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生态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方法:蚊媒调查方法。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主要孳生于水质清凉、遮阴良好的淡水沟溪及有丰富水体的香蕉地和甘蔗地等。属人、牛血兼吸品种,趋吸人血比例为76、34%,吸血后外逸比例为92、77%,夜间吸血活动高峰在午夜后至次日清晨,全年高峰季节在8~10月。结论:该地嗜人按蚊有人、牛血兼吸,趋吸人血比例较大陆品种低,偏野栖,夜间吸血活动持续时间长,全年活动高峰季节长的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2.
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特性。方法 将蚊卵分别放人不同盐度的水中孵化;观察不同盐度水中卵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及成蛹情况。结果 26‰以下盐水中生长的嗜人按蚊与蒸馏水中的无明显差异;10‰盐水中仍有部分的幼虫可以发育成蛹;一、二龄期的幼虫能适应不同盐度,但三、四龄期的幼虫在10‰和15‰的盐水中出现大量死亡。结论 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有一定的盐水耐受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陆嗜人按蚊与海岛嗜人按蚊对盐水的耐受能力有无差异。方法将四川、辽宁嗜人按蚊和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幼虫分别放入6个不同浓度的盐水中孵化,观测不同浓度盐水中蚊卵孵化率及幼虫发育情况。结果3种嗜人按蚊在不同浓度盐水中均可孵化;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幼虫死亡率上升,蛹化率下降;1%以下盐浓度3种嗜人按蚊幼虫均可发育至蛹期,并能正常羽化为成蚊;按蚊在1.5%盐浓度水体中均不能由卵发育至成蚊。结论海岛嗜人按蚊与内陆嗜人按蚊幼虫对盐的耐受性无差别,都能适应一定盐度和对盐的耐受程度,其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机制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省文昌市南北沟地区嗜人按蚊的现状。方法采用幼虫勺捕法调查孳生地;以人诱和牛帐诱捕观察其吸血趋性;用牛帐诱捕观察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结果在渗出水、畜迹水体和废弃养殖池中捕获嗜人按蚊幼虫。南北沟地区嗜人按蚊吸入牛血比例分别为5.66%和94.34%;该地区嗜人按蚊全年均有活动,主要集中在3~8月份,11月有个小峰,夜间活动高峰在19:00—20:00。结论该地区嗜人按蚊主要孳生在水质较清有植物的渗出水、畜迹水体中。其偏吸牛血;无明显的季节高峰,吸血活动主要在傍晚。  相似文献   

5.
探讨嗜人按蚊残存分布形成原因及其与疟疾的传播关系。方法:采用人、牛饵诱捕进行媒介调查,血片镜检疟原虫。结果:监测村生态环境适合嗜人按蚊孳生,该蚊占人房按蚊比例为8.11%(3/40),人饵叮人率为0.13只/人夜;中华按蚊趋吸人、牛血率分别为2.38%和97.62%,未发现监测县有疟疾病例。结论:残存嗜人按蚊种群密度低,中华按蚊吸人血率也低,已不对本市疟疾流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用RAPD-PCR技术鉴别中国不同纬度地区嗜人按蚊,特别是海南岛嗜人按蚊与大陆嗜人按蚊间有无种型差异的新方法。方法:收集海南,四川,江苏三地嗜人按蚊标本并传代培养,优化蚊基因组的DNA的提取纯化及RAPD-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的条件,筛选5条RAPD引物,结果:筛选出1条适合三地嗜人按蚊的引物并制定出了稳定的RAPD图谱,建立了RAPD-PCR分析嗜人按蚊种型的方法。结论:不同纬度三地嗜人按蚊大部分谱带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谱带数不一定相同,且少数谱带是完全不同的,初步表明我国嗜人按蚊存在一定的种型差异,从而为解释海南嗜人按蚊在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面为何与大陆嗜人按蚊不同从分子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嗜人按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传坤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96-398,384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是我国独有的传疟媒介,主要分布于北纬22°~33°广大低山、丘陵岗地和浅丘平畈区。该蚊喜吸人血,传疟效能高,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疟疾流行严重。近年证实在北纬42.5°的辽宁省法库县有嗜人按蚊,但其生态习性明显别于33°以南地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综合应用形态学、遗传杂交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各地的嗜人按蚊作更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的媒介防制和疟疾防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南部8种常见按蚊的嗜血习性。方法 采集栖息于人房、牛房按蚊胃血标本,用环状沉淀法试验检测。结果 人房捕获的各种按蚊胃血标本人血阳性率在7.69%—52.48%之间,牛房按蚊胃血标本仅中华按蚊的人血阳性率为0.51%。结论 栖息于人房的8种按蚊均吸人血,但因蚊种的不同,吸人血率则有差异;栖息于牛房的按蚊几乎都吸牛血。  相似文献   

9.
嗜人按蚊血淋巴氨基酸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LK13-440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嗜人按蚊血淋巴氨基酸含量。初羽化和吸血后5d的雌蚊血淋巴,均含有相同的17种氨基酸,吸血后有15种氨基酸含量下降。提示,蚊虫血淋巴氨基酸组成与蚊虫营养来源和卵巢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内对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主要繁殖率指标以及雄蚊、未吸血雌蚊和饱血蚊体重等进行实验研究,在温度26±1℃,温度80±10%的实验室内,中华按蚊的产卵率、平均每蚊首次产卵数、孵化率、化蛹率、成成蚊率分别为79.31%、127.29±47.50、86.56%、87.61%、95.89%、89.93%:而嗜人按蚊则分别为75%、114.71±47.37、75.06%、82.42%、94.44%、95.55%:中华按蚊雄蚊、未吸血蚊、饱血蚊体重、平均吸血量分别为1.12±0.24、1.44±0.32、3.94±0.892.50mg:而嗜人按蚊则分别为0.93±0.24、1.06±0.25、2.93±0.55、1.847mg。经统计学分析,它们的产卵率、平均产卵数和羽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别,而孵化率、化蛹率、成成蚊率、蚊体重(包括雄蚊、未吸血蚊和饱血蚊)等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别。中华按蚊羽化为成虫的数量与工龄幼虫之比(S值)为0.7562:而嗜人按蚊的S值则为0.7434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2和1993年的6~9月,在海南省19个市、县,22个乡(镇)、农(林)场选89个居民点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结果除了在1990年8月曾发现嗜人按蚊的文昌县铺前镇南北沟一个点捕获嗜人按蚊30只(人房5只,牛诱25只)外,其余88个点,均未发现嗜人按蚊,表明该种蚊在海南省的分布很局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时疟疾媒介嗜人按蚊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潜力,方法:交配后3-5d龄的的雌性嗜人按蚊通过溴氰菊酯药帐吸豚鼠血,控制蚊虫48h死亡率于50%左右,存活蚊产卵并按常规方法饲养传代,连续选育18代,每两对幼虫及成蚊进行敏感度测定,求出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成蚊半数击倒时间(KT50)、成半数致死时间(LT50),并计算各自的抗性指数。结果:选育过程中按蚊幼虫抗性指数均小于2.0,成蚊抗性指数也小于2.0,结论:模拟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条件下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潜力小,提示局部选择性应用菊酯杀虫可能对媒介按蚊的抗性抗压力较小,可延长菊酯杀虫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嗜人按蚊卵、二令幼虫、四令幼虫、蛹和成虫蛋白质经二维电泳后分别显示多肽斑点160、266、296、266和234个。除了二令和四令幼虫分别显示4个和8个分子量大于94KD的多肽斑点外,其它多肽斑点均分布在94KD以下范围,其中尤以30KD以下为多。它们集中在pH6.68以下和pH8.35以上两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 :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胫前下 1/3、内外踝、踝前、跟腱及跟底创面 18例 ,皮瓣切取面积 4cm× 3.5 cm— 12 cm× 9cm,蒂长 7cm— 12 cm。结果 :2例皮瓣出现完全坏死 ,16例愈合良好 ,其中 3例皮缘小部分坏死 ,剪切坏死边缘后缝合 ,愈合良好。 5例皮瓣出现瘀血肿胀 ,有散在水泡 ,不影响愈合。结论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丰富可靠 ,切取操作简便 ,是修复胫前下1/3段、踝周、跟后跟底骨和肌腱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5.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cm,旋转点可达踝上2.0cm,跟腱损伤则同时修复。结果:经3~12月随访,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外形美观。跟腱修复成功且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可同时修复跟腱,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相对切取范围更大,成活更佳。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按蚊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名录收集整理1991年以来的有关文献和海南按蚊调查研究的结果,迄今记录海南岛共有按蚊32种,分属于按蚊亚属13种,塞蚊亚属19种,其中6种发现自然感染疟原虫,以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两种为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腿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的走行、来源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吻合关系.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通过选取10例成人小腿标本,进行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观测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的来源、构成及相互吻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节段性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带蒂逆行岛状皮瓣并应用于临床。修复足踝部缺损10例。结果:解剖研究表明:小腿腓肠神经全程均有伴行动静脉滋养,行程中不断接受不同平面的穿支加强,并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吻合。在踝上3~7cm范围内有较大的腓动脉穿支与之吻合,提供血液滋养并藉此为其周围皮肤供血。以此神经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0例,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一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一皮肤血管网的营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