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背景: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起来治疗恶性肿瘤,将有助于解除部分肿瘤患者T细胞的免疫无能,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对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效应.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将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同培养3 d作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以K562为靶细胞,分别以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与结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同一效靶比下,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中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可达(77.88±1.57)%(P<0.01).提示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显著,较单纯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逆转多药耐药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进行体外诱导、扩增作为效应细胞,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与其耐药靶细胞K562/ADR进行共培养,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相对含量和P糖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mdr-1基因mRNA表达。结果:未经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处理时,阿霉素对K562和K562/ADR的IC50分别为(0.68±0.04)μmol/L和(66.23±4.38)μmol/L;K562/ADR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97.43倍;经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处理48 h(效靶比1∶5、阿霉素1.1μmol/L)后,IC50为(32.15±0.79)μmol/L,联合逆转倍数为2.06倍,细胞内的阿霉素相对含量增加1.83倍;P糖蛋白表达下调36.7%,mdr-1基因mRNA相对表达值也呈下调趋势。结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阿霉素可提高耐药细胞K562/ADR胞内的阿霉素浓度,下调mdr-1基因及P糖蛋白的表达,提高阿霉素对耐药细胞K562/ADR的敏感性,使细胞因子诱导杀伤联合阿霉素对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阿霉素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效应细胞,联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与其耐药靶细胞K562/ADR进行共培养,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相对含量和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RT-PCR检测mdr-1基因mRNA表达.结果 阿霉素对K562和K562/ADR的IC50分别为(0.68±0.04)μmol/L和(66.23±4.38)μmol/L;K562/ADR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97.43倍;经CIK细胞联合阿霉素处理48 h(效靶比1:5、ADR 1.1 μmol/L)后,IC50为(32.15±0.79)μmol/L,联合逆转倍数为2.06倍.细胞内的阿霉素相对含量增加的同时Pgp表达降低.mdr-1基因mRNA相对表达值也呈下调趋势.结论 CIK细胞联合阿霉素可增加化疗药物阿霉素对耐药靶细胞K562/ADR的敏感性,提高耐药靶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有效下调mdr-1基因及Pgp的表达,使CIK联合阿霉素对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可诱导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表达bcr-abl的K562细胞能抵抗不同化疗药和诱导的细胞凋亡,为了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能否诱导表达bcr-abl的K562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DNA亚G1期分析法比较CIK和化疗药物(喜树碱和VP-16)诱导K562及CEM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RT-PCR检测显示K562细胞表达bcr-abl融合基因mRNA,单独K562细胞对照组,K562/喜树碱组及K562/VP-16组均未见亚G1期峰,K562/CIK组亚G1期峰值为38.1%,单儿CEM细胞对照组未见亚G1期峰,CEM/喜树碱组亚G1期峰值为23.5%,CEM/VP-16组亚G1期峰值为32.3%,CEM/CIK组亚G1期峰值为45.4%。结论:喜树碱和VP-16不能诱导表达bcr-abl的K562细胞凋亡,而CIK细胞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提示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可能在CML病人异基因髓移植及移植后淋巴细胞输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用A23187快速诱导K562细胞分化成树突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廉价而高效获取树突细胞(DC)的方法。方法通过单用A23187、A23187+GMCSF或联合细胞因子(GMCSF、IL4及TNFα)将K562细胞诱导分化为DC(K562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摄相,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DC表面分子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K562DC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及介导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结果上述3种细胞因子组合均能诱导K562细胞向成熟DC分化,均高表达CD1a、CD80、HLADR、CD83和CD86;含A23187的两组诱导72h获得DC数量分别为(69.5±17.2)%、(73.1±13.9)%,均高于细胞因子组的诱导率[(28.5±12.3)%],也高于细胞因子组诱导7d后的诱导率[(51.2±10.7)%](P值均<0.05);诱导7d后,含A23187的两组诱导的DC低表达CD1a,分别为(8.2±2.3)%和(10.3±5.1)%,而CD83表达分别高达(85.6±8.8)%和(82.4±9.1)%,而细胞因子组CD1a和CD83表达率分别为(17.2±1.6)%和(77.4±12.9)%;3组所获得的DC在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及其致敏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用A23187可快速(72h以内)诱导K562细胞向成熟DC转化,与联合细胞因子相比,该方法所获得的DC更趋成熟从而更适用于临床免疫治疗。单用A23187快速诱导白血病细胞生成DC是一种快速、简便、廉价而高效获取DC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P170表达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往往对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靶点的药物同时发生耐药。我们观察了三氧化二砷(As2 O3 )对体外培养的人急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以探讨As2 O3 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 药品 As2 O3 (Sigma公司 )溶于Hanks缓冲液中 ,配制成 1mmol/L ,保存于 4℃。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K5 6 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细胞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提供 )置于含体积分数为 10 %小牛血清的RPM…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抗淋巴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L-2、CD3Mc-Ab、IL-1、IFN-γ诱导,制备CIK细胞,同时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LDH释放法检测其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增殖在前期无明显差异,CIK细胞在培养14d后大量增殖,21d后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表型分析表明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同一效靶比时,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LAK细胞(P<0.05).结论: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强于LA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8.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0):837-841
摘要: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群体外诱导的以CD3+CD56+ 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具有效应CD8+ T细胞的TCR特异性和非MHC限制性抗肿瘤活性的特点。采用荷瘤小鼠模型进行CIK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CIK对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临床研究证实CIK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无毒副作用。用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方法增强CIK疗法的特异性和细胞毒活性,寻求其疗效判断的生物学标志及CIK治疗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将培养14d的CIK细胞和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按不同效靶比共培养,MTT法检测CIK细胞对SKOV-3细胞的杀伤效应;将CIK细胞培养液上清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于培养24及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IK细胞体外培养14d,CD3^+CD56^+双阳性细胞数量达(31.6±5.5)%。CIK对SKOV-3的杀伤效应在效靶比为5:1时,24h及48h抑制率分别为(16.52±2.52)%和(24.20±5.59)%,当效靶比为40:1时,其24h及48h抑制率分别为(53.98±5.02)%和(74.74±6.87)%。CIK细胞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效靶比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SKOV-3与CIK细胞培养液上清共培养24h及48h后凋亡率分别为(12.30±1.47)%和(27.13±2.03)%。结论CIK细胞可通过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发挥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或患者外周血,骨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中定期加入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抗CD3抗体(CD3mAb)经2-4周的诱导可获得大量的新型肿瘤杀伤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增殖旺盛及肿瘤杀伤活性高,包含大量CD3^ CD56^ 细胞,有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CIK细胞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淋巴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ted killer,LAK),肿瘤细胞浸润的淋巴细胞(tumer 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更适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本文就CIK细胞的来源与生物学特征,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源于细菌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和含细菌短磷酸二酯骨架的寡核苷酸对K562/A02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的促成熟作用.方法 联合应用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诱导K562/A02细胞成为DC.7 d后以瑞特-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用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检测、IL-12和IL-6的分泌实验评价DC的成熟程度.然后在DC中分别加入源于细菌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2006以及含细菌短磷酸二酯骨架的寡核苷酸A-ODN和T-ODN,处理3 d后再次检测该DC成熟度.结果 K562/A02细胞可在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联合作用下分化成为DC,免疫表型检测发现CD83、HLA-DR和CD86分子的表达分别为(65.5±8.4)%、(32.0±4.3)%和(18.6±3.2)%,经CpG2006作用后表达升高到(88.9±3.6)%、(53.9±3.2)%和(39.9±7.3)%;经A-ODN作用后升高到(97.0±5.3)%、(63.9±7.3)%和(40.2±7.4)%;经T-ODN作用后升高到(93.3±4.6)%、(58.3±5.6)%和(36.2±6.8)%,与作用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CpG2006、A-ODN和T-ODN作用后具有典型DC形态的细胞增多.上述3种寡核苷酸处理的DC均可刺激T细胞产生较强的增殖效应、诱导产生的CTL对靶细胞K562/A02的杀伤率明显增强,IL-6和IL-12分泌明显增高.结论 源于细菌CpG基序的寡核苷酸以及含细菌短磷酸二酯骨架的寡核苷酸对白血病源性DC有促成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细胞系(K562/G01)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伊马替尼单用与联用硼替佐米对K562/G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联合10、20 nmol/L硼替佐米能明显增强K562/G01细胞的伊马替尼药物敏感性,逆转倍数分别为1.83、2.72倍,进一步计算表明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硼替佐米作用后细胞周期向G2/M期转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K562/G01细胞高表达的COX-2和mdr1基因,硼替佐米作用后均表达下调.结论 硼替佐米能增强K562/G01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G2/M期阻滞,抑制COX-2和mdr1的表达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ortezomib ( BOR) on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imatinibresistant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ell line K562/G01 cell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ell growth, flow cytometry to cell cycle, and real time-PCR to the expression of COX-2 and mdrl mRNA. Results Combination of 10 and 20 nmol/L BOR with imatinib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K562/G01 to imatinib, the reverse factor was 1. 83 and 2.72-fold respectively. Cell cycle arrested at G2/M phase could be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on BOR treatment. The over-expression of COX-2 and mdrl could be down-regulated by BOR. Conclusions BOR can enhance the imatinib sensitivity of imatinib resistant K562/G01 cell.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cell cycle phase arrested at G2/M and down-regulation of COX-2 and mdrl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对K562细胞STAT5信号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姜黄素对信号分子的影响 ,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STAT5mRNA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 ting)检测细胞STAT5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姜黄素抑制K5 6 2细胞增殖与作用时间及姜黄素浓度分别呈依赖关系 ,最适作用时间为 12h ,最适作用浓度为 2 5 μmol L。②姜黄素组K5 6 2细胞STAT5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 19% ,与K5 6 2细胞组 (31% )相比明显减少 (P <0 .0 1)。③姜黄素组K5 6 2细胞STAT5蛋白的表达 (A值为 15 2 6 6± 76 9)与K5 6 2细胞组 (A值为 2 5 781± 12 4 0 )相比明显减低 (P <0 .0 1)。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K5 6 2细胞STAT5信号分子的活化及表达 ,进一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体外建立一株对伊马替尼 (imatinib)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性 ,以MTT法确定其耐药倍数及抗药谱。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及mdr1基因及其蛋白BCR/ABL和P gp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的磷酸化活性。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中融合基因bcr/abl拷贝数。结果 建立了针对伊马替尼的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G0 1,耐药倍数为 (15 .2± 3.0 )倍 ,其对阿霉素、三尖杉酯碱和鬼臼乙叉甙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主要的耐药机制为上调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BCR/ABL表达 ,增强BCR/ABL磷酸化活性。此外 ,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及其蛋白产物P gp高表达也参与了耐药性的形成。 结论 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对伊马替尼耐药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 2 /G0 1,并阐明了部分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5.
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早期的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苦参碱诱导K5 6 2细胞前后的基因表达谱 ,寻找与肿瘤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方法  0 .1mg/ml苦参碱作用K5 6 2细胞 3h后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并分析对照组与苦参碱处理组间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在 84 6 5个候选基因中 ,筛选出 30个差异表达基因 ,苦参碱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 ,表达上调的基因有 12个 ,主要涉及代谢相关蛋白基因、细胞受体等 ;表达下调的有18个 ,包括抑癌基因、原癌基因、DNA结合与转录因子、代谢相关蛋白基因、细胞信号转导基因等。结论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 ,筛选的基因对了解肿瘤发生、发展与逆转分化 ,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K562细胞中氯化血红素诱导性表达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鉴定K562细胞中氯化血红素(hemin)诱导性表达基因。方法 分别提取经hemin诱导培养的K562细胞(tester)和未加诱导剂培养的K562细胞(driver)mRNA,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正向消减cDNA库。筛选出阳性克隆。PCR扩增阳性克隆插入片段。反向Northern点杂交确定hemin诱导后表达上调的cDNA片段并测序后与GenBank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 发现15个cDNA片段在he加n诱导后表达上调,其中大部分与GenBank中已知功能蛋白质的mRNA序列同源,包括珠蛋白epsion l(globinε1),类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Omega(GSTTLp28),含硒蛋白X1(SEPX1),磷酸丙糖异构酶(TP11),核糖体蛋白L7(RPL7),核糖体蛋白S13(RPSl3),铁蛋白轻链(ferritin L polypeptide),珠蛋白gamma A(globin Aγ),RAD51同系物C(TSF51C),铁蛋白重链(ferritin L polypeptide),X盒结合蛋白(XBPl)。受hemin诱导性表达的基因克隆中的部分cDNA片段则同源于GenBank中已登录的mRNA序列,但相应蛋白质的功能尚不清楚,包括cDNA DKFZp4341116,假定蛋白HSPCO14及NOLIR2蛋白质。结论 hemin主要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蛋白质合成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这些发现为hemin诱导造血祖细胞红系分化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其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了综合性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 ,寻找并鉴定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质 ,探讨三尖杉酯碱(HT)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AnnexinⅤ和PI双染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区分HT诱导K5 6 2细胞凋亡早期和凋亡晚期阶段。并进一步运用比较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 ,对HT诱导K5 6 2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进行“蛋白差异显示”、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查询。结果  10 μg/mlHT作用K5 6 2细胞 5h和 2 4h ,凋亡细胞主群处于凋亡早期和凋亡晚期阶段 ;配比分析对照细胞和凋亡早期及晚期的蛋白图谱 ,统计学分析表明 ,在凋亡晚期组中 3个斑点消失 ,7个斑点表达量显著降低 ,10个斑点表达量显著升高 ;选择 10个表达量改变并且蛋白表达量较大的斑点进行肽指纹谱鉴定 ,其中 5个蛋白斑点鉴定结果比较肯定 ,分别为角蛋白 9、BTF3、色氨酰tRNA合成酶 (tryptophany1 tRNAsyn thetase,TrpRS)、RS和 prohibitin。 结论 在凋亡细胞中TrpRS、RS和 prohibitin表达上调以及BTF3表达下调 ,主要影响核酸转录和蛋白合成。角蛋白 9表达增加是一种凋亡抵抗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6474(Vandetanib)对K562细胞及其衍生的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逐渐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耐药细胞株中明显变化的分子.WST方法检测伊马替尼和ZD647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体外Src激酶卣接测定的方法研究ZD6474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IC50值为(0.28 4-0.04)μmol/L,而对K562/G细胞的IC50值为(15.80±0.93)μmol/L,K562/G细胞的耐药倍数为56倍,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其耐药机制与磷酸化Src激酶(p-Src)的表达增强,Bcl-2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升高有关.ZD6474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K562和K562/G细胞增殖,48 h的IC50值分别为1.61 μmol/L和3.18 μmol/L.ZD6474作用24 h,可以显著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显示,ZD6474显著抑制Src激酶活性,上调Bax/Bcl-2的比例,以及下调p-STAT3表达.结论 ZD6474可以有效抑制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和亲本K56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与ZD6474显著抑制Src激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红色酵母D-氨基酸氧化酶(DAAO)基因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将DAAO cDNA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SN中,构建了载体pLDAAOSN,经ΦNXA细胞包装后,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命名为KDAAO.PCR、原位杂交分析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并以不同浓度的D-丙氨酸(D-Ala)处理KDAAO细胞.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含有完整的DAAO基因.包装细胞产生了高滴度病毒(5.2×106 cfu/ml).DAAO基因已整合至KDAAO细胞基因组中,并在mRNA水平表达.D-Ala能明显杀伤KDAAO细胞.结论 DAAO/D-Ala自杀基因系统可以进一步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