补泻法 :子午捣臼 ,5捻转升降行气法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原 ,6…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浮针进针点“去腧穴化”现象,笔者梳理了浮针进针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从形态及结构、定位、命名、数目及分类归经、作用主治、针刺手法6个方面,将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进行比较,认为:(1)浮针进针点具备腧穴的基本属性,不仅是操作部位,也是病症反应部位,更是有着显著疗效的治疗部位;(2)优化后的浮针进针点将有不同的名称,以及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数目;(3)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将进一步交集、整合,部分传统腧穴将成为浮针进针点;(4)接纳融合浮针进针点,扩大腧穴范畴,可能是传统腧穴学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针刺得气是指进针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觉得针下沉紧的针感。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在针灸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针刺得气效果受到治神、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施术者的取穴手法、气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兹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