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下肢静脉疾病是外科常见病 ,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引起倒流性静脉疾病和浅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原因[1] 。自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对 5 6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 6 0条患肢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术 ,取得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左下肢 5 2条 ,右下肢 8条 ;双侧 4例 ,共有患肢 6 0条。年龄为 36~76岁 ,平均 5 4岁。病程 3~ 4 5岁 ,平均13 6年。其中 4条曾做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手术。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小隐静脉曲张 ,患肢…  相似文献   

2.
自1988年 7月~1996年11月,作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重度患者247例(294条患肢)作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术后随访8~102个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例(5条下肢)。同期收治本类患者2例(2条下肢)。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患者7例(7条患肢),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4~64岁,平均54.3岁。患肢在左侧5例,右侧2例。2例在外院作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 2.手术距发病时间3例(其中1例于外院手术)术后1周发病,术后4个月、6个月、19个月各发病1例,术后3…  相似文献   

3.
笔者收治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患者362例(440条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5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76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319条下作胭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429条下肢随访4月~9年,平均63月.367条下肢疗效良好.占85.55%。笔者认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仅适宜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首选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首选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结合小腿静脉微创刨吸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列(146个肢体)按CEAP分级≤4级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9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小腿切口数量4~7个,其中2条肢体行大腿段大隐静脉分段结扎术。1条肢体为大腿段双大隐静脉,予以两条大隐静脉行高位结扎,并抽剥至膝关节。9条肢体术中出现小腿皮肤割伤,3条肢体术后出现小腿节段性皮肤溃疡,对症处理后二期愈合。41条肢体存在一过性下肢肿胀,34条肢体出现一过性感觉异常或胫前顽固性疼痛。结论高位结扎结合小腿静脉微创刨吸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既保留了手术微创和美观,又保证了手术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5.
改良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为临床常见病 ,以往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阔筋膜包瓣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但远期疗效不稳定。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应用改良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31例 ,男 1 7例 ,女 1 4例。年龄 39~76岁 ,平均 5 4 .8岁。病程 4个月至 4 0年 ,平均 1 4年。左下肢 1 8例 ,右下肢 1 2例 ,双下肢 1例。本组患者根据慢性静脉疾病的国际临床分级 [1 ]分为 : 级 (下肢浅静脉曲张 ) 5条 ,占1 5 .6 % ; 级 (肢体水肿 ) 8条 ,占 2 1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uo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在倒流性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及伴有Guo静脉陷迫症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实施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5例疗效最为满意,占83.3%(15/18)。5例合并Guo静脉陷迫症的患者术后静脉造影均见原陷迫处血管通畅,术后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其他近期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 (1)Guo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是重度倒流或倒流Ⅲ-Ⅳ级的下肢深静机能不全的优选手术,其肌袢的长度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关键。(2)在诊断倒流病变的同时,应注意Guo静脉陷迫症的存在,手术时应同时行陷迫松解,纠正回流障碍因素。(3)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熟练,规范的技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3月至1999年3月,采用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简称肌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8例(30条患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30条患肢),男20例,女8例。年龄28~64岁,平均49.6岁。病变位于左侧下肢者11例,右侧15例,双侧2例。病程5~34年,平均14.4年。其中2例曾作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12 临床表现 下肢浅静脉曲张28条,肿胀25条,胀痛或沉重感26条,足靴区色素沉着19条,溃疡形成12条。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型2例。13 特殊检查 ①下肢深…  相似文献   

8.
引起下肢深静脉严重倒流性疾病主要是原发性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继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造影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则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1-3]。本文就怎样合理选择一种静脉造影术和设计有效的肌拌长度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26条肢体),男12例,女8例。病肢左侧12例,右侧8例、双侧6例,年龄26~68岁(平均51岁)。病程2~40年(平均18年)。主要临床表现:小腿酸胀沉重感20例(100%),皮炎及皮肤病痒15例(75%),足靴区色素沉着10例(50%)、慢性溃疡8例(40%),曾行大隐静脉高位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微创技术(腔内钬激光、腔镜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超声刀离断与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80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CEAP分类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联合使用多种微创静脉外科技术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患者住院天数3~10d,平均4.52d。40条溃疡肢体在术后7~60d内愈合(其中5例溃疡直径大于8cm,术中同时行自体植皮术),术后1个月69条色素沉着肢体术后明显减轻,46条肢体的皮炎湿疹全部治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应用静脉外肌襻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 18例 (19条肢体 ) ,获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8例。年龄 31~ 6 0岁 ,平均45岁。病程 4~ 2 5年 ,平均 11年。病因 :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VI) 13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2例 ,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症 3例 (4条肢体 )。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 :患肢浅静脉曲张、小腿沉重、胀痛 10 0 % ,足靴区或踝部色素沉着 92 % ,小腿水肿 6 9% ,小腿慢性溃疡 5 2 % ,溃疡史 2个月~5 .5年。1.2 特殊检查1.2 .1 …  相似文献   

11.
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是引起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和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自1997年4月至2002年10月山东宁阳第一人民医院应用自体大隐静脉行股浅静脉瓣窦包窄术治疗下肢PDVI患者1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35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28条肢体)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8%。复发原因分别为:7条肢体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再通,7条肢体局部曲张静脉残留或复发,1条肢体双大隐静脉畸形。27例患者均经再次手术,分别随访6月至4.5年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其中倒流性疾病占70%,为了阻止倒流常采用瓣膜重建术,其中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因其具有操作方便、疗效好而倍受亲睐.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我们采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造血管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肌襻成形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其疗效被许多学者所肯定在因解剖关系而成形肌襻太短时,常要求采用其它手术方法。本文采用自体阔筋膜成形替代腘静脉瓣膜,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88年4月至1989年6月,我院曾救治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右下肢6例,左下肢4例。年龄36~64岁,平均51岁。症状期3年至28年(平均15年)。临床表现,小腿沉重胀痛浅静脉曲张10例,踝关节周围色素沉着8例,小腿溃疡4例。10例均经静脉顺行及逆行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其中原发性  相似文献   

15.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 ,本文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下肢静脉曲张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3岁 ,复发就诊时间为术后 1月~ 9年。造影检查深静脉功能不全 6例 ,单线浅表静脉曲张 3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1例 ,有 8例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再次手术行浅表静脉切除 +交通支结扎 8例 ,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 4例 ,单纯浅表静脉切除 5例。随访 1~ 10年无 1例复发。2 讨  论复发原因 ,首次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将继发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材料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 对34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为3~4级,随后以人工材料行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 疗效良好32例,占94.1%;好转2例,占5.9%.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提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 人工材料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安玉章  石涛  文雪平  刘玉刚  蒋电明 《西部医学》2017,29(12):1718-1722
【摘要】目的 观察腓骨近端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例, 均行关节镜清理+腓骨近端截骨术, 其中男2例, 女3例, 年龄59~72岁, 平均年龄(65.8±5.5)岁。分别于术前、术后5 d、4周、3个月、6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o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 拍摄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 对比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股胫角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 随访时间为4~8个月, 平均(5.8±1.6)个月。末次随访时, 4例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 HS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 下肢力线股胫角均较术前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1例患者无改善。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 创伤小, 可减轻患者疼痛, 改善膝关节功能, 初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2006年9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平均61岁。其中骨关节病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严重创伤性关节炎2例,膝关节周围肿瘤1例;膝关节内翻畸形21例,外翻畸形5例。全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双侧同时膝关节置换6例,单侧膝关节置换20例,其中左膝关节9例,右膝关节11例;左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14例,右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12例。小腿深静脉血栓12例,髂-股静脉血栓9例,混合型血栓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vein surgery,SEPS)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行SEPS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91例(102条肢体),分析SEPS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研究组102条肢体行SEPS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除色素沉着外,均有明显改善(P<0.01)。SEPS手术组患者溃疡愈合率93.1%,复发率1.96%,伤口感染率1.0%。手术过程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为(6.5±3.4) d,溃疡愈合时间为(12.2±13.7) d。结论:SEPS是目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简单、有效方法,尤其是对CEAP临床分级中C5,C6级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易疆莺  李浩  杏建东  边防  吴旭东  邹远云 《四川医学》2011,32(11):1695-169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使用LMWH联合IPC预防VTE。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7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17例,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1例。术后8h给予常规剂量LMWH,以后每24h重复使用一次,直至术后10d。同时术后当天持续使用IPC 8h,第2天起每天分2次使用,每次1h时,疗程10~14d。术后5~7d进行VTE症状评估和下肢静脉的彩超检查,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及血凝,可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术后1~3个月的随访中,对可疑DVT患者行第二次彩超检查。结果 53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有4例出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为7.54%,均在出院后的3个月术后随访期内发生,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症状及严重出血并发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ation,INR)在2.5以内,未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结论联合使用LMWH和IPC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手术后VTE的发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