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40例患者进行C T肺动脉造影检查,扫描原始图像传至飞利浦EBW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 )、多平面重建(M 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合薄层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肺动脉栓塞16例,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3例,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同时栓塞6例,左右肺动脉至肺亚段动脉多发栓塞7例。直接征象为动脉管腔内完全或不完全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阻塞远端肺组织纹理稀疏,节段性肺梗死灶,胸腔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特异性较高,在无碘过敏等禁忌症情况下安全性高,技术优势明显,能帮助临床作出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及其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E患,均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结果:对12例196支肺动脉分支进行分析,受累率为46.4%;栓子发生在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及叶段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表现为充盈对比剂血管内有充盈缺损区,或其远侧方无对比剂充填区。肺动脉成像示,主干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影,或呈截断状影;叶栓塞或段栓塞亦呈突然“截断状”,其远侧方肺动脉分支不显影或呈纤维状。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不仅可以获得轴位图像,而且可以获得立体图像,可多轴向旋转观察PE部位,是诊断叶或段以上PE可靠而直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使用6层螺旋CT对39位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准直1.0mm,螺距1.25进行扫描,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行层厚1.25mm、3.0mm轴面重建,MIP2mm、5mm多视角多平面重组及MRP重组。分析不同后处理技术的检出栓塞动脉支数进行比较。结果:3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共累及肺动脉血管326支,以上5种重建方法对肺动脉主干及叶动脉的栓塞,显示检出结果一致。对段及亚段动脉的栓塞MPR优于其它后处理方法(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肺栓塞安全、敏感性且特异性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更为直观、全面的显示栓子的形态、部位、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多层CT联合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其中15例同时行下肢深静脉联合成像,采用16层螺旋CT,1.25mm×16模式采集,注射对比剂120~150ml,注射流率3.5~4.0ml/s,肺动脉延迟20~25s扫描,下肢静脉延迟150~180s扫描。并结合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共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16侧,肺栓塞31例51处,其中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存在15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可一次性评价肺动脉和下肢静脉,是肺栓塞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胸部大血管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胸部大血管急诊病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胸部大血管急症病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合二维和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中央型肺栓塞10例,夹层动脉瘤12例,动脉瘤2例,多发大动脉炎合并肾动脉狭窄1例。二维图像(多平面容积重建及曲面重建)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重建)良好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仿真内窥镜可以判断肺动脉内栓子与血管壁关系、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胸部大血管急诊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西门子Sensation 4多层螺旋CT机按照骨盆常规扫描条件对 2 6例骨盆创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 ,扫描完后再进行薄层低对比及高对比图像重建 ,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3D工作站 ,利用后处理软件MPR、MIP、SSD及VRT分别对髋关节进行成像 ,由 2位CT诊断医生一起对各种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的薄层重建及三维重建显示髋臼骨折 19例 ,股骨上段骨折 8例 ,髋关节脱位 7例 ,关节腔内碎骨片 5例 ,关节周软组织损伤 2 1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最全面、直观地显示相应的髋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 ,尤其是MPR及MIP对骨折、脱位、骨碎片显示率为 10 0 %。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MPR是一种无创伤性显示髋关节形态的最佳方法 ,其相关CT表现可为临床诊断髋关节损伤、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及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并行各期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2例逆行肾盂造影。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5例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多种形态充盈缺损。2例患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行逆行造影,其中1例发现病变,另1例导管未能通过。7例CT多期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MIP三维重建均发现病变,4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3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合并高密度结石。增强扫描动脉期中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持续增强。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肾功能情况,并对病变性质做出初步诊断,提高输尿管息肉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小腺癌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4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多层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等重建图像,病变的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14例肺小腺癌的密度改变有2种形式:5例支气管肺泡癌中4例可见磨玻璃密度,9例腺癌皆为实质性密度,3例支气管肺泡癌表现为空气支气管征与磨玻璃混合存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所获得的MPR图像在14个病例中均清晰显示叶间胸膜,并可对叶间胸膜的牵拉和破坏做出准确判断,10例MinIP可看到5-6级支气管,使周围型小腺癌内空气支气管征的观察更直观。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图像对小腺癌的诊断是一种具有很大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亚段肺栓塞诊断的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着重探讨亚段水平周围型肺栓塞的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GE ligtspeed 16)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患者屏气时间长短,设定3组扫描参数。结果:CT诊断肺栓塞31例。中央型22例,周围型9例。3组扫描参数均可清晰显示亚段水平肺动脉栓子。高质量扫描模式肺动脉CTA成像质量最高,常规扫描模式次之,高速扫描模式再次之。结论: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选择适宜扫描参数及显示方法,急性肺栓塞诊断可以达到亚段水平。2组常规扫描模式更为适宜PE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3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MPR或三维重建。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真假腔内膜片、破口位置及主动脉壁钙化。MPR及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方法,其多种后处理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系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利用西门子SOMATOM Enotion 6层螺旋CT机。按照常规扫描条件,对10例泌尿系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容积扫描,再进行薄层1.25mm对比图像进行了重建,然后将重建所需图像导入3D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重建(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分别对10例泌尿系损伤图像进行了三维成像。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临床疑诊泌尿系损伤而行CT检查,其中肾脏损伤6例,输尿管损伤、断裂3例,膀胱破裂1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技术对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可靠依据,重建后的图像可全面,多方位直观的显示损伤部位及损伤后的间接或直接征象,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树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0):1542-154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直接深静脉造影,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 3D成像可准确、立体、直观的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侧支循环的情况及周围毗邻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术技术方法成熟完善,三维重建图像清晰,该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明确,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栓塞(PE)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上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PE的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中,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仍是公认的金标准,然而其为有创性检查和具有一定并发症(并发症发病率约4%,死亡率约0.2%),故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螺旋CT肺动脉造影以其高特异性和逐步提高的敏感性正渐渐取代选择性肺动脉造影:Salah D Qanadli等认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能取代肺动脉造影。作者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2004-10-2006-04经我院MSCT诊断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造影图像,以期增进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并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容积再现评价足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3DVR)在足部及踝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考虑足踝创伤性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3~5mm)薄层扫描与多平面重建。结果CT扫描显示本组35例骨折部位包括跟骨25例,跖骨4例,内踝2例,外踝1例,骰骨1例,舟骨2例,距骨1例,胫骨下端2例。多平面重建能准确显示关节受累范围及骨折内部骨碎块大小及移位程度,三维重建在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足部及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与轴位CT图像相结合,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对肺栓塞(PE)的临床诊断价值,着重探讨肺栓塞的好发部位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Philips 256层brilliance i CT对我院70例疑似PE的患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并运用多种后处理软件对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T肺血管造影(CTPA)确诊肺栓塞24例,共发现栓子125个。栓塞部位主要位于两下肺动脉(占72.00%),以肺段动脉栓塞最多见(占56.00%),栓塞类型以偏心型肺栓塞(占52.00%)为主。间接征象中,胸腔或心包积液5例,肺梗死7例,肺动脉高压9例,马赛克征或肺少血征11例,心功能不全3例等。双侧肺栓塞21例,仅右肺栓塞3例,7例PE患者溶栓治疗后复查CT,血栓均有减少或消失。结论 256层螺旋CT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同时配合强大的后处理软件,能准确、快速的诊断肺动脉栓塞,成为临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方法:利用64排多层螺旋CT对12例肺动脉畸形病变进行三维及MIP、VRT、SSD重建,了解其CT特点.结果:肺动静脉畸形病变影像表现复杂,诊断极其困难,充分应用三维及MIP、VRT、SSD重建,清晰显示其病变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法具有多种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仔细阅读CT片,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为临床及介入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技术。结果:14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证实。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征象,可作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显示有颌面部骨折,16层螺旋CT的二维、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用16层及64层螺旋CT对临床疑似肺栓塞的196例病人行MSCTPA检查,采用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结果:196例病人1~5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9.67%、98.00%。PE组中,对16层与64层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χ^2=27.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PE组,对16层与64层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χ^2=3.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16层CT,对有、无PE组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χ^2=3.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64层CT,对有、无PE组的5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比较,χ^2=1.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及肺梗死等,其各自的发生率分别为50.62%、33.33%、41.97%。结论:MSCTP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能够安全、快捷、准确显示肺动脉栓塞,可作为目前PE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骨关节三维图像。结果:全部病例经多平面重建和SVR-CT Bone技术满意地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骨关节三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骨关节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