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贾瑞峰高学文关键词头针中风偏瘫疏经通络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笔者以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4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6岁,以45~60岁居多;病...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92例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525200)熊康寿主题词中风(中医)/并发症,偏瘫/穴位疗法,水针疗法中风是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后遗症偏瘫使大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痛苦万分,求治心切。近6年来笔者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许芬 《福建中医药》1997,28(4):32-33
电针并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50例霞浦县医院(355100)许芬中风是中老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将从1988年至今的住院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并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各5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组,每组38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以中药内服。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7.31%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鬃治疗中风偏瘫30例江苏省盐都县葛武卫生院(224024)郝斌主题词:偏瘫/外治法穴位疗法埋鬃/治疗应用脑血管病所致中风偏瘫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笔者近年来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鬃治疗本症30例,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  相似文献   

6.
中西药穴位注射加透刺夹脊穴治疗偏瘫1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西药穴位注射加透刺夹脊穴治疗偏瘫175例临床观察618300四川省广汉市第三人民医院赵立富主题词偏瘫/穴位注射水针偏瘫是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所致,为中枢上级神经元损伤的后遗症;祖国医学又称为中风后遗症。表现为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口角...  相似文献   

7.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患者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近来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病.中风所导致的后遗症更是给病人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改善中风偏瘫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是当前中风康复医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应用传统针刺手法加穴位注射脑生素,治疗中风偏瘫病人,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7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74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李常度蒋振亚李应昆主题词新肩三针/针刺疗法穴位注射/中医治疗偏瘫肩/中医偏瘫肩是指中风后偏瘫侧的肩关节由于大脑中枢损害因素和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9.
张民  张智龙 《河北中医》2009,31(11):1750-1751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即在腧穴、压痛点或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期达到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目的,既具有对腧穴的机械刺激作用,还增加了药物的化学作用。现将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50%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偏瘫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洁 《中医药学报》1998,26(1):44-45
50%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偏瘫10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医院高洁(150007)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发病突然,常在睡眠或醒后出现偏瘫,神志清醒,口眼歪斜,舌强语涩或失语,重者昏倒不省人事为临床特征。我院自1994年以来,用50%当归液穴位注...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治疗脑中风偏瘫41例疗效观察邹运棋,许向东(江西省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九江332000)关键词中风,穴位注射,疗效观察我们自1989年4月至1991年3月,采用当归注射液、山莨菪碱、普鲁卡因进行头穴、体穴、耳穴交替注射治疗脑缺血性中风及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出现肩手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毫针配合穴位注射,电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0天,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分别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电针组为92.98%,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电针加穴位注氧治疗中风偏瘫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针加穴位注氧治疗中风偏瘫200例(065700)河北省霸州市岔河集乡赵一村卫生所郭珩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意外,遗留的半身不隧,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症,常难以治愈,临床多用输液、针灸、穴位注药进行常规治疗。笔者从肺心病人静脉注射双氧水得到启示;自19...  相似文献   

14.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头针及穴位注射并用治疗中风偏瘫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偏瘫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灸及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50例病人,均为本院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或脑出血,其中男性32例,女性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在脑梗死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中医的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与电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疗法能显著提高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水肿症状,影响正常的活动功能,使病程延长。笔者从2007年8月~2009年5月,对41例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胡玉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43-4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刺对照组64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组64例,分别应用传统针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1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恢复期的中风后偏瘫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以肩曲池、环跳、足三里穴位埋线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可明显提高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 3组 ,针刺组 2 8例 ,穴位贴膜组 2 7例 ,综合治疗组 3 1例 ,分别应用针刺、穴位敷贴以及二者综合的方法同期用来治疗中风偏瘫。结果 各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肌力。针刺组、穴位贴膜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4%、71.0 %和 93 .9% ,其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二组 ,与穴位贴膜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治疗配合穴位贴膜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